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眼地魂:美丽的州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干海子

 文旅大观 2020-12-11

题记:“天眼”“地魂”一词是祥云电视台记者在报道干海子村春天的美景中的独特提法,记者们使用了独具匠心的航拍照片,用“高天之眼”“大地之魂”“一颗大树”等字眼深情地赞美干海子漫山遍野的千亩梨花,我觉得形容得很贴切,于是借用这个词作为本文题眼,去描写家乡干海子色彩斑斓、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有幸生长在一个四周是山,只是在中间有一个小平原的清秀幽美,人称山区的小坝子——祥云县干海子,山把整个村子小心地揽在怀中,细心的呵护。今年听闻家乡干海子村被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认定命名为“大理州旅游扶贫示范村”,我心中甚是喜悦,于是提笔写下了关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干海子村座落在4A级文化景区水目山以南,彩云山西面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从县城出发,沿320国道往东至板桥右转到天马村口,再往右转经白长村,然后顺着响水河边的水泥公路前行8公里,就进入干海子村的门户——响水口子。

响水口子东西两边对峙高山,与河床形成一个“V”形大观。进入村里,绿树掩映的小屋,清新自然的羊肠小道,村前彩云飘飞的彩云山,高大雄伟,忠诚地守护着村庄,为乡亲们聚集着财富,村里200多年前就栽植的小红梨树,给了我生命的起点与成长。

在山里,踏着落叶,听着鸟鸣,欣赏着自然景色,感受着花开花落,心灵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一种别样的幸福。也曾经幻想着有那么一天,可以居住在一座繁华的城市里,站在几十层的高楼上,眺望窗户外灯光闪烁的大都市夜景,或者是注视着大都市里如潮水般的人流、车流,或者是悠然自得地坐在一家优雅舒适的咖啡屋里品着咖啡,那更是一种享受。

当我成年的时候,曾经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拥有着交通便利,信息快,生活节奏特快的许多优越感,入夜住在钢筋水泥房里静卧床头,辗转反侧,还是依恋山村曾给过我一段闲适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我多次回到她怀中,被石桥、小溪、柳树、蝉声、蛙鸣、夜雾和炊烟缠绕在诗情画意之中。

2013年的一天,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孩子,咱村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里了,你回来时,就方便多了。”当电话那端传来母亲亲切的声音时,一种说不出的激动油然而生。回到家里,她又说,农村现在也一样在变化,过去从没敢想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土地承包到户,亩产增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2014年的一天侄女结婚,我又回到了家乡的小山村。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把从过去到县城和小镇的狭窄、坑洼的沙粒土路变成弹石路,再变成了水泥路,给农民进出带来了方便,让每一个家乡人,升起了希望,给每一个家乡人带来了福祉。一年轻人对我说:“我们村现在已有摩托车450辆左右,骑上摩托车,分分钟可到城里办事情,可以当天返回来,真方便!”这条路,召唤着我们去奏响了富民奔小康的欢快乐章,昭示着改革开放30多年鲜活的生命轨迹,车辆在宽阔的道路上川流不息,来去的人们在路上留下了欢声笑语。

在侄女结婚喜庆、欢快的现场,年过80多岁的老父亲说起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噙着泪水说:“时代的脚步与家乡巨大的变化紧紧相伴,你看,村里许多人家盖起了新房,摩托车上百辆出出进进,彩电、冰箱、手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就连我老汉也用上了手机,随时与儿孙、朋友,互通信息和问候、祝福……”78多岁的叔叔接着说:“现在的政策就是好,共产党和政府都是一心为了我们农民,新农村的建设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好处,都要归功于党的好政策。”

▲炊烟袅袅

是啊,伴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不断深入实施,家乡农民们生活好转,看到了路平、房亮、村美的和谐新农村点点滴滴的变化,每家每户飘出来阵阵欢笑声,沉浸在满意的笑声中。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还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农民彻底告别了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延续2600多年种田交税的历史由此终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全面推进;还有贫困农民享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更让老师学生和家乡的人民开心地笑着的是,学校不仅从我当年母校的古祠堂搬进了崭新的洋楼,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孩子的读书条件越来越好,还让入学适龄儿童家庭享受到了学杂费全免的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村民们对“教育改变命运”这个理念的认识……

