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一种盲盒:泡泡玛特市值千亿,其他玩家还能“惊喜”多久?|| 深度

 昵称71785450 2020-12-11

泡泡玛特的成功,核心要素不是盲盒,而是IP。目前,爆款Molly带来的收入贡献,已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自主IP又乏善可陈,下一步并不好走。

惊喜经济能持续多久?这也是一种盲盒。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作者:海棠葉

编辑:雷缓之

设计:布冬

编辑助理:朱智琪

12月11日,国内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09992.HK)登陆港交所,开盘一度大涨逾110%,报收69港元/股,市值达953.29亿港元,为此前从新三板退市市值的48倍。

财富盛宴如期而至。

日前配售公告显示,33岁的创始人王宁夫妇持有泡泡玛特49.8%股权,身家近500亿港元;最大的机构股东红杉资本,持股4.39%,账面价值达41.8亿港元。

今日挂牌上市的泡泡玛特,截至收盘,股价上涨79.22%,总市值高达953亿港元。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港股市场上唯一的潮玩经济投资标的,泡泡玛特令无数人艳羡。

但泡泡玛特之外,人人都能喝到汤吃上肉吗?

 凑热闹的上市公司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如同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巧克力,小小的盲盒借着“未知的惊喜”抓住年轻人的心,风靡一时。

据天猫2019年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元收集盲盒,购买力最强者一年为此耗资百万元。

在二手市场,盲盒经济同样火爆。

闲鱼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一年里,盲盒交易已成为千万级的市场,有30万盲盒玩家在平台上交易,每月发布闲置盲盒数量较一年前增长320%,最受追捧的盲盒价格狂涨39倍

王宁和他的泡泡玛特也正是靠盲盒经济“熬出了头”。

2016年4月,泡泡玛特与Molly创作者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凭借“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开始讲述创富的故事。

“Molly Zodiac”成就了泡泡玛特。图片来自网络。

在此之前,泡泡玛特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潮流玩具代理商,持续亏损。据招股书披露,2014年至2016年,公司分别亏损277万元、1598万元、2483万元。

引入盲盒概念后,随着2017年开始收购大量IP版权,泡泡玛特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后面更是一路飙涨。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三年内净利润暴涨近300倍,毛利率也从47.6%飙升至64.8%。

狂奔的泡泡玛特,吸引了一众玩家入局:据粗略统计,目前共有9家国内上市公司涉及潮玩盲盒领域。

其中,动漫玩具龙头奥飞娱乐(002292.SZ)在2019年半年报中便提出要进行盲盒、潮玩手办等方面的新尝试,在K12领域陆续推出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小猪佩奇等经典IP系列盲盒。

率先闻到风的是资本。

今年618前夕,奥飞娱乐在6月11日、6月12日、6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对此,奥飞娱乐公告表示,本月初拟登陆港股的泡泡玛特带来IP产业链以及动漫盲盒板块关注度,“公司陆续推出盲盒系列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尝到甜头的奥飞娱乐随后携手网易经典IP《阴阳师》,推出手办+盲盒系列产品。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半个月时间该系列销售超过10万盒;截至9月30日,累计预售突破44.6万只,出货额接近700万。

另外,双十一期间奥飞娱乐盲盒销售额超过1000万,虽不及泡泡玛特1.42亿的零头,但对于初入盲盒市场的奥飞娱乐来说,也算是分得羹一杯。

这对于营收正在走下坡路的奥飞娱乐来说,无疑是个好兆头。

财报显示,2020年三季度,奥飞娱乐营收17.6亿元,同比下滑14.14%;净利润-4636万元,同比下滑139.12%。而在奥飞娱乐描述业绩的一系列文字中,玩具销售成为少数被明确提及业绩下滑的业务——2018年、2019年分别同比减少29.54%、8.36%,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的同比降幅达到36.23%。

尽管如此,玩具销售依旧是奥飞娱乐收入来源的大头,在2019年仍占总营收的50%左右。从此来看,奥飞娱乐似乎在从“盲盒”找出路。

漩涡中挣扎着找出路的还有高乐股份(002348.SZ),国内最早上市的玩具企业之一。

据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高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下滑35.45%;净利润-3951万元,同比下滑269.14%。

此前的6月8日,高乐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自2018年起就已经开始盲盒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并预计在今年7月份电影《花木兰》上映之际,将向市场推出花木兰电影盲盒系列,叫板泡泡玛特。

但6月10日,高乐股份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便因存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出具警示函,股价因此连续两个交易日收跌,截至6月11日,跌1.44%,报收2.72元/股。

