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骗你三十年的保健品之由来!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1

人活在经验系统里,经验系统里有感性的东西,也有理性的东西,总之,是我们自己或前辈经历挫折得来的,有的既是经验,又是教训。

经验有的是试错试来的,有的是学来的,比如,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先是学来的,后来在生活中实践,发现好像真对,就当成了自己的经验。

但是,科学是会进步的,科学是一个不断求证的体系,求证的过程一旦发现错误,就要改正,科学是一个证伪的过程。但对于人来说,想改变已有的经验是很难的,因为经验在执行过程中成了习惯,即使知道错了,也不容易改。比如,抽烟,谁都知道错了,但一般都改不了。

这两天有网友问我,烟戒得怎么样了,啥感受。

可以告诉大家,我不抽烟已经好多天了,不是戒了,是错了三十年,改了。

我原来不但有烟瘾,还有酒瘾、茶瘾。酒当然不能戒,但要尽可能地不喝多,不喝到没人品的程度。茶自然要天天喝,不可一日无茶。

喝茶的一个最大好处是补充维生维C,这个被当年西方的航海工作者证明了,只要有茶喝就不得败血症。喝茶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提神,也就是让人兴奋,这是茶叶中含有比咖啡豆还多的咖啡因,这一点同时也是坏处,有人喝了睡不着觉。

喝茶的另一个好处是这些年被开发出来,也是一直被认为最大的好处,就是茶叶中含有多种茶儿素,也叫茶多酚,茶多酚有抗衰老的功能。

2 

抗衰老是个永恒的话题,抗衰老就是想长生不老。

当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派一些道士出海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没找到,有的骗了皇帝的钱就没有回来,中国人说徐福东渡有了日本。其实徐福东渡有了日本这种说法不是中国人传扬出来的,而是日本人,有空聊聊这个问题。到了明朝,老朱家穷人出身当皇帝,更想长生不老,他们没有派人出海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因为有了秦始皇上当受骗的经验,所以谁也信不着,没事自己在后宫炼丹。结果,也都没活多长,就不炼丹的朱元璋活了七十一岁。

除了喝茶能抗衰老之后,喝酒也能抗衰老,但不是白酒,是红葡萄酒。因为葡萄籽经过发酵会产生一种物质叫鞣酸,鞣酸知道的人不多,因为我们常把它叫单宁,单宁和茶多酚一样有抗衰老的作用。

这些认识都是源于1969年开始的一系列的研究,这个研究就是关于自由基的研究。

那么,自由基是什么?

生物体要不停地耗费能量才能维持生命,那这能量来哪儿来的呢?来源于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

我们知道光吃饭喝水也不行,还得喘气儿,就是这些营养物质要跟氧气发生反应才能产生能量,供人体使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特别活跃的气体,活跃就体现在它总是不停地要从其它分子上夺走几个电子。我们上初中时学过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体内叫新陈代谢,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吃进去的食物的分子被氧化的过程。

我们知道所有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氧化之后,食物中的碳原子跟氢原子就一步一步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前的分子结构被拆散了,在拆散过程中,从前让它们结合在一起的能量释放出来了,而这些能量就是供生命体维持生计用的。

那么这些氧化反应都是在哪进行的呢?肯定不是胃里、肠子里,是在细胞中里,具体地说是细胞的线粒体里。

真核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有线粒体,像咱们人体每个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从十几个到上千个不等。这里发生的氧化反应效率特别高,高到连实验室想要在同样的环境下模拟出来这么高的效率都非常非常困难。

但是效率再高,还是有一些电子没有被氧结合上,就游离出来了,自己跑了,这些自己跑掉的电子就叫做自由基。

3

这些电子在身体组织里到处瞎溜达,有的时候会被氧原子结合,有的就会找机会跟各蛋白质、DNA结合,导致蛋白质跟 DNA 表面的电特性改变了,于是这蛋白质折叠或者展开之后的结构也随之改变。有些因为结构变化之后,还可以跟其它分子继续结合成更大的分子,而这些结构上的改变、聚集,都不是生命过程预先设置好的,大都是人体所不需要。

