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四)

 方志四川 2020-12-12

 王怀林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0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2010年4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经作者授权,“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地方志”网自4月23日起连载,以飨读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书影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
刺杀朗达玛——侠客传奇

 康区,不但产生英雄,也是产生侠客的地方。

 吐蕃极盛时期,也是其由盛转衰的开始。随着时间推移,统治者日益骄奢淫逸腐化堕落。据藏史记载,赤松德赞曾想建造一座与东山同样大的水晶塔,在塔上可以望见舅氏(赤松德赞传为金城公主之子,故称唐朝为舅氏)的城堡;或用红铜包裹黑波山;或在迦觉塘挖掘990肘的深井;或用金沙填满瓦隆东沟;或把雅鲁藏布江堵塞使之倒流……这些好大喜功的言辞,既说明当时统治者的雄富,也说明对所征服地区和百姓搜刮的愈来愈烈。

藏王赤松德赞(图片来自网络)

 自从佛教传入藏地后,从松赞干布到以后的赤松德赞、赤祖德赞都推行崇佛的政策,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赤松德赞时,大力排斥苯教,先后派人到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等到吐蕃翻译经论,宣传佛法,并亲自挥锄奠基,历时12年建成吐蕃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并开始建立僧侣出家制度,选派官民300人赴印度学经,用公费建立僧侣学校等。

桑耶寺(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赤祖德赞时期,他的崇佛政策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把大小政事都委托给喇嘛,当喇嘛讲经时,他坐在中间,发编两辨,束以长绫,铺散两边,令喇嘛坐在上面,名曰“头顶二部僧迦”,他的外号赤热巴巾(热巴巾,即具辫子者)即由此而来。他甚至用极为残暴的法律推行佛教,如他制定的教法这样规定:“谁用手指指僧侣,手指要被剁掉;谁要恶意中伤赞普的佛教政策和僧侣,其嘴唇就要被割掉;谁要斜视僧侣,眼睛就要被挖去;谁要对僧侣行窃,就要按照被窃物价值的80倍赔偿。”同时规定由七户人供给一个不从事生产的喇嘛的生活,并要免费为喇嘛服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此,佛教在西藏得以迅猛发展。上文已述,佛教在藏文化的传播和藏民族的形成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则常常是消极的,比如造成人口特别是从事生产的人口急剧减少等。在吐蕃时期,随着佛教势力的强大,造成对外攻伐的势头不断减弱(公元821年,赤热巴巾派人到长安议和,唐使刘元鼎赴拉萨会盟,唐蕃停止了延续百年的战争),庞大的上层贵族的消耗失去来源,便转嫁到民众的身上,同时也造成喇嘛专政集团和世俗贵族集团的斗争愈来愈尖锐。

 据说赤松德赞之子牟尼赞普继位后,按照他父亲的崇佛政策,在他新建的佛塔和佛像落成之时,下令全国人民除武器、牲畜外,各将金银珠宝等珍贵物品贡献给寺院。此时地主、贵族等献上很多金银珠宝、绫罗锦衣,而一些平民献上的则只有破衣破布或旧羊皮袄。

 赞普不解地质问百姓:“你们贡献的物品好坏差别这样大,难道信仰如此不坚定吗?”

 百姓回答:“哪里是信仰的问题阿,是贫富差异大,我们实在交不起呀”。

 这使牟尼赞普发现了国中贫富差异悬殊的事实,于是他下令实行均产政策,想把国中贫富平衡起来,一次不行,又来二次,三次,但这一天真的填平补齐的均产政策,哪里抵得过上层势力的反抗。牟尼赞普最终竟被他的母亲毒死,执政时间仅为一年。

 接着继位的赤热巴巾继续推行变本加厉的崇佛政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在公元838年的一天,当赤热巴巾正在善巴宫的御花园里喝酒晒太阳的时候,被东女国的复仇女神们杀死。

赤热巴巾(图片来自网络)

