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油豆角有毒吗?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1

这些年来,随着公路、铁路网的建设,产品的流动速度加快,中国南北的一些时鲜蔬菜水果不再是当地的特产,开始了全国流动。

这其中产生了比较好的商业价值,但因为异地产品之间存在吃法上的差异,也时有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最严重的就是东北油豆角中毒。

早在2006年秋天,北京连发11起东北油豆角中毒事件,共有149人中毒。当时这一事件轰动全国。按理说,北京人是会吃东北油豆角的,这么多人中毒,说明当时的北京外来南方人口就比较多。

豆角中含有一种叫皂素生物碱的物质,也叫皂甙素、植物血凝素,这种物质能破坏血红细胞的渗透性,从而造成人体缺氧,会产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种皂甙素所有豆类中都有,主要存在于豆粒中,喝生豆浆也会同样的中毒现象,这一点大部分人都知道。

其实,我们平时吃的四季豆、青刀豆等菜豆里都有,但因东北油豆角外皮较厚、豆粒较大,需较长时间焖煮才能使其外皮与豆粒都熟透,一般的处理不容易破坏其天然毒素。

豆角类一般要在100度的沸水中煮至少10分钟,以去除豆内的植物血凝素,然后才可继续烹煮。

东北油豆角是蔓生菜豆在中国东北的变种,以豆荚内油份多而得名,已有500年的栽培历史。

东北油豆角主要是以吃豆荚为主,在北东也有人喜欢吃豆,但豆荚就比较老了。油豆角烹煮后豆荚软面,纤维少,豆香味浓,蛋白质含量较高。东北最典型的做法是排骨炖豆角,一般会加土豆作为辅料。

2

昆明市市委、市政府公众号昆明信息港11月30日报道:15人中毒入院,昆明发布谨慎食用东北油豆预警公告。

昆明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谨慎食用东北油豆预警公告,公告称今年入冬以来,昆明市陆续发生疑似东北油豆食物中毒事件。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提醒:由于地域差别、饮食习惯及加工方法不同,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食用东北油豆。禁止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工地食堂、农村客堂、村民自办宴席、群体性聚餐加工食用东北油豆,防止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好像这些年东北油豆角在云南发生的中毒事件比较多,今年8月末,楚雄市疾控中心发布公告:自2014年以来,楚雄市及双柏等地相继发生几起东北油豆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数人。楚雄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慎食东北油豆,餐饮业和市民最好不要购买,以防止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发生在昆明的事件是这样的,11月28日夜间22:00分左右,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急诊科处理了15位食物中毒患者,她们就诊时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经询问了解情况后,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事件”。

经过彻夜抢救,15位患者于次日早上06:30分左右病情得到控制,全部脱离了生命危险。

报道说:经调查,这些患者都是食用了某类油豆所致,该豆类为东北油豆,含致病物质,煮熟食用也会致病。

这里所说的熟和东北所说的熟不一样,其实还是没熟。

3

在东北,油豆角的做法只有一种——炖豆角,配料主要是土豆。

土豆炖豆角没有肉不好吃,所以要加肉,一般是新鲜五花肉。

先将油下锅,烧热,放入葱姜蒜炒香,加入五花肉块,大火炒出猪油,然后加入择好的东北油豆角大火翻炒,最后酱油爆锅,加入花椒、大料、桂皮,加水,最后放入土豆。水量要适中,把土豆炖熟而没有汤正好。这样做的东北油豆角不会中毒,一般这样炖好的时间都在40分钟以上。如果是排骨、腊肉炖则时间更长。

在东北油豆角只有这一种做法,这种长时间炖的做法一定也是长时间食用通过经验总结出来的。

长江以南的人,对豆角的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炒,另一种是干煸。

这两种做法对付四季豆、青刀豆、豇豆都没有什么问题,多炒一会基本能去除其中的植物血凝素,但东北油豆角这样做是不行的,必须长时间炖。

长时间炖太费食材,比如,东北一家三口吃一顿排骨炖豆角,最少也要三斤东北油豆角。三斤东北油豆角炒的话最少出个五六盘。另一方面是南方人对炖菜没概念,特别是蔬菜类,喜欢吃清脆一点的,但东北油豆角一定不能这样做,会中毒。

所有蔷薇目豆科类的果实里都含有这种植物血凝素,只是东北油豆角中的不好去除。

其实有的时候想想排骨炖豆角这道菜的两个食材挺不搭的,一个容易熟,一个不容易熟,把排骨放进去的目的就是让豆角多炖一会,去掉植物血凝素。

这就是人类的智慧,智慧也叫道,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东北排骨炖豆角就是天道,不这么炖就不行,只不过现在排骨太贵。

不过昆明信息港报道中讲“该豆类为东北油豆,含致病物质,煮熟食用也会致病。

这是不准确的,有豆角歧视的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