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监会叫停,你要如何应对更加挑剔的游戏股?|游戏葡萄

 游戏葡萄 2020-12-12

今日股市游戏、互金、VR、影视股基本全跌,你说惨不惨?

今日,据财新网报道,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比如水泥企业不准通过定增收购或者募集资金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同时,这四个行业的(跨界)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

该知情人士还表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主营业务都做不好,跨界做跟主业完全不沾边的虚拟产业,通常都是打着并购重组的旗号进行概念炒作,不断吹高泡沫,最终损害的还是投资者利益。”这则报道很快就刷爆了葡萄君的朋友圈。

这一叫停,除了击中游戏本身,影视、VR这两大和游戏关系密切,且非常火热的领域同样中枪。此外,该消息一经曝光,今日股市游戏、互金、VR、影视股基本全跌,你说惨不惨?


截图来自新浪财经

游戏:跨界借壳、收购或将受阻,游戏股将更挑剔

一家公司要想上市,无外乎两种途径,其一是IPO上市,其二是买壳/借壳上市。两种途径对比,买壳/借壳上市节约时间成本,只需要通过资本重组,整合业务就能完成上市计划,而完成一个IPO上市计划通常需要花上3~5年的时间。

很多公司都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买壳/借壳无疑是最快的途径。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所处行业多为夕阳行业,具体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游戏公司借壳上市的案例,早已比比皆是。最近一件比较大的借壳上市案例,莫过于巨人网络成功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而且,还是跨界的。去年11月,世纪游轮宣布,拟购买巨人网络100%股权,资产估值为130.9亿元。今年3月初,世纪游轮表示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这意味着巨人网络正式回归A股,而且巨人停牌前的市值是91.6亿元,借壳回归之后,生生涨了近40亿。


壳资源概念股在今天也基本是一片跌

除了借壳上市,还有各类对游戏公司的跨界收购。

富春通信,一家以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服务为主的技术企业,在2014年12月以9亿的价格收购上海骏梦,并在去年5~12月将骏梦的收益情况合入财务报表,业绩大涨,股东们争相欢喜。移动游戏市场发展喜人,股东们尝到甜头,自然都愿意在游戏领域更进一步。富春在今年3月初表示将收购一家以手游开发、运营为主营业务的标的公司。

此外,还有A股化工品生产商天润控股斥资8亿收购点点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世纪华通拟以110.3亿收购中手游等众多案例。

只是,证监会一叫停,这些跨界来的借壳、收购,也许基本就不可能再复制了。正在进行的,恐怕也该哭了。或许是涉及到各种利益问题,某些公司老喜欢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拖拖拉拉,这下倒好,就差那临门一脚了,来这么一出。借用某大佬的话,“好好的一个机会,拖拖拉拉算小账,这下不斤斤计较了!”


另一方面,对于原本就是游戏股的财团来说,要做游戏相关的收购、并购、投资,将更具有话语权,可以更挑剔,也更能挺起胸膛和找上门来的游戏公司谈条件。而对于一些急于上市、急于寻找投资、急于出手的中小游戏公司来说,在证监会叫停之后,可能只有去抱游戏股的大腿。但现在人家的眼光可以放得更高,恐怕并不会多作考虑。

影视:出资控股有点难,要不自己成立影视公司试试?

影视公司并购重组影视公司,不算跨界,只是对于唐德和爱美神的做法,某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表示,“对于这类以炒作题材为目的的并购重组行为,证监会肯定不会再容忍放行。”

某投行人士称,“票房注水在影视行业普遍存在,这种虚假繁荣状态对于影视行业来本身是泡沫,跨界到影视行业的企业和资本有着极大风险。”比如之前有媒体曝光《叶问3》和《捉妖记》都存在的票房造假问题。


在今天各种不断高涨的票房神话之下,票房冠军的门款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几年前的堪堪破亿上升到了20亿的量级。这样的成绩自然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只要一部影片取得了所谓的“票房佳绩”,相关资本估计都躲在股票市场背后笑出了花来。如果联系到游戏行业,刷榜何尝不是类同的做法。只是资本对待游戏的态度,已经不如几年前那么疯狂。

