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奖惩无效的孩子,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新师道 2020-12-10
某无知红:那些奖罚无效的孩子,
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真是能把人笑死。

赵小明:那些奖罚无效的孩子,
可能正走在“反社会”的路上

赵小明:那些奖罚无效的孩子,
可能正走在“工读学校”的路上

赵小明:那些奖罚无效的孩子,
可能正走在“社区矫正”的路上

赵小明:那些奖罚无效的孩子,

可能正走在“监狱”的路上

你敢说不是吗?

惩罚无效和成为自己有关联吗?

你见过哪一个成为自己的人,他是不守社会规则的?

西方心理学,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心理学是实用主义心理学

这种心理学以自我心理学为主要特征,强调增强自我,强调增强自恋,强调自我实现,强调人格独立,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

这种心理学的利弊显而易见。

曾经有一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这种心理咨询在让人脱离社会责任方面做的很成功。
现在这种心理健康的标准又传到了国内。

事实上,以中国文化心理为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志,应是社会适应性。

应该以适应社会为最重要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奖罚无效的孩子,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自己
他必须有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事实上低龄段的孩子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的孩子被不良因素引诱了,然后奖惩无效的无法沟通和教育咋办?
解放天性,是欧洲贵族统治愚弄人们的惯用伎俩!大家醒醒吧!

小时候奖罚无效,长大了连刑法都不怕。谁能保证他自己的主见就是对的?当然肯定会有人质疑对的标准是什么。

蒙氏教育在十年前就已经表现出与中国体制的不符,自由成长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大部分都跟不上。所以10年前蒙氏教育的幼儿园就已经在改良了。
凡事过犹不及,个性不能打压,但要有敬畏。
思维可以自由,但行为要有规矩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也不能活在一个乌托邦里。

奖罚无效的孩子,一定是个性很强的孩子。但一定会往好的路上走?

未必。
他们只会让大多数人讨厌才对。
本质上就是问题儿童,当然产生根源是问题家长

儿童是生而知之吗?
事实上,奖罚无效的孩子已经远离集体,远离学校和学习了。

他可以成为狂人,但这样子的人不应提倡,从小谁也管不了,只要自己感兴趣的,已经失去社会存在的意义了。
什么时候父母和孩子关系,被这帮心理网红挑拨成了这个样子。

在社会中,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游戏规则。如果你不能适应自己所处阶层的游戏规则,必然被你的阶层所淘汰。

添加

小明老师微信:

zhaoxiaoming3


赵小明个人简历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1

2016-2018连续3年今日头条心理类自媒体10强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原创作者:赵小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