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出土朱元璋诏书,六百年完好无损

 钟家台 2020-12-12

河北出土朱元璋诏书,六百年完好无损

专家:足以推翻《明史》

在我国的封建时期,由于没有先进的仪器,许多史料记载都是人为的编撰。由于当时战火不断、改朝换代频繁,所以史书记载和现实可能会有一定的出入。比如说“明史”的记录就出现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足以推翻极具权威的明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错误能让“明史”的地位不保呢?

2014年,河北某地区出土了一份朱元璋的诏书,这份诏书详细的记录了武将孙兴祖的生前事迹。孙兴祖为人低调踏实、智勇双全,深得徐达的赏识。但根据明史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得出他在朱元璋、徐达等人的心目中地位是极高的。孙兴祖年少有为、骁勇善战,25岁就升任为统军元帅。颇有军事天分的孙兴祖驰骋沙场,为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是明朝的开国大将。这样优秀的将领却“死因不明”。

关于他的死因,“明史”记载为在洪武三年,孙兴祖战死沙场,年仅35岁,朱元璋痛心不已,追封他为燕山侯。在河北出土的这份诏书中,专家经过验证考察:这份诏书为朱元璋的真迹,历经600年的风雨侵蚀,这份诏书依然完好无损,这份诏书记载孙兴祖是老而所终,享年56岁。

朱元璋诏书和明史的记载截然不同,无论是史记还是明史,他们没有设身处地,大多是通过前人的资料作为参考,存在误差在所难免。每一个文物的出土,对历史的考察和验证具有极大的价值,这份朱元璋的诏书就很好地诠释了文物的重要性和参考意义,虽然明史存在一定错误,但它并不能否认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你觉得明史存在错误可以被原谅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