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见重阳!敬老是社会最低标准!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

三十年前,这个日子被定义为了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就成了敬老节。

广东人在这一天有登山的习惯,而也有很多坟墓在山上,就有上山烧纸的习俗。

昨天珠海警方就在几座山下布置了警力,并设置好警示牌和路障,但早上一起来,天降大雨,别说登山、烧纸,出门的人都不会多。

九九重阳节的习惯早有记载,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讲: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东南山回到家乡。

在九月九这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而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

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从记载上看,重阳节有祈求健康长寿的意思,并没有敬老的说法。

为什么没有呢?

因为在中国古代孝就是行为规范,是最低的标准,不用再提。

革命思想盛行的时候,孝被抛弃,而到了和平年代的时候,发现敬老、孝心这个东西还是需要的,又重新往回找,也就人为地把重阳节定义为了敬老节。

敬老是社会最低标准,如果用美德形容,那就言过其实了。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州牧阎伯屿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孟学士)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却不料王勃没成年,不懂事,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众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画家、官员王维少年时也非常有才华,15岁就到长安赶考。唐的科举制度并不成熟,主要是以投靠各大官宦为主。王维到了长安就结交了很多权贵,他十五到十七岁间一起就在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间游历,寻找机会。

在他十七岁那年的九月九日,王维写下了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现在九月九没有了插茱萸的习惯,至于古书记载的茱萸到底是哪种现在也不知道,以“茱萸”为名的植物有吴茱萸、食茱萸,还有山茱萸、蜜茱萸、草茱萸、单室茱萸等等。

总之是一种带味的树,食茱萸还有一个名称叫椿叶花椒,吴茱萸也叫臭辣子树。

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叫周处,上学时学习文言文《周处少年时》,说他小时候有多坏,长大了功成名就。有一部记述地方民俗的书叫《风土记》里面就写了很多周处的故事,在里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由此可见,重阳节所佩的茱萸是有强烈气味的,这说和端午节采艾蒿是一回事。

插茱萸、佩戴萸囊的习惯没有了,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长寿的期盼,重阳节,祝大家健康长寿!

菊花古剑和酒

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


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月亮


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