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西李瑞芬的画

 陇西文学 2020-12-11
李瑞芬,甘肃陇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研究会会员,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彩高研班,先后师从莫建成、蒋采苹、苏百钧等艺术大师。现为明坤画院特聘导师,定西市美协副秘书长,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王天胜教授精英班画家。

□作品《情清版纳情》参加中美协主办全国第四届线描大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朝阳》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中国画 油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大地情深》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第九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 油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秋实之韵》入选中美协主办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作品由江苏省文化厅收藏
□作品《丽日和风》入选中美协主办“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作品《和合盛世》入选中美协主办“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由包头市美术馆收藏
□作品《丽日和风之二》入选中美协主办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由山东美术馆收藏
□作品《可谓春光一片情》入选中美协主办“翰墨齐鲁·首届花鸟画”作品展
□作品《盛世歌》入选中美协主办“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大展”,作品由南京美术馆收藏
□作品《生命如歌》入选中美协主办“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由江苏美术馆收藏
□作品《版纳和风》入选“情系西双版纳”——全国白描写生作品学术展
□就作品《版纳影响》参加甘肃省美术写生作品展获优秀奖
朝阳
盛世和光
暖阳
大地情深
清音
花开无语
花瑞芬清

郭峰
       乙未年,是画家李瑞芬收获颇丰的一年,她在全国大展中频频入选获奖的强劲势头下,作品又相继获“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第九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展优秀奖,在中美协举办的全国性大展中,能从几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奖项,甚为幸运,亦非偶然。
  古城陇西,文脉悠远,而今观之,书画风气尤为兴盛。无论画家群体,还是大众百姓,都有较为开阔的眼界和适度的自信,既不妄自尊大,闭关自守,也非妄自菲薄,随波逐流,这使得画家的努力追求和观众热爱关注形成良好生态氛围。在这醇厚的艺术之风熏陶下,李瑞芬绘画之梦的种子得以在这片厚土顺妥地生根发芽,顺畅地成长壮大,更使她有源源不断的毅力和勇气,背着行囊,一次次踏上追梦之旅。
  先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重彩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重彩班、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王天胜精英班研修深造。每次在学习班上,她都以勤奋和执着出名,前些天,还有班上同学描绘李瑞芬在研修班创作期间如同拼命三郎,困极伏案小睡,饿极馒头白水,梦喃泼彩渲染的情景,而今谈来可为逸趣,而李瑞芬十多年走过,时时处处皆有此情景,其中辛酸甘苦,唯有自知。
  李瑞芬对绘画追求的痴迷执拗之劲,如同她笔下的向日葵,扎稳根基,舒枝展叶,屡受挫折而不改初心,始终充满激情,笑迎阳光。这股痴执之心,激励着自己,也感动着别人。著名画家莫建成、蒋采苹、苏百钧等老师都被她的执着不挠打动,关爱有加,悉心教导,授其技艺,传其心法。加之李瑞芬潜心实践,使得她近年来在重彩画的研习和探索上有了深刻的体味和心得,在承袭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广泛借鉴汲取古今中外的绘画精华,将其养分沉淀在自己的重彩作品语言之中,并努力突破传统工笔重彩工整精细、三矾九染的程式性语言,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渲染勾勒等技巧法则、形式美感,而是充分发挥材质、色彩的语言个性,运用勾染、皴擦、泼彩、泼墨、积色、沥粉、滚色、贴箔、打磨、喷弹等技法,把寻常所见的向日葵、荷花、牡丹、百合等花花草草营造在一个个“境”中,有沉郁,有酣畅,也有斑驳与沧桑,而更多是绚丽与烂漫。这是作者不同心境的映像。
  关注李瑞芬的朋友都会发现,她近来的作品,尤其是工笔重彩画,无论从题材的摄取,构思的谋划,还是风格的凸现,色调的谐和,都趋于自由和自信。亦同她画中的向日葵一样,当厚土中的根系汲取了蓬勃的力量骄然而立时,直立挺拔的主干,舒展阔达的叶片,向着太阳摇曳灿烂的花盘,低沉而丰硕的籽实,一同呈现绚丽多姿的风采……
  画面中她吸取日本画的勾线平涂法,结合中国年画装饰性强的特点,融入敦煌壁画矿物质原料的绚丽色彩,在她的画面中不失中国传统以线立骨的法度,以线笼色,即传统又现代,使画面显得薄中见厚,富丽堂皇,形成她绘画作品的独特风格,在艺术生态林中独树一帜。
  这份绚丽的自在,对于李瑞芬而言,来之不易。
  在近来获奖的两件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正是这种热烈的绚烂,作者用饱满外拓的构图满足了我们心中向日葵地的开阔丰茂,用点、线、面的构成组合配置花、叶、干穿插生成,吻合了向日葵挺拔泼辣的性格意象,运用奔放热烈的色彩,更是留住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那片和煦祥瑞的丽阳,我相信每个人面对画作,都会涌现自己心中那一片开阔温暖的向日葵地……我看到作者对这两幅作品起名《朝阳》《大地情深》,其间深意无需赘言。
  对待传统与创新的态度与角度,是每一位有思考的画家必须面对和拿捏的命题,也是其绘画风格取向的重要生成因素,在李瑞芬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她受当下画风的影响,有很强的时代感,尤其在构成和色彩方面颇具盛世气象,这是优点,但时风易移,在形成已有的绘画面貌之同时还须外领造化之旨,内寻心性之隐,时与传统大师作品对悟,透过“技”的表象,感受“道”的内涵,这样我们将从更宽泛和深远的层面补益自我,进而明晰更能舒展自我性灵的图式。每位成功的画家在彰显自我风格的同时,亦在寻觅隐于千变万化图作中那一脉若隐若现的魂,是谓“真传统”。写到此处,我已倍受欲辩忘言之扰,就此打住。
  祝愿绚丽的向日葵,花瑞芬清!

  (郭峰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中国画学会理事,现供职于陇西书画院)

小编 | 双 隆

Weixin | 1829306554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