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产阶级称自己为社会精英?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1

这两年关于社会层级的说法很流行。

一般讲分为9个层级,呈一个金字塔形状。

这种社会结构在人类发展史上普遍存在。

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金字塔的高度逐步升高,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进步的;反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金字塔逐步变矮,这个社会就是退步的。

什么意思呢?

金字塔的总体量代表人口的总数,假定人口的总数是不变的,塔尖代表高收入人群,塔底代表低收入人群。

金字塔的高度逐步升高代表塔底低收入人群的数量变小,社会就是进步的;而金字塔变矮说明塔底低收入人群的数量在增加,社会就是退步的。

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与退步并不取决于塔上人群,而是塔底人群。

这个道理中国人早就知道了,所以孟子才讲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金字塔社会结构现象被马克思称做阶级现象,他认为只要有阶级存在,这种社会结构就不会被打破,只有消除了阶级,金字塔才能倒下,社会就变成平的了,人人平等,世界大同。

马克思没有执政过一个国家,他的想法只是想法,或者叫理想主义。而正是这种想法掀起了人类的一场大革命。

换种说法,这场革命就是倒塔运动。

倒塔运动有成功者,或者说是过程的成功者,当金字塔倒下一切变成平的之后,金字塔又慢慢地开始生长,新的层级开始出现。

也就是说金字塔结构是一种自然的结构,它本身并不代表社会属性,而是自然属性。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个体能量大,但总体数量少,而在食物链底端的生物个体能量小,但总体数量多。这是一种自然的平衡。

而在倒塔运动中,有一群人在强调人文精神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另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只一种方法强调了平衡,这种解构就是橄榄形结构。

这种两头尖,中间粗的结构无法立起来,它只能躺着。

也就是高收入的在一边,低收入的在一边,大部分中等收入的在中间,大家相对平等。

想保持这种橄榄形的平衡,就要保证两头都不能太大,而是做大中间。

这种社会结构有悖于自然法则,所以就要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加入更多的人文法则,也就是人文精神——天赋人权。

当然,我们反对这种提法,理由是这个说法是由资产阶级提出的,与消除阶级论相矛盾。

而从结构本身看,金字塔结构要比橄榄形结构稳定得多,金字塔结构一旦建立就不容易动摇,而橄榄形结构却总会摇摇摆摆,总要去寻找平衡。

所以橄榄形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金字塔形社会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平衡。

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所付出的力量就要比静态大得多,要时时刻刻关注着这种平衡,最起码不能不作为。

静态的金字塔平衡因为先天的惰性就会产生不作为和对问题的视而不见。最大的问题是维持金字塔式的平衡有先天的自然生物合法性,也就无需添加看不到摸不着的人文精神,保持一定的秩序就可以了。

2

在这两种平衡中都有一个阶层叫中产阶级,自2015年开始,中产阶级一词在中国非常流行,并带有了一定的褒义色彩。

这一词开始与人的品质联系起来,你是中产阶级,就是成功者,就是社会的精英,而低收入者就是失败者,是人渣。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先看看中国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是金字塔腰上的那一部分。这些年通过社会财富的积累,中国这座金字塔在增长,腰的一部分被拉长。

按相关机构的说法是:年收入50万到500万的家庭是中产阶级家庭,这部分家庭覆盖了两亿人口。

如果按九层的分布看,中产阶级是四、五、六层,包括明星、小企业主、职业经理人、文化精英和高级公务人员等。

而现在这一部分人群却对下层社会产生了鄙视心理,也正是这一群人中的一部分人开始大唱中产阶级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

按理说这一部分人群是在社会发展中从底层走到金字塔腰部的一群人,他们更应该懂得底部人群的生存状态,更应对底层人群富有同情心。而他们却在消费底层人群的同时提出了人渣论、失败者论。并把这一思想灌输给了底层人群,更可悲的是底层人群接受了,并为之烦恼。

原因有两点:

一是固化的阶层论。这是金字塔结构与生俱来的本性,哪一个人都会在这个结构中表现出鄙视下一层的特征。

二是害怕回到底层的恐惧心理。强调是一种自我证明,自我认可,其本质是恐惧心理。

强调有钱的人是怕没钱,强调有权的人是怕没权,强调有地位的人是怕没地位,强调自己重要的人是怕别人不认为自己重要。

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不怕了。这是橄榄形社会做小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原因,什么都不怕的人太多了,平衡就被打破了。

把腰拉长是金字塔社会结构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积极的。

如果腰部足够长,也就代表底部变得越来越小,金字塔就会出现结构性的不稳定。结果呢?倒下。

倒下之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就是再形成新的金字塔结构,另一种就是形成橄榄形结构。

形成橄榄形的必要条件是人文精神的普及,否则就会重新出现金字塔结构。

为了保证金字塔结构的稳定,不出现结构性的问题,塔尖上的人群就不会让腰部长得太长,而是需要一个庞大的底部。

这不是社会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是人性使然。

所以中产阶级只要在金字塔结构中,就没壮大的可能,是结构原理。

社会的发展表面看是经济因素主导,但社会的进步是人性进步的结果,只要这个社会存在鄙视,鄙视者的恐惧就永远存在。

这种恐惧就是社会焦虑,上面的人不想下来,下面的人急着上去。

那么社会会不会没有层级呢?

不会,社会的层级和自然植被一样会有结构上的高低,但彼此之间应该是一种依存关系。

高大的乔木为低矮的灌木遮挡雷电,低矮的灌木为小草和苔藓遮挡风雨,而小草和苔藓为灌木和乔木提供养养料,这就是社会责任,也叫社会生态。

从这个角度看,金字塔结构有其先天的不足,高处不胜寒。

橄榄形结构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家都躺下,谁也别太高。而在橄榄形社会结构中中产阶级所处的位置最高,所以被称为社会精英。

中国的中产阶级盗用了这一概念,其不知你只是在腰部,注定不会长得太长。一个腰部长得太长的人是很难看的,不符合美学标准。

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很难看呢?想好看就要改变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