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许多人读不懂《伤寒论》?

 风声之家 2020-12-12

艾御享堂


来源/刘希彦 郭强中

图片


一、伤寒论为什么难学?

真正的善学者,都只是向文字借道,借一条路而效法天地,师法自然。不善学者,“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唐·神赞)。这样就能理解为
什么《伤寒杂病论》文字那么精简,概念那么少,用后人的眼光来看,实在显着没什么学问。你看那些明清的医书多么的有学问,一本医书写下来考个状元都没问题。张仲景不是这样,他只是在讲人体实实在在的现象和规律,人身就是小天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是而已,而不用过多的理论名相来搅扰你。

从这个角度来讲,《伤寒杂病论》只是船,若是弃了船登了岸,这个医学就成就了。还在搅扰《伤寒论》里的名相和概念,是很难真正学通的,因为船并不是彼岸。要学会用《伤寒杂病论》的觉知去阅读人体的第一手资料,先体察后实战,而不是总在理论和概念上打搅。所谓“百战归来再读书”(清·曾国藩),书也才有可能真正的读懂。
回到文字本身,如何辨伪是个问题。辨伪的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找到一以贯之的东西,也就是与上卷《伤寒论》一以贯之的东西,因为《伤寒论》是公认保留原文原貌比较多的。

我们先来看看《伤寒论》的语境是什么?比如不立病名;比如方少药简;比如辨证施治,而非辨病施治;比如人体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比如顺势而为,顺应和治理人体的六种排病渠道和模式……这些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里已经讲得很详尽了,就不赘言了。有人说《伤寒论》的条文像密电码,通常是罗列一些“证”,如汗出、体痛、口苦、咽干、呕逆、腹满之类。似乎每一条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只要有个别的证不同,方子立刻就变了。这就是《伤寒论》的辨证特色,是很细致的功夫。

比如说,单一一个头晕,很难得出准确率高的结论,因为很多情况下都有可能头晕,若再合参一两个证就清晰了:头晕合上小便少或渴不欲饮,就是水饮引起的头晕;头晕合上口苦咽干,就是少阳证的头晕。这就是《伤寒论》的辨证心法,多个证指向一个答案。单一的证来判断行不行,也行,但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准确率。

证所能证明的多为排病途径,关于能量是阴还是阳还要加上对脉象的判断。脉上定阴阳是准确率很高的。阴阳加上排病途径,于是就可以定方子了。读过《伤寒论》的就知道,全书的核心条文,绝大部分篇幅只是脉和证的描述,尤其是证很丰富。这个逻辑非常的清晰,就是根据人体实实在在的反应来处理问题,并没有那些繁奥的理论。

《伤寒论》的原则是必须全面问证,且脉证相应,因为一个条件的进入或改变,就会引起结论的改变。全面的证据拿到之后,就像法院断案一样,互证互参,去伪存真,然后再取大象抓大局,才能得出结论。《伤寒论》之所以能成为一套治愈率高的医学,在操作方法上靠的就是这种律法精神,其易学易用靠的也是这种律法精神。

不这样全局而严谨的来辨证能不能断,也能,但失误率高。比如乏力就是气虚吗?小便黄就是有热吗?不用医生说,就便自己觉知一下也能知道,温病和实热出现乏力的情况很多;阴寒证小便黄的也很多,阳热证常常小便清长色白。可以说,离开多证互参,任何局部现象想指向准确率高的结论都很难,这就是人体的现实情况,并不会因为各门各派的理论不同而改变。比如说准确度极高的脉上断阴阳,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准,但也有极少数的例外。比如偶见阳明里实证,由于气血被瘀堵牵制于里而不得出,所以脉似阴,只有证上显现出里实或里热,这时候用泻药一通,脉反而盛了起来。这种情况也不难辨,因为证与脉会有反差,所以要互参,然后去印证,看看是不是服了泻药反而里通而脉出转盛。

证都不全,自然谈不上全面的辨证,更谈不上效法仲景,因为仲景之书大部分篇幅都在说证上的细致功夫。《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为一本书,明白了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从《金匮要略》里去伪存真最好的办法。有观点认为,《伤寒论》的方法是用来治外感病的,不能治内科,这种观点不值一驳,看看古今经方家的医案就知道了,亲自去印证更便捷。经方的核心思想是治理人体的排病模式和渠道,排病模式和渠道不分大病小病内病外病。很多知见皆从不得要领而来
二、如何敲开伤寒论之门

第一,要有文言文基础。《伤寒论》是在汉代写成的,距今已经1800年左右。白话文现在已经非常普及,谁还愿意天天读这种诘屈聱牙、深奥难懂的古文医学著作?所以要想弄懂伤寒论,古文的阅读训练还是必要的。当然了,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文言文的基础不够好,如果能够坚持在学习《伤寒论》原文的时候经常翻看古典医籍,其实不知不觉中文言文水平就已经慢慢上去了。

第二,要能读“无字之处”。张仲景是个思维严谨的人,惜墨如金。他认为没必要的地方一个字也不多写,这就给看书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扰,因为他没写到的地方需要大家动脑筋去想去猜,而且思考不一定一次就能出结果,即便想出结果,也不一定与原文完全吻合。一本书看得这么费劲,跟读“无字天书”似的,很多人就不愿意读了。只有“寻余所集”,才能“思过半矣”。你都不去思考,不去探究,那注定是看不懂的。

第三,要逻辑与推理。那些对《伤寒论》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的人,必然是经过了反复地诵读、记忆与思考,但还不够,要想贯通著作,必须借助逻辑分析与推理来解剖每一条条文,不断质疑、反问、推敲、揣摩,去寻找答案,并能时常更新答案。熬得住经年累月的“自我折磨”才有可能通透伤寒之理,浅尝辄止,最多只能算半吊子。

第四,要恒心、毅力、耐力。做学问贵在坚持,随随便便看两页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是很难在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的。你必须得坚持,得挺住!《伤寒论》的学习非常艰苦,很多人学不明白就是因为中途放弃了努力、放弃了坚持。这是对意志的巨大考验,凡是耐不住寂寞、耐不住久坐、耐不住诱惑的人一般都很难成功。

 第五,要懂得创新。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推动力,没有创新,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发展,中医学更是亟需创新。《伤寒论》的研究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关键在于你是否思考过、设想过、尝试过。回顾历史,在《伤寒论》研究上有所建树、留名青史的医家都是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与理论观点的人。要想把《伤寒论》学到家、学通透,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针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