此外,据企查查显示,2018年3月,金运激光率先参股投资“玩偶一号”;晨光文具也在今年年初联合知名盲盒品牌若来推出系列产品。

有趣的是,12月11日上午,9只盲盒概念股纷纷大跌,其中奥飞娱乐和高乐股份闪崩至跌停,创业板上市的金运激光大跌13.75%。

截至午间收盘,奥飞娱乐报收7.22元/股,市值为98亿元,跌停板上封单13.7万手;高乐股份报收2.9元/股,市值为27.5亿元,跌停板上封单33.7万手。

 前赴后继的新选手

52toys获来自三千资本、启明创投A+轮融资;IP Station获得数千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国内最大的模玩爱好者平台ACTOYS被B站收购......2019年这一年,盲盒备受资本青睐,心动不已的,远不止上市公司。

堪称“国内最大十元店”的名创优品也进军盲盒市场,孵化全新品牌Top Toy,高打“平均定价仅29.9元”的性价比路线,成最引人注目的入场选手之一。

与奥飞娱乐、高乐股份不同,名创优品没有自研IP,多是与迪士尼、三丽鸥、樱桃小丸子、长草颜团子等更为大众所熟知的IP进行合作。

Top Toy的定位则为亚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岁至40岁男女消费群体,产品覆盖盲盒、艺术潮玩、日漫手办、美漫手办、娃娃模型、拼装模型、积木七大核心品类。据了解,该品牌首家门店将于12月18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并计划在2021年1月陆续登陆深圳、重庆、西安等城市。

作为其上市后的首个动作,有业内人士表示,名创优品想要赶个“晚集”,主要是想走一条差异化的路子,进而在潮玩大类突破业务瓶颈,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此外,酷乐潮玩、杂物社等都已推出自己的盲盒。据悉,酷乐潮玩在全国已拥有200多家线下门店,其盲盒销售额也已经累计过亿元。

事实上,风口之上,创业者又扎堆闯了进来。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玩具行业迎来了一次巨幅增长,全年新注册企业108.11万家,同比增长136.6%。今年前三季度共注册企业88.18万家,同比增长11%,其中三季度新增35.6万家。

“虽然有不少企业一头扎进盲盒市场,但你要是认为盲盒市场好做,你就错了。”与许多人想法不同,“超级玩童”创始人王春松直言盲盒市场是个门槛高的行业。

在做线上二手交易和社区平台“超级玩童”之前,王春松做了一款盲盒产品,但很快发现,从创作产品到生产,再到投入市场,每个系列仅小批量生产,都要花几十万,“而且产品不火的情况下,需要不断试错,用钱去砸市场”。

王春松向“消费Z时代”解释,想要做一款盲盒产品需要六个步骤,整个过程需要3到6个月。

第一,需要团队进行构思产品形象和品牌故事,并由设计师设计;第二,找3D打印室将产品的3D形象打印出来(这两个步骤,如果自己有设计师需要2万元);第三,对产品进行涂装(找外包一般几百到几千不等);第四,找工厂做模具(几千元);第五,工厂进行打样并批量生产;最后,包装和售后(这两个步骤最低成本十几万)。

这样算下,最低成本十多万似乎能凑合,但实际上想要做好却并不现实。

接受“消费Z时代”采访时,王春松表示,“产品想要火,要考虑铺货量,你铺100家店和铺一家店,对你的产品能不能火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但多铺店,就要多生产产品,还要做压货的准备。如此一来,成本就需要三五十万到一百万不等。”

他补充道,产品出来之后,还有不少不确定因素。比如产品外形是不是能讨用户喜欢,成品拍出照片的效果好不好看,买到手的产品摸着的手感是否足够好等,这些都可能影响用户是否购买和再次购买产品。

但行业核心并非上述种种,盲盒之美之难,在于IP。

“我们不认为泡泡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泡泡玛特的迅速壮大,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在2020年4月与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包凡的一场对话中,王宁说道。

招股书显示,目前,泡泡玛特运营有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

而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这些IP潮流玩具产品的销售。2019年,泡泡玛特总营收近17亿元,其中,基于自有IP开发的潮玩产品收益6.27亿元,占据总收益的37.2%。

IP之重要性,就算是泡泡玛特,也不得不谨慎对待,因为其不是一成不变的。

招股书显示,爆款Molly带来的收入贡献,已呈现大幅下降趋势——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于Molly形象的品牌产品所得收益占比分别为89.4%、62.9%、32.9%及16.3%。

对此,泡泡玛特也意识到了单一爆款IP的局限性,“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

此外,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通过雇佣全职设计师自主开发的9个自有IP,其中表现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上半年收入是32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而剩下8个IP的收入占比不到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