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片讲故事 |首首诗作颂党恩

 微游枣庄 2020-12-11

1982年春祖父母与返家探亲的大伯父(中排左三)、二伯父(中排右二)等家人合影

“晚年幸福乐无穷,党的金光照门庭;但愿儿孙多努力,为民服务效黄牛。”这首题为《祝愿》的诗,是爷爷诗集中的一首。1998年,为纪念爷爷百年诞辰,我家编印了一本纪念集,书中收入了爷爷的全部诗作(爷爷的诗,由大伯父华敬灿先生1993年审定并初装成册),大部分是他1983年生命的最后一年在病床上写的。诗中写的是对当年的怀念和对后来生活在新社会的幸福感。激情在心中久久燃烧,一下子找到了一种方式喷涌了出来,那就是写诗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

抗战初期,爷爷参加了我党在抱犊崮山区青石岭举办的抗日训练班,结业后被八路军运河支队委任为周营镇地下镇长,后又受命于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潘振武县长担任了桃园乡乡长。从那时起,他就秉笔勤书写诗词;解放后,他虽被错误地定为“伪乡长”,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岁月里,依然坚持读书学习,作诗自勉;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为他落实政策的感召下,爷爷不顾病魔缠身,对生活更加增强信心,诗情达到了高峰,充满了对祖国、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对子孙后代的深切厚望。诗意具有鲜明时代感与哲理性。

爷爷出生于清末,旧学功底深厚,诗词书法均佳,能灵活地运用七言、五言来抒情写意,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爷爷早年的作品,由于经历战争的烟火,可惜散失殆尽。建国初期的作品,搜集到的仅有寥寥数篇,如《观雪人》、《卖麻》、《寓乡村小店》等。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一个春天里,他走出村外,满目青山,于是写了《东寨山小记》:“杖藜徐步奔村东,远看青山改旧容;二十年前赤秃顶,而今绿翠披高峰。”追昔思今,鲜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新旧社会的巨大差异。

爷爷现存的诗词大都是晚年所作,在病床上作诗,是爷爷晚年唯一的爱好。1983年春,躺在病床上的爷爷回顾一生坎坷经历后,欣然口述了《沧桑》一诗:“身经五代非等闲,匪患兵荒苦难言;生命财产无保证,妻离子散谋生难;千村遗矢无人扫,万户耕田尽荒园;一代英雄治乱世,乌云扫净见青天。”这首诗对旧社会作了深刻揭露,对新中国满怀豪情地加以赞扬。另外还有两首诗,当时写作的情景,至今我记忆犹新。

一首是《八二年春感怀》。1982年4月底,那时爷爷尚未病倒,当他得知离家多年的大伯父和二伯父同时归来,感到由衷地欣慰,于是挥笔题诗:“双庆高龄寿比松,儿孙革命斗争红;根深叶茂培养厚,耕读传家世代荣。”离家40多年父子重逢,人间沧桑,多少话语均凝聚在诗中。另一首是《全家乐》,1983年初夏,当爷爷听了当地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为他平反昭雪的文件后,不禁老泪纵横,蒙冤30多年终于得到了纠正。他感激党和人民政府,感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的好政策。于是,他以《全家乐》为题,叙展情怀:“双双白发八五秋,儿孙恭庆满堂红;全家为国建社会,大道金光走无穷。

爷爷奶奶离开我们己经整整36年了,可爷爷留下的诗词,时时激励着我们这个大家庭50多名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党工作。爷爷的这本纪念诗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使我们后代终生都受到教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