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浩:股市中资金为王,我们不必关心大盘准确的跌到哪里!

 银缕一瞬 2020-12-11

每日投资箴言

    保持相对机敏。要随时研究可能带来财富的一切领域,要比别人更早感知大势的变化。

——迈克尔·斯坦哈特

行情速递

        周三三大指数小幅高开,开盘后冲高回落,三大指数集体翻绿。午后,三大指数持续走弱。截至收盘,沪指跌1.12%,报3371.96点;深成指跌1.84%,报13716.53点;创指跌1.76%,报2697.83点。

        在外资持续流入、外围市场不断新高、就连最近的亚太市场也是一片红彤彤的氛围下,今天市场的中阴杀跌的确出乎了很多人意料。震荡的市场,波动的指数,身处股海中的投资者该如何定心?财咖精选狼帅陈浩的经典博客片段集锦,为投资者们送上暖意。

    假如10年前、20年前买房投资,今天看就是最正确的事。但现在再以房地产作为投资工具,风险就太高了。或许有人会问:房价不是还在涨么?但其上涨空间已经很小了。

    投资其实最需要的是预见性。所谓预见性,就是指具有上涨空间而恰恰还没涨的东西。

投资误区

    但公众通常不是这个逻辑,公众的逻辑是看别人有没有挣钱。只要是看到别人赚到钱了,就有人勇敢跟进;如果看到别人赚了很多钱,那么所有人就都来了。股市历史上有个998点,那时候买什么股票都赚,然而老股民在998点赔得最惨,没有赚钱的示范效应,所以新股民也不会来。而股市到了危险的5000点之后,市场却出现了人人买股票的情景,甚至蜂拥而至地买基金。这种行为,在逻辑上根本讲不通。

    但为什么股票有价值的时候没人来,而炒到了高点人们却趋之若鹜?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股民会说那句名言:我一买就跌,我一卖就涨。其实,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只是普通公众不知道熊市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启另一个赚钱周期。而把握市场的节奏,判断买卖的结点,恐怕必须依靠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一旦专业人员认准了长线投资的机会到了,那么资金也就随之而来。

股市逻辑

    股市中资金为王,在一个用金钱堆砌的地方,有钱才有钱赚。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熊尾巴上的第一批入场资金,一定是专业机构的。当专业机构的持股量达到一定规模,股市的牛熊便发生转换,长线牛市开启。至于牛市到来之后,是股票普涨普天同庆,还是指数翻倍全民狂欢,都有可能出现。这是中国股市的特点。

    通常公众懵懂之时,就是机构建仓之际。可以想象,行情一旦爆发,牛市主升段非它莫属。而主力建仓之后,市场拉升之前,就是公众介入的最佳时点。过早,必须忍耐市场筑底过程;过晚,则股价已高,那不就等于别人获利了结你来接盘么?所以,投资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这是我的一贯主张。

投资理解

    回到我的职责所在,我需要在宏观上,帮助我们的各类投资者提升战绩。其手段有两个,一是技术研究,二是投资思想的探索。在经历了股指期货研究之后,我们对投资的理解前进了一大步。由于市场是一个多变的系统,执着于某个多空方向,可能会导致行为上的重大偏差。如此一来,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与更通俗的“顺势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以理解为多看少想,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就做多,坏就做空,不好不坏就观望。这个境界说起来简单,真做到是非常难的。因为好和坏也是人们心理上的判断。甚至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盘感。以至于只有经过长期交易实践的投资者,才能找到无著和幻形的区别。

    很显然,做股票也不能保证全对,于是就需要分仓,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实际上即便是基金经理,手中真正的好股票也不多,但是一只好股票的盈利,很可能覆盖两只坏股票的损失,这就是投资组合的好处。然而我们把涨得最好的股票卖掉,频繁换股,则最后的结果是所有的股票都成了坏股票,想赢下大盘就不容易了。

    大盘的点数重要吗?不知道。我知道我没有答案,在这方面,股票投资者却也值得羡慕期指投资者,因为期指投资者看涨就买,看坏就卖,看不懂就跑,无所谓熊市牛市。

    在跨越两个市场之后,我找到股票投资和期货投资的区别,期货投资必须是精确的准确,而股票投资则是模糊的准确。就是说,如果我们做股指期货,就必须准确的知道当前趋势的延续性和反转点的位置,否则就是输钱。

    而股票投资不必,因为股票投资可以在选时和选股间平衡,又有死不割肉的权利,这就是说,我们不必关心大盘准确的跌到哪里,只要你认为差不多了,你就可以动手,然后再去玩死不割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