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人申请一专利曾轰动世界,秦兵马俑挖开后,他们先怀疑后仰慕

 laurel.89 2020-12-11

在二号坑中出土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除此之外,在二号坑中还有一个发现,曾造成了世界轰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文提及,在二号坑中出土了有青铜兵器数万件,而其中便包含有青铜剑。这青铜剑又有什么稀奇的呢?也不是第一次出土了,现存数量也不少,为何能够造成世界轰动?下面来慢慢地讲述。

早在青铜时代,青铜剑便是由铜和锡所混合铸造。但是这个比例如果掌握得不好的话,很容易折断或者太软,然而出土的秦朝青铜剑用现代的技术分析,其锡的含量和青铜的配比竟然达到了黄金比例,这让青铜剑在保持坚硬无比的同时,又不容易折断。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让科学家都惊叹不如的一点是,秦剑在表面的焊锡是30%而内部却只有20%,这样的技术即便是在现代也是已经领先世界,其硬度相当于碳钢,这件事让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感到震惊,竟然连现在的科学,都不能达到当时秦朝铸剑的比例!但是,这并不是这次出土的青铜剑让世界轰动的原因。

这青铜剑最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而在当场去土锈后,其表面竟然光亮如新,并且其剑刃非常锋利,并没有被腐蚀掉,且一剑可划透十多层报纸。

并且据传言,当考古学家发现秦剑的时候,是被重达300斤的陶俑压在下面,剑身已经弯曲变形,而当挪开兵马俑的时候,青铜剑竟奇迹般地复原了

对此,就连那些专家们都很疑惑:为什么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不会生锈呢?为了揭开答案,科学家们对出土的青铜剑、青铜矛等兵器经电子探针和质子X光荧光分析。

而后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撼的事实,这青铜剑的表面,竟然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这表明古人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因此这些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且其含铬量达到0.78%至2.32%。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这是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

铬盐氧化保护技术,其实质是对金属化学热处理的一种方法。是将金属制件放在渗铬的介质中加热,而新生的活性铬会渗入金属表层,并使其表面具有耐蚀性和耐热性。

用氧化铬防锈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在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的青铜兵器,便具有防腐抗锈的良好性能,因此这些兵器虽藏在地下2000余年仍然无锈,光亮如新。

然而,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了这种铬盐氧化保护技术并申请了专利。而且防锈一般只能保持60年左右。在得知了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竟然有铬盐氧化保护技术时,德国的科学家起先是非常的怀疑的,而后在看到事实之后他们无不仰慕的赞叹中国古人的智慧。

并且,这些青铜剑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们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

而且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其剑身光亮平滑,且刃部磨纹细腻,其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在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而2200年前的秦代人是怎么掌握铬盐氧化处理技术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除此之外,在一次挖掘春秋古墓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越王勾践的配剑,同这些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一般,勾践的佩剑也同样的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技术。

在中华文明中曾存在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现代才出现不久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出现!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青铜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这种超常规的现象,也充分说明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

对此,德国人也是先怀疑后仰慕,甚至感慨自叹不如!

参考资料:《秦始皇陵考古发掘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