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清楚投资逻辑远比抄底更重要

 沧浪之歌66 2020-12-11

    留一部分资金抄底,根本不算难事。即使拿全部资金用来抄底,也不是难事。

    只是这样的投资策略并不符合常态而已。但是,我的内心一直有想着未来去尝试一次(高杠杆下的一次性本金融资彻底清仓之后,等待1到2年遇上一次暴跌机会,更多的是想尝试各种各样的经历)。

    A股底部区域的买入好点,我们的经验是在上证整体估值处于12.5倍PE附近。

    昨天上证的最低2646点的瞬间估值约在12.3倍PE。

 

    未来上证整体的熊市底部估值大概率会往10倍PE靠近。

    近期A股持续跟随美股下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涨涨跌跌本是常态。

    美股三大指数下挫三分之一,也是正常的,因为最近几年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巴菲特指数1.5附近)。

    按照巴菲特指数定义的合理估值(1附近),美股三大指数各下跌三分之一,当属合理。

 

    抄底,也是投资策略之一,如果机会恰当,100%融资抄底的获利速度极快,一次成功的抄底有可能获利2倍甚至更多,换句话说,10年2次机会可能就是9倍,即25%的复利。但是,必须说明一点,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很难保证,所以,这也是我们常态下放弃抄底的理由之一。当然,并不是全部的理由。

    投资的逻辑之一是,知道自己大概率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公司的适度不确定性,结果或许惊人,也或许平庸。但是一旦惊人,则会是明显的10年10倍以上,如果平庸,仅仅获取15%复利,也是可能的。

 

    投资的逻辑是什么?明白这一点,才是关键。

    我们认为,基于保守的假设,明白未来几年的获利底线在哪里,然后可以是不惧市场波动,甚至是剧烈的波动。也可以适度的买卖。无需刻意。随性使然。

    强调一个概念:知道自己持有公司未来的价值敞口(喇叭的宽度)。

    敞口,即个股估值波动的幅度。

 

    我自己的经验,敞口的大小,与个股未来增速区间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比如银行业个股未来几年的增速低于8%,那么,估值的敞口大致是1.08的6次方=1.587。

    意思就是高估与低估之间的比值约为1.587。比如,某一个个股0.6PB为底部,一旦增速超过8%,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高点为0.6*1.587=0.95PB。或者说另一个个股底部为0.7PB,则增速往上时,阶段性高点可能是1.11PB。

    为什么是0.6PB,或0.7PB,因为与个股的ROE关联。

    再比如优秀白酒个股的增速特征是,在局部时间段(几年)达20%,甚至更高,那么,1.2(高于20%的一律按20%假设)的6次方是接近3,比如说增速低迷的估值为12.5倍PE,那么,遇上持续高增长时候的估值可能达37倍。

 

    投资的逻辑有很多,今天只谈敞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