影视和游戏的关联,或许我们最容易想到的还有已经被提及了无数次的影游联动。当然,除了类似的版权合作,其他领域的公司和影视搭上线的方法还有出钱控股。

比如去年3月,昆仑万维宣布向和力辰光投资6000万,取得和力辰光增资完成后3%股权;9月,富春通信宣布拟作价8.64亿元控股春秋时代,进军影视行业;10月,天神娱乐拟以现金购买股权的方式投资儒意欣欣,金额为13.23亿元,投资后持有儒意影业49%股权。

证监会的监管趋严,此路可能会变得有点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好的办法,比如像王峰一样成立蓝港影业呢?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VR:拿钱困难,可能瞬间变寒冬

做VR的,除了早已有所布局的大公司,剩下的基本就是创业公司,如果还在寻求融资,本来日子就不太好过,证监会的叫停无异于再次加大了VR团队的压力。可VR毕竟还是个新兴的领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回头看看在VR领域发生的并购、收购、投融资,大多都来自跨界。


比如今年2月份,动漫文化产业集团奥飞动漫宣布,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全景视觉服务商“互动视界全景视觉”(Sightpano),致力于VR全景视频内容创意和生产,交易完成后,奥飞将成为“互动视界”最大的机构股东以及董事会成员;园林企业岭南园林则在上个月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成都虚拟世界科技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恒境虚拟科技,主推VR业务。

A股上市公司的布局也不少见,昆仑万维、掌趣科技、三七互娱,数千万资金往里砸,都不带眨眼的。不过葡萄君倒是有个疑问,做VR游戏该怎么判断?如果游戏和VR也算跨界,那今后这些A股游戏公司恐怕就不能这么豪爽地砸VR了。


说到底,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大家蜂拥而至,造成估值虚高、泡沫经济,杀成红海一片,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譬如一个做鞋的公司,通过定增收购一家游戏公司,游戏行业这么火,估值分分钟翻个倍跟玩儿似的。会玩的人,趁着一波热潮,通过定增收购或募集资金来赚一笔热钱,无可厚非。没看见大洋彼岸的那么多中概股不都坐不住了么?

但是,证监会叫停的消息是否属实,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一旦该消息属实,这对现有金融、游戏、影视、VR龙头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不准此产业以外的企业定增进入这个产业,则这个产业现有的企业就会自己定增、收购、整合,做强、做大。另外,也相对的使此四个产业的现有上市公司变得稀缺、有限。如果是市场强势期间,足以令这几个产业的龙头优势品种涨停开盘。

对比游戏、影视、VR三个领域,VR或许是遭受冲击最大的领域。毕竟移动直播市场的逐渐兴起带走了不少的资本,原本就不再那么容易就拿到钱的VR,就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一叫停,对很多还没能拿到钱的VR团队来说,好比直接断了粮草。当然,已经拿到钱的,还可以安安心心做下去。满怀担忧的也别方,说不定哪天政策又变了呢?

从另一个角度,同样是对比游戏和影视,VR的边界是最模糊的,受到的冲击反而可能最小。比如一家传统的服装公司,随着VR技术的完善,他可能会去研究通过VR设备来完成虚拟试穿,势必会为VR设备开发内容。传统实业企业或许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他就是在跨界,但一门新技术的兴起,有这样的需求和实用场景,怎么去定义“跨界”的概念?


有大佬这样儿评价,“好资产利好,对好好买资产的本行业公司来说也是利好。投虚高的、只有概念的、玩局的,估计都很惨。”也有人这样儿评价,“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东西还是专业的来做,不是谁有钱就能做。”对于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团队,不管是游戏、影视,还是VR,当行业风气变得不是靠讲故事就能圈钱,这些团队变成稀缺资源的时候,也许就是真正的利好兑现的时候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