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买车人丨全新奔腾B70除了颜值还有啥?

 cheyunwang 2020-12-11

全新奔腾B70与之前的UNI-T、最近的星瑞类似,属于一亮相就自带流量的网红级新车。而之所以如此,核心当然在颜值。

颜值固然很重要,但在卡叔看来,全新奔腾B70的看点远不仅限于颜值。往小了说,它应该算是奔腾轿车“走出谷底”最重要的试金石,往大了说,它则可以与星瑞一起,视为中国品牌轿车向上挑战合资的重要测试者。

FMA首秀:“新奔腾”的重要试金石

很多品牌都经历过“新XX”的阶段。从“新XX”开始,整个品牌跟“换了个人似的”,产品体系让人刮目相看,市场也投桃报李,最终走向新的良性循环。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当年吉利从博瑞开始,长安从逸动开始,荣威从RX5开始……

此次全新B70的推出,则可以视为“新奔腾”的起点——至少从轿车层面可以这么看(较真的话,新奔腾的起点应该从T99开始算起,但T99定位偏高,终端销售也表现平平)。

B70历史上都有过辉煌的。作为奔腾品牌的开山之作,B70当年以马自达6为基础,凭借与马自达6相似的综合素质、比马自达6更稳重大气的外形,甚至一度在销量层面可以与马自达6媲美。在这之后,奔腾轿车陆续推出B50等产品,峰值年销量也一度达到十万辆级。

可惜的是,奔腾随后将重心转向SUV,轿车研发乏善可陈。整个奔腾轿车板块,也逐步被边缘化——2019年至今奔腾轿车基本上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

因此这回的全新B70,与其说是作为老款B70的替代者,还不如说是整个奔腾轿车板块的“重新上市”。

更重要的是,全新B70从各个层面看,已经完全不同于奔腾以往的任何一款产品。它不仅平台是全新的,而且设计思路、定位思路、目标群体,乃至营销手段等各个方面,都是全新的。这也是我们说“新奔腾起点”的原因。

而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看点,就是FMA架构。FMA一汽奔腾很早就开始宣传。你可以理解为奔腾在基础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研发成果。然而宣传再好,也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全新B70作为FMA的首款产品,它不仅是“新奔腾”市场能力的试金石,同时也可以视为FMA架构的试金石。

也就是说,全新B70的成功与否对于奔腾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如果成功,不仅意味着品牌走出低谷,同时也意味着新的研发成果FMA能很好的契合市场需求,未来的新品也更值得预期。

这里再多说一句。品牌反转坊间一直是争议满满的——有人认为“反转”比打造一个新品牌还难。不过奔腾有一点例外,即它和红旗同门。有了红旗成功反转的先例,有了红旗新产品的背书,技术、资源同源的奔腾,出现反转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

更何况,眼下这个全新B70,确实还挺靠谱。

全新B70产品力:摆脱马6换壳才是正道

既然是FMA,全新B70自然是彻底与马六平台无缘。事实上,过去所有的奔腾轿车(B30除外),都在基于马六平台“改来改去”。市场上确实存在这个情结,但越往后大家越发现,这个平台反而成了奔腾轿车研发的绊脚石。

所以虽然至今仍有人觉得全新B70没有马六平台很遗憾,但卡叔认为,这对于奔腾才是一次重大的“解脱”。事实也证明,接触过全新B70的人都认为,无论看上去还是开起来,这款车都要比之前任何一款B70都好。

很多人关心FMA的来源。这也正常——由于一汽的“优良传统”,大家总下意识的觉得,核心技术来自合资外方。例如大家觉得,不是马自达的,那会不会是大众的?

其实当下的中国品牌,大家大可不必纠结于此。就如同大家当初探讨红旗HS5的平台源头一样,最终不也没有结论吗?FMA也一样。准确的说,它就是一汽自主研发的。至于这里面有没有借鉴MQB……凭什么不能借鉴呢?但至少可以肯定,绝非简单的移至、复制。无论是悬挂结构还是发动机舱的布局,全新B70都与MQB平台下的车型有着很多的不同。类似的地方只是:它可以同时提供多连杆和扭力梁两个后悬挂版本。

动力总成层面也没有悬念。这套组合早已经应用在了红旗H5上。技术同样是一汽自主研发的。实际表现,应用在14万+的红旗H5上也没有太多负面反馈,因此大抵对于全新B70来说,也是完全胜任的。

最后提一下设计。不少人吐槽全新B70“仿凯迪拉克”。这里卡叔忍不住要替奔腾说两句话。所谓“像凯迪”,主要是前后“泪眼大灯”的造型。其他方面,无论是整体轮廓还是其他细节,并没有任何“凯迪”的痕迹。

至于说“泪眼大灯”就是“凯迪”专属吗?那如何看待凯美瑞锋尚版的尾灯,如何看待福特的马丁前脸,以及如何看待自由光之后那么多的分体式大灯和林肯之后那么多的贯穿式尾灯?

