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甘子

 一帆csp 2020-12-12

陪伴了珠海人长达57年的“农科所”要说再见了,原址将打造华侨城凤凰谷度假区。消息传出,好多珠海人唏嘘不已。

作为曾经珠海十景之一,这个经历“农科所”、“农科中心”、“农科奇观”的地方陪伴了无数珠海人的成长:喂养小动物、南瓜运动会、学农、军训、美食节……如今,那些珍贵美好的回忆,都将随着即将拆迁的农科所一起藏进历史的时空里。
虽然这里没有我的童年,但我也没少留下足迹,特别在刚混进植物圈时,它也是我的乐园之一,不少植物的初识也是从这里开始。
这天,再次进入农科所,一个个大大的“拆”字,刺眼得很。心有百感不舍,但也深知,城市的蜕变与成长同样承载着很多人的新期待。作为一个小市民,只希望城市的规划中能融入更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美与共。
眼看园子要拆了,我忍不住往园子深处走,只见路边两排硕果累累的树木,近了发现那居然是熟悉的余甘子,十多米高的树木,满满当当的果实,让人惊讶不已。

看到它们,倒是让我想起童年,还有那山野上的余甘子了。

余甘子是乡土植物,多见于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我们乡下称之油甘子,只是我所见过的油甘子大都是一两米高的灌木,这次见过十多米的乔木,的确把我吓到了。
余甘子,大戟科、叶下珠属乔木,因其生果初食之时酸涩而后回甘而得名,李时珍说它“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余甘”。它还叫油甘子、庵摩勒、米含、望果、木波、滇橄榄、余甘果等。
它的拉丁名是Phyllanthus emblica,其属名Phyllanthus表示“叶下生花的”,指本属植物特点是花开在叶下面,英文意思是“Flower leaf, it appears to flower from a leaf like stem。”。

余甘子分布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南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家乡的屋前屋后不远处都是山,或高或矮,山里一年四季有各种野果,那都是我们儿时不可多得的美食,而山上零星分布的余甘子就是其中一种。

余甘子味道很特别,初入口时,酸酸涩涩的,但过一会,嘴里就会有股甘甘的回味,这会,再喝上一口清凉的白水,那种甘甜甘甜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美好。
最特别的是它的叶子,在叶片茂盛之时,我们会砍下枝丫拿回家晒,待叶片晒干自然脱落后,把叶片集在一起,塞进枕头套里,它就成了当时最佳的枕芯了。多余的叶片我们还会挑去集市卖,换点零花钱。

那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乡下的盆友是否还用它做枕头么?而我,当枕着各式材料做的枕头时,总会想起遥远的那沙沙作响的余甘子叶枕头。

也许跟我一样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余甘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树枝上会长“肿瘤”,专业叫虫瘿,里面一定会藏着一条小虫子🐛,那会我们直接把虫子放进嘴里吃掉,现在想想有点后怕。

后来查阅资料发现,那还是宝贝,据《岭南采药录》记录:“油柑虫节(树枝上的虫瘿) 形如小榄,一结一个,内有小虫,能治疝气心痛,小儿疳积,酒积,煎水冲服,偏身骨痛并走注风,以之煎双蒸酒服之,牙痛煎水含嗽。”,原来当年无意中我们居然吃到的还有那么大疗效。

余甘子可为水果,也可为良药,药用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于“菴摩勒”之名记载于《新修本草》。
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余甘子甘、酸、涩,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用量为 3~9g(干品),多入丸散服。余甘子果实中主要含酚性成分、有机酸、还原糖、多糖、黄酮类及维生素(维生素C,B1,B2)、微量元素(K、Mn、Fe等)、氨基酸等。

余甘子可生食,也可做成蜜饯,果酒,果汁等,当然也可入汤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余甘子果实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衰老、抗癌、降脂、降糖等作用。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这首来自齐豫的《橄榄树》带走了一代人的回忆,你知道这个“橄榄树”是指哪种树么?
叫“橄榄”的植物好多,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估计就是橄榄科橄榄属的橄榄(Canarium album)了,歌曲说的正是它。可是这首歌的英文版叫《Olive tree》,Olive tree指的的却是另一种“橄榄”,来自木樨科木樨榄属的木犀榄(Olea europaea),俗称油橄榄,这真是天大的误会。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民间还有个叫“滇橄榄”的,一种很出名的果脯,它的身份却是本文的主角,没想到吧。
据说它有满满维C,能润肺止咳,抗氧化变美,经过蜜渍,甜蜜爽脆,看着不起眼,吃上一颗,你可能会默默吃掉一罐。
不说了,我赶紧下单,是否好吃?等我吃完再告诉你。

(图片来自淘宝)
有资料显示余甘子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3-8m……”要是以前我信了,可当我看到眼前近十多米高的的余甘子,我发现有些资料还是得自己去核对才好。
余甘子可以是高大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
▼ 十多米高的树。

它的叶片非常好看,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
▼ 这就是可以做成枕芯的叶片。

相对而言,它的花颜值不高,主要因为它太小,密密匝匝开在叶片下面,感觉就是羞涩地藏着掖着。
聚伞花序由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腋生组成,雄花:萼片膜质,黄色,长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顶端钝或圆,边缘全缘或有浅齿;雄蕊3;雌花:萼片长圆形或匙形,顶端钝或圆,较厚,边缘膜质,多少具浅齿;花盘杯状,包藏子房达-半以上,边缘撕裂;子房卵圆形。

(图片有@长虹提供)
关键是它的果,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厘米,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

很神奇的是,待果子成熟掉下后,果肉腐烂后,只剩下的果核,会自然爆开,种子就从里面弹出。
为此,我特意做了试验,我把果肉咬了,剩下青色的果核,待果核干燥后,每个果核裂成三片,露出里面的种子,每个果核有种子六颗,把种子略带红色,长5-6毫米,宽2-3毫米。
▼果核(未完全成熟)

▼晒干后自然裂开。

▼每个果核裂成三片,弹出里面的六颗种子。

余甘子根系发达,可保持水土,可作庭园风景树;树根和叶供药用,能解热清毒,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长0.8-1.5毫米,褐红色,边缘有睫毛。
聚伞花序由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腋生组成;萼片6;雄花:花梗长1-2.5毫米;萼片膜质,黄色,长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长1.2-2.5毫米,宽0.5-1毫米,顶端钝或圆,边缘全缘或有浅齿;雄蕊3,花丝合生成长0.3-0.7毫米的柱,花药直立,长圆形,长0.5-0.9毫米,顶端具短尖头,药室平行,纵裂;花粉近球形,直径17.5-19微米,具4-6孔沟,内孔多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匙形,长1.6-2.5毫米,宽0.7-1.3毫米,顶端钝或圆,较厚,边缘膜质,多少具浅齿;花盘杯状,包藏子房达-半以上,边缘撕裂;子房卵圆形,长约1.5毫米,3室,花柱3,长2.5-4毫米,基部合生,顶端2裂,裂片顶端再2裂。
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厘米,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种子略带红色,长5-6毫米,宽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中文正名     余甘子

拉丁学名      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别称              油甘子、庵摩勒、米含、望果、
                      木波、滇橄榄、余甘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大戟目
亚目              大戟亚目
科                  大戟科
亚科              叶下珠亚科
族                  叶下珠族
属                  叶下珠属
亚属              核果叶下珠亚属
组                  余甘子组

种                  余甘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