虽然它们大部分发生了以后是无关痛痒的,或者被免疫系统清除,但一旦起点儿作用,基本都是有害的。比如说皮肤上长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以及身体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症状。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科学家认为,人的衰老有可能和自由基有关,是人体内自由基日益增多的结果,这就导致了器官的老化,比如皮肤上出现褶皱,都是自由基与蛋白质结合的产物。

但后来研究发现,也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发现,自由基是普通存在的。科学家们测量了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体内自由基的浓度,结果发现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并不是一个人老了,自由基就会越来越多,对细胞的害处越来越大。

衰老就是衰老,是一个综合的、不可逆的过程,并不是哪一个单独的因素在起作用。

因为生命的全程,体内的自由基是一样多的,如果把年轻人跟老年人的体细胞分别取出来,在含有同样浓度的自由基的培养液里做体外培养,还是年轻人的细胞更健康。这就说明: 衰老的细胞跟年轻的细胞差异来自于它们自身,而不在于环境中的自由基的浓度。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发现,生物体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抵御自由基的物质,这种物质最早是在1969年被发现的,叫做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 SOD。

相信70后,80后的朋友一定是从小就在广告里听说过,大宝 SOD 蜜,这个 SOD 说的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

它可以跟大量的自由基结合,而不产生什么有害物,这个就像抹布一样,把身体里的自由基都抹到自己身上。茶多酚或单宁在体内也会转化成这种酶,达到抗自由基的作用。

所以,都到了1992年,那个《维多利亚宣言》里推荐的最健康的饮品还是绿茶和红酒。

既然叫做什么什么酶,那它本质上就是一种蛋白质,后来在基因技术下,人们也找到了编码这种蛋白质的基因,而且它不只在高等动物身上有,连昆虫,甚至线虫身上也有。如果把线虫体内的这个基因的表达加强,线虫的寿命就会大幅增加两倍,这个幅度实在太大了。

如果是这样,可就真找到长生不老的秘方了,动不动就改一个这个基因的编码就行了。

4

依据这个经验,人们就猜测:一个越来越衰老的人体内积累的自由基会越来越多,氧化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多,最后才会衰老,才会死亡。于是,可以吸收自由基的,可以抗氧化的物质就有可能延长寿命。

但实际的试验却不是那样,这种大幅增加寿命的效果只在线虫身上表现出来了,连果蝇身上都弱得多,到了小鼠跟猴子这种动物身上,就一点效果都见不到了,甚至在一些实验里,那些服用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反而更短,健康状况反而更差。 

但这个理论被商家看到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可以跟科学攀上亲戚的营销噱头,那就要把它用到底,就出现了各种保健品。

自由基的研究源于1969年,这些研究大约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后就已经是衰老研究中一个被淘汰掉的理论了。

但就这个上世纪80年这个被淘汰掉的理论广泛地被应用到了保健品之中,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保健品,都是在这些食物后面加上“精华素”、“提取物”三个字,配以抗衰老的宣传,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清除自由基的保健产品的由来。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蛋白质、酶从嘴里吃进去,进到了消化道里就要被拆散成氨基酸的碎片了,蛋白质能起到的功能,都必须是氨基酸按照特定的序列跟空间构型排列好之后才能产生的,但现在全都被拆成碎片了,所以根本不会起任何作用。

那就更不要提那些化妆品是抹在皮肤上的东西了, 皮肤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抵御外界的物质进入,而不是相反,吸收外界物质。 如果什么物质都可以靠抹在皮肤上就能轻松地吸收,那我们就不需要消化系统了。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一切保健品都没有疗效,更不可能延缓衰老。

但自由基确实是在解释衰老过程中出现过的多种理论中的一种,到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很可能到了最后,根本说不清为什么会衰老。找不到明确的因素,也就自然没法做到预防衰老。 这个问题就像没人能回答世界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一样,因为它们本质上都属于演化的问题。

不过,科学证明愉悦的心情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喝茶、喝葡萄酒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我这些年,向好多人传播了喝茶、喝葡萄酒抗衰老的知识,现在声明,没这个没用。我当年还是上了某国内著名大学的课学来的,真不是听保健品商人吹的,所以,经验系统是要升级、更新的,并且把错误的作废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