 对赤热巴巾之死,至今仍有许多说法,比如有人就认为是接着继位的达玛所为。因为达玛为赤热巴巾之兄,照例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他当时利用世俗贵族集团对赤热巴巾的不满,首先诬陷执掌大权的大僧相阐卡白吉永登与王妃贝吉昂楚通奸,使赤热巴巾将其处死,王后自缢,又把王兄藏玛逐出拉萨。在清除了赞普的左右亲信后将赤热巴巾刺杀,达玛在世俗贵族集团白达拉金等的支持下执政。藏史记载,达玛是个粗笨之人,因为他的外号朗达玛的“朗”,就是“黄牛”的意思。

 但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是后世者编造的,因为藏族的历史在藏传佛教占统治地位以后,便几乎被僧侣们弄成了一部宗教史。

 达玛上台后,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对佛教和喇嘛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达玛向民众宣称:“文成公主是夜叉女,她带来的释迦牟尼是夜叉神,因此吐蕃国内灾祸频起,今当消灭佛教,以安国民”,于是开始彻底的灭佛运动。

 对此,《西藏王统记》有详尽的记载:达玛首先是封闭境内的大小寺院,,将僧人赶出寺院,令其做屠夫,或改服还俗,或强使狩猎,若有不从,则行杀戮;其次是毁坏寺院,在寺院的门或墙上涂绘上僧人饮酒作乐图,或把寺院的门封闭,不得入内;三是将佛像投到河里或埋在地下,连以前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也被扔进湖里,腿被摔断;所存佛经或投于水,或付之一炬(有部分佛经被僧人埋藏于山洞中得以保存下来,在后弘期时被称之为“伏藏”而重见天日)。这场灭佛运动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对佛教在吐蕃的传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极个别的僧人逃亡西域和朵康地区。佛教吐蕃本土由此绝迹,直到近百年后才在康区死灰复燃。

 达玛灭佛造成国内的剧烈震荡。偏偏祸不单行,此时吐蕃国内又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据《新唐书》记载,此时吐蕃国内“地震烈,水泉涌,岷山崩,洮水逆流三日,鼠食稼,人饥疲,死者相枕籍”。后世分析,估计是发生了大地震,并由此引起气候反常和饥荒。但这给心存不满的佛教徒自然提供了绝好的复出理由,于是达玛灭佛遭到天谴的消息不胫而走——自然诛杀达玛便是替天行道了。于是,康巴人在此时登台亮相。

 其实,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传播主要还在宋元时的后弘期,在吐蕃时代影响并不大,僧徒数量也不多。但似乎任何事情康巴人一旦参与,就必轰轰烈烈,传扬四方。

 性烈如火,勇猛果断,正在耶巴(具体地方已不详)山洞中苦修的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当听说朗达玛发生毁灭佛教,并导致上天降下惩罚怒火的不幸事件时,拂袖而起,决心为民锄害。经过用苦修已锻炼得十分精密和清晰的思维运筹帷幄、精心准备后,他便骑马直奔拉萨。

 公元842年的一天,没有了桑烟和朝佛人群的拉萨街道显得有些冷清。政事之余的达玛带着随从到街上散心,当他走到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前,有些百无聊赖地观看碑文、浮想联翩时,一个身披黑衣、身材高大的康巴黑脸汉子上前鞠躬致敬,达玛漫不经心地回首望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黑衣人迅速从披风中抽出弓箭,大庭广众之下,搭臂张弓,嗖嗖几箭直射达玛心窝。正当达玛应声倒地和卫士们张口结舌之时,大汉已飞身上马飞奔而去。

 待慌乱中醒来的宫廷卫士开始凶猛地追捕时,除了看见一个披着白披风、骑着白马的白面书生在路上悠悠地赶路外,哪里去找黑脸刺客的影子?

 原来,那位看似白面书生的路人正是拉隆贝吉多杰!由于行刺前他已用木炭涂黑了他的白马,脸上涂上黑色油烟(长期的山洞修行已使他的脸庞变得白皙),披上一件里白外黑的风衣,在逃出拉萨城涉水过河时,他反披白衣,流水一冲,黑马黑人立刻变成了白马白人——卫士们甚至还向他打听刺客的情况呢。

来源:《寻找康巴》(王怀林著),2000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2010年4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