你说全新B70的设计师有没有“蹭热度”的嫌疑?不敢说没有。但从原创的角度,全新B70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

而且在卡叔看来,全新B70和星瑞一起,可以并称为(除红旗以外)设计最出众的中国品牌轿车。

所以这样一款车,如果不考虑奔腾品牌之前“沉寂”带来的影响的话,它的产品力是完全OK的。

定位与挑战:与星瑞共同开拓新赛道,挑战合资紧凑级是看点

全新B70看起来像是延续了之前B70的定位,市场也将其视作中型车(B级车),但卡叔并不这么认为。

全新B70的定位应该是全新的,与老B70没有任何可比性。在当下的市场上,与其属性完全接近的只有一款车,即吉利的星瑞。而星瑞,也属于全新物种。这两款车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市场的细微变化:中国品牌轿车,开始在紧凑级这个层面,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或冲击了。

没错。意思是全新B70主要的作用不是与星瑞“对打”(当然竞争肯定有),而是要与星瑞携手来为中国品牌开疆扩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家应该注意到,紧凑级以下,六七八万元这个细分市场,合资品牌的话语权已经越来越弱了。尽管合资厂商仍在努力推出桑塔纳、捷达、科鲁泽等等产品,但已完全无法遏制中国品牌的成长。相反,像标致301、雪铁龙爱丽舍等合资产品,已经被中国品牌挤得没有活路,锋范等车型也被中国品牌挤得被迫升级为凌派来退守更高价位的细分。

那么这就是最终的平衡吗?显然不是。在SUV领域,领克、WEY、红旗等很多品牌,已经开始向合资SUV发起了攻势,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那么在轿车领域呢?同样需要有这么一个“战局”。现在先锋官,就是星瑞和全新B70。

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全新B70与星瑞的“打法”还不完全一样。星瑞凭借CMA超级母体和T4动力总成这些高逼格的组合,以及放弃低配的产品策略,愣生生把它拔高到一个更高的层级。很显然,星瑞的这种做法是以牺牲销量为代价来追求品牌的快速升级。

全新B70则采取的是传统打法。一方面它的车身尺寸“放得开”,确实接近甚至达到了“中型车”的水平。另一方面它没有一味的高配高价。主打动力是最主流的1.5T组合,也有入门款的低配车等等。

这感觉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当然实际不可能)。也就是全新B70真的不会和星瑞交集,而是分别去进攻合资紧凑级轿车的不同细分。星瑞主攻高地,而全新B70则攻打主阵地。

例如将全新B70与速腾去比较,就会显得比星瑞更直观。11.29万元的奔腾B70对阵16.29万元的速腾280TSI舒适智联版。颜值、空间,甚至质感等很多方面,全新B70都更有吸引力。开起来或许还有些许区别,但已不再本质性。配置上,全新B70全面占优。价格上,速腾即便算上终端优惠,也比全新B70要高出3万元左右。虽说不至于就让速腾的买车人倒戈,但让其中一部分人“改主意”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只是速腾。还有朗逸、宝来、卡罗拉/雷凌、思域、轩逸、英朗、威朗等等车型的目标群体呢?

不要觉得这不可能。中国市场的广大、需求的差异化已经充分说明,只要你的产品有足够的说服力,品牌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基本前提:全新B70在品质上要经得起考验。从其对于奔腾的意义,以及新一代红旗车的品质来看,这方面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车云小结

全新B70确实是一款意义不算小的车。它对于奔腾品牌的意义自不必说。关键是,它借助奔腾B70固有的定位印象,凭借高颜值和不错的基本素质,与吉利的星瑞一起,开始向10万元以上的合资紧凑级轿车市场发起挑战和冲击。因此全新B70成功与否,背后的看点已不仅仅是“奔腾转型成功与否”了,甚至可以牵扯到中国品牌的成长这个大话题。


为什么说路虎卫士才是真正的SUV王者?
百度给车企送了一套乐高

布局电动化未来,Honda中国的「量体裁衣」

车企OTA 11月报丨燃油车可以OTA吗?



最后,为大家献上车云&电动邦联合准备的福利~

高合HiPhi X创始版 亮相广州车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