我是侄女的大伯,是弟兄中的老大,又是村里认为有学问的人,由于长期在外,装箱时第一次在家乡为侄女出嫁说吉利,门前围观者形成侄女出嫁前的高潮。此时我的心呯呯直跳,但还是稳住阵脚,一字一顿地说出:

日新月异新农村,如歌田野传新曲。路平房亮村庄美,福禄广进纳千祥。

侄女出闺盈喜气,欢声笑语满院堂。亲朋好友同祝贺,大伯装箱乐陶然。

自从今晚装箱后,夫妻恩爱幸福长。期冀追梦小夫妻,改革路上迎朝阳。

侄女结婚装箱说吉利的场景,不仅是在场所有人对侄女和家人的美好祝福、热烈祝贺,也是大家对国家好政策寄托的美好愿望和祝福。

干海子村得天独厚的红土,是栽培小红梨最佳的地区之一,早在19世纪初就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果海梨都。这些年虽然工作在外,适逢梨花盛开的时节,我不止一次回家光顾那浮光掠影永远年轻的梨花。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一路梨花》散文,就是这个时候的脚印。

▲盛开的梨花

2017年的春天我回家看梨花,写下了《春天在哪里?干海子告诉你》一文,摄下了许多精美的梨花照,在《祥云时讯》与大家亲密接触。

▲干海子村落一角

2018年梨花时节,《祥云电视台》星蓝城微信报道,还起了个《干海在发春》很骚的标题。报道中使用了独具匠心的航拍照片,用“高天之眼”、“大地之魂”、“一颗大树”等字眼深情地赞美干海子漫山遍野几千亩的梨花。

2020年3月15日,山野一路梨花打开家门,我引领着一波画家、摄影家及游人,又是回家看风景的人。走进大山深处蓝天白云青山环抱,路平、房亮、村美的干海子,每一砖,每一瓦,无不折射出新农村的魅力与活力,每一家,每一户,无不萦绕着和谐,充溢着温馨、愉悦与快乐;村落与春的气息相互烘托的浓厚,村民与春天的融合,绿树掩映着小屋,山坳里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果树、禾苗正享受微风的拂弄;还有那免费的天然氧吧,缠绕在诗情画意中的凝重炊烟,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更有那如歌的岁月和山川风,风起处,一片葱茏孕育的小生命果树,枝摇叶曳,仿佛无数双手撩着绚丽的云霞……

干海子的梨林,接地气,沐旭日。听山风,览云天,不谙平台,不屑造势,以它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演进中展露和铺排,抵御着风雪雷霆,见证了民族的兴衰。徜徉在这花丛中的美,那种舒心的味道,让人铭刻一辈子。

沃土,春风,飞鸟,溪泉,都在聆听。因为同属季节;严寒,酷暑,阳光,雨露,都是客串,因为息息相关。

离别家乡,我被一片梨树堵住去路,在花团锦簇围追堵截中甘愿投降,幸福被俘,任由旁逸斜出的枝杈们,举起白色的枪管,直抵我赞新农村的诗行。

山是我的山,我是山的人。天眼地魂干海子,越来越色彩斑斓;新农民也越来越意气风发。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党的脱贫攻坚,日益繁荣昌盛,乡村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70年代的梨都——干海子

小贴士:干海子村距离祥云县城约41公里,这里山青水秀,最特别的是这里生长着几千棵古梨树,春天到了,这里生机盎然,梨白柳绿,鸟语花香,整个小村被盛开的梨花包围,简直美翻了。直通花果之乡——干海子的公路,为你到干海子旅游观光提供方便。朋友们,还等什么呢,背上行囊出发吧!(大理祥云 杨源忠 文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