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元乘车里的秘密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1

珠海县1979年撤县改市,并在年末定为经济特区,在行政区划上也只有一个香洲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斗门县从佛山地区划出,隶归属珠海市管理,这样珠海就有了一区一县——香洲区和斗门县。

那个时候县区中间隔着西江,交通不便,斗门县和香洲区的联系也很少。差不多两边是各吹个的号,各跑个的调儿。

1991年跨西江的珠海大桥开通,1995年在位于三灶镇抗战期间日军修建的机场原址上重新建起大型机场,当时叫三灶机场。

200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金湾区辖原香洲区的三灶、小林、南水3个镇和原斗门县的平沙、红旗2个镇。

珠海面积1711平方公里,比深圳少不到300平方公里。南北、东西的直线跨度差不多都是55公里。

虽然面积不小,但人口集中的中心市区却很小,南北、东西各六七公里。

而当时人口也不多,只有120多万人,机动车10万辆不到,交通还很便利。

2

珠海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有个经济特区的帽子,另一方面被周围的大市场辐射,产业上没有发展空间。就是在珠三角地区也总是受到最后一名的威胁。

产业布局上,一直在工业、旅游、高科技、金融上不停地摇摆。但因为没有市场干啥也干不起来。

其实产业布局是个假概念,没有产业是布局出来的,都是市场推动的结果。

阿里巴巴到过上海,到过北京,都活不下去,最后马云回到老家,浙江繁荣的个体经济使之存活。谁也没布局它,但市场让它长大了。长成庞然大物之杭州才布局互联网产业,这都是马后炮。

而珠海这些年也一直在做这种无聊的布局和规划。按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的话说,所有的规划都是鬼话,一切都是由市场决定的。

因为没的市场,珠海这些年很苦恼。虽然人均GDP14.91万元,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每发展一步都很艰难。

2008年之后,全国房地产的大潮推到了珠海,珠海有了快速的发展。但谁都知道,珠海的房价受益于深圳的推动,是广州、深圳房地产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市场。

到了2017年,珠海的人口增加到了176万,还是个小小的城市,16年增加了50万人,平均一年3万多人。

但是,这几年珠海却成了堵车的城市,所有开车人的都说十几年前真好。

当然这里面有道路规划建设的不合理问题,更有居民小区建设的封闭性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条是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

2010年珠海机动车保有量是24.98万,2016年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是54.79 万辆,到2017年增加到了是67.42万,比2010年增加了169%。

差不多两个人一辆车,上下班高峰期时,哪儿哪都堵车。

而这近70万量车中有一半活动的主要区域是中心城区不到3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自然堵得要死。

路一直在加宽,桥梁、隧道也一直在修,而交通拥堵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深圳的人口是珠海的十倍,机动车保有量300万辆,是珠海的4.5倍,但从人均算,机动车保有量珠海是深圳的2倍。

交通问题成了珠海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各个城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3

珠海试图通过建设有轨电车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但最后成了风景工程。

从去年开始又动了修地铁的念头,结果今年7月,国家叫停了三线以下城市的地铁项目。

珠海的特产是格力空调,珠海的大名人是董明珠。

董小姐从2016年开始就看好了老魏的银隆电动车,在珠海市政府的组织下格力电器计划以170亿收购银隆,结果被董小姐的忠实粉丝小股东们给否了,把董小姐气得骂娘。没着了,自己投,还拉上了隔壁老王和小强兄弟。但银隆的发展并不顺利,技术上也没有突破,IPO失败后现陷入了发展危机,董小姐开始和她曾经最信任的老魏吵架。

格力是珠海的一张名片,珠海更想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中再拿一张银隆的名片。因为银隆电动车的最大用户是珠海公交,银隆收购的广通汽车就是珠海公交的生产厂。从去年开始珠海提出了智能公交的概念,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一方面倡导绿色出行,另一方面救银隆。

公交车的升级并没有解决交通的问题,也就是说从路和车两方面都无法解决交通的问题。

另一方面,珠海房地产的发展,没有走城市扩张之路,而是农村包围城市。

因为斗门区和金湾区的房价远远低于市中心的香洲区,大量人到西区购房,这就造成了巨大的交通成本。

居住在西区的人到市里上班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大量购车,私家车数量剧增。在交通状况越来越恶劣的同时,开私家上班的居民也要担负一天几十块的油钱。

好像问题成了死结。

4

从昨天开始,珠海一项公交新政悄然执行,全城所有公交线路,不分远近全部实行一票制,每人每次1元。

珠海公交一共的182条线路,车辆2531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全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81.1%。做到了公交到村,这在全国都是不多的。

最远的线路超过60公里,原来的基础标价是2元,40公里内的3元,再长的4元、5元。这已经是很便宜了,这次全部降到了象征性的一1元,60岁以上免费,学生6毛,刷预付公交卡9毛。

这一政策能否解决出行难的问题,现在还不好说。

因为开车的人不会在乎是一块还是两块,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对的——用普惠的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能让大部分底层民众受益的政策都是好政策。

这些年珠海十二年的免费教育一直做得不错,但这项政策只针对有珠海户口的人,其他人没有这个待遇,而公交车是不会查户口的,受益人更多。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珠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放下所有限制,让更多人受益就是最好的开放。

想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发展公共交通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让公共交通更便宜、快捷,才能使更多人放弃开车。在降低乘车价格的同时,还要落实公交优先的行车政策,把公交车道严格管理起来,让公交车跑得越来越快,才能让吸引更多人乘坐,降价才能发挥作用。

1元乘车算是一项福利,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走向全民福利社会。

有人会说,我从没坐过公交车,这项福利我得不着。

这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这也是富人应该得到尊重的地方。

有人说珠海真有钱,其实不然,珠海的地方债与全国普通城市没啥区别,但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移民城市,它所表现出的包容和善意还是好过其他城市的。

抛开经济发展,改革的方向就是走向包容,向全世界表达善意。

为珠海的这一政策点赞,同时它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一切都要从惠民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么,对于政府来说是不是就会增加很多财政负担呢?

不会。

一元乘车所表达的包容和善意会吸引更多人到珠海来,人来多了房价就保住了,土地就不会掉价。更何况公交车使用量的增加也能让银隆有个喘息的机会,等于是救了企业。

珠海公交车年客运量大约是3.61亿人次,车票收入在7亿左右,减掉一半多就是3亿。也就是一元乘车财政要多负担4亿元。但4亿放在乱修路上啥也干不了,但能多卖一块地就不止四亿。

所以,这是一项政、企、民三方都受益的政策,是个好政策!

政府解决问题是这样,个人在解决问题时也要从多方受益的角度去考虑,这样问题解决起来才容易,并有实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