分享

南红教父(史上最值钱的南红矿脉,价值几百个亿! 他们是第一目击人 1)

 新师道 2020-12-10

《寻宝图之南红教父》

创作团队

第十篇:飞来横福

第四十二

史上最值钱的南红矿脉,价值几百个亿!

他们是第一目击人

 (1)

       张博伟因头部受伤,这两天偶尔会一阵阵眩晕,所以不能长途跋涉,只好在阿尼尔依家修养两天。恰好赶上村长家这天上午做“毕摩”,家里要杀羊,听说阿尼尔依家来了尊贵的客人,便邀请阿尼尔依和张博伟去他们家做客。

       这里说的“毕摩”是彝族人的一种仪式活动,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管彝族的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等活动;他们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彝族是一个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三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介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每年一次的做毕摩也是彝族非常重要的祭祀仪式活动。

       村长家是在村口,阿尼尔依家在村中间,走在路上,张博伟可以看见一条溪流穿过村前,而溪流边是用竹篾和藤条编成的菜园围栏。他们又走过两块木板搭成的小桥,便能见到几户彝族传统的夯土瓦板房。只有屋檐下直角交叉并配有雕刻花纹的穿枋,墙用土夯成,房顶上是一块块长条木板,用石块压住横条加以固定。他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彝族的风土人情,很快就到了村长的家,刚好村长家的毕摩也做完。

       正当张博伟好奇地东张西望时,只见一个彝族男人牵着一头羊走在前面,身后跟来很多人,好像整个村子都出动了。男人们有的抱着大石块,有的拿着刀,都兴高采烈地朝雅日的家里走来。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人跟前,请客人过目后再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这是彝族的礼节。

       牵羊的就是村长,一看见张博伟便热情的迎上去,说道:“欢迎您来我们这里做客,您就是我们今天请的贵客吧!”

       张博伟没听懂,转头问一旁的阿嘎:“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阿嘎豪爽地说:“他们这是恭迎你的到来,要宰羊款待你!”

       张博伟一时无言,只好鞠了一躬郑重说道:“谢谢你们的款待!”

       他们走到院子里,然后围绕着羊站成了一圈,这是一头很壮很大的羊。也许是因为太壮太大了,走了一会路竟累得趴下了,它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会怎样。紧接着一个壮实的彝族男人用刀桶向这头羊,当场鲜血四溅,这头羊也实现了它这一生的使命,张博伟显然被这么壮观的杀羊场面震撼到了。

       一旁的阿嘎连忙解释:“在彝族,宰羊是对客人一种最高的尊敬,全村人都要过来帮忙做坨坨肉,恭迎客人。”

       张博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大一头羊,可以卖好些钱呢!”他对阿嘎说,“走的时候一定要把羊钱给他们!”

       阿嘎说:“那哪行啊,这可是我们彝族人款待贵宾的规矩!”

       只见羊被杀后,彝族女人就在羊的周围围满了草堆,然后用火点燃,这叫烧羊毛。用火把羊表皮的毛都烧干净,只见羊皮渐渐被烧黑,然后几个人就将其刮干净,当表皮呈现黄褐色时,又再烧刮,直到完全干净,此时闻着也有了肉香。

       羊毛烧干净后,几个壮汉子便拿来刀开膛剖肚,将内脏处理完毕,将整羊砍成数块,再将肉砍成扁方形的肉坨坨,大概有拳头大小,然后丢到旁边的水桶里清洗。接着他们将清洗好的羊肉丢到铁锅里,同时往锅里倒入从山涧接来的泉水,接着用大火煮,直至沸腾。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羊肉煮开了,羊油也被提炼出来融入水中,整个锅颤抖着发出阵阵肉香,弥散在整个多乃姑村。

       村长将煮好的羊肉捞起来放在用竹子编织的簸箕内,而另外几个女人则在簸箕内撒上上一些作料,有盐巴、辣椒面、花椒等,搅拌后待肉不冷不热,他们便将坨坨肉分装在不同的盘子里,放在桌子上。

       阿嘎轻盈跑到张博伟身边拉着他坐在桌旁:“准备开饭了,让你尝尝我们这儿最有特色的好吃的!”

        张博伟再次学着阿嘎和村民的样子,用手抓肉吃。吃的满嘴都是油,笑着说:“太香了!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肉,最好吃的肉!”

赵小明《寻宝图之南红教父》

赵小明心理团队创作

中国首部古玩珠宝心理小说

心理学版本的--古董局中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