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室的“空”与现代家居的“美”

 响品有约 2020-12-11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作为当下流行的建筑与家居风,清新自然、简单朴素的日式风格一直被大众所喜爱。日式风格推崇对自然材质的大量运用,注重引入外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勃勃生机。

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日式风格的建筑更显简单、自然。从建筑外形到内部装饰,多以原始形态呈现,材质的天然肌理也大多得到保留。通过节制却又注重整体的和谐设计,来刺激居住者的想象力,营造出一方能让人安静思考的充满禅意的空间。

比起用装饰物将空间填满,日本人似乎更能感受不完全空白处的“美”。拒绝过度装饰和多余的色彩,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和二义性的东西,正是日本审美的一大特色。这种对“空”的追求,其实最早源自于茶道。

千利休摘下满园的牵牛花,独留下茶室中的一朵,只是为了让秀吉体会到“空”之美。现代茶室装饰只使用一个挂轴和一件简单的花器,同样是“空”之美。

在茶室里,除了进行茶道练习和举行茶会的宽敞和室之外,还有像茅草屋一样的“草庵茶室”。来到这里,需在石灯笼的指引下,穿过被苔藓覆盖的日式庭园,从一个开在墙上的狭小入口躬身进入。

穿过入口,见到的是被土墙包围的阴暗狭窄的房间,采光用的窗上有藤蔓,天花板很低,房间里空荡荡没什么摆设……这个独特的空间,形成了一种让人感受安静思考的力量。无论是谁,第一次被邀请进入,都会觉得这就是适合自省的所在。

草庵茶室中的顶峰是千利休为秀吉所建的“待庵茶室”,只有两张榻榻米(3.2平方)大小。待庵的墙壁是混了稻草的土墙,光线昏暗,十分简陋。其间严禁装饰,只有一卷书法挂轴和一朵花。

狭小的空间,不存在任何娱乐的可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打破了心理上的舒适界限。主宾之间如不摒弃欲念,坦诚相待,甚至无法完成茶事。喝茶在这里变成了一种修行。

千利休将“无一物中无尽藏”的思想投射到了茶道中。而待庵茶室的设计,又对日本的建筑样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狭窄的茶室、简单的摆设,却给思想以无垠的宁静与无穷的可能,让人进入返璞归真、空寂幽玄的禅之境界,就如禅偈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古代到现代,对“空白之美”的感受是共通的。现代日式风格正是从简朴自然的姿态中发现了美。这种节制、不重物欲的空间,却营造出了闲适写意、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现代人那种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思。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