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四川•特辑】王果 ‖ 在红星路拐角的地方偶遇流沙河先生

 方志四川 2020-12-12

在红星路拐角的地方

偶遇流沙河先生

王 果 

  2019年11月23日,流沙河先生以88岁高龄去世。不到24小时,在网上读到不少朋友回忆他老人家的文章,也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2013年9月7日,流沙河讲五言诗(图片来自网络)

 30多年前,沙河老师从金堂归来,很快就成了成都文化界的闻人,经常应邀在不同场合举行讲座,为青年朋友们讲诗,讲文学,讲历史,讲古文字训诂。其时他经常去的场所之一,就是当年的成都市西城区图书馆(旧址在今太升南路以西不远),我从少年时代起即是该馆的读者,因此有幸成为当年沙河老师的听讲者。那时的西城区图书馆是一座老房子,木构的房间,空间逼仄,我们围坐在一张大书桌四周,总共也不过二十来个人。没有讲台,沙河老师就坐在我们中间书桌的一侧,讲起话来,不疾不徐,行云流水,滔滔不绝,我们年轻人屏气恭听,不时会意而笑,乐而忘返。

流沙河在成都图书馆讲座上讲唐诗(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上世纪90年代,原西城区图书馆拆迁了,此后我没有机会再听沙河老师的讲座,但一直关注他的文章和新书。那时,沙河老师已经开始撰写一系列“说文解字”的文章,不时在报刊上见到,我都必读而后快。
 1994年的一天,我在一家报刊小摊上又读到了沙河老师的短文,文中为读者解了几个字,其中一个是“家”字,另外一个是“ri”字。虽然我一直对沙河老师的学问非常崇敬,但当时一读之下,对沙河老师解的这两个字却有不同意见,于是我将自己的一番见解写了出来,寄给了沙河老师。原信的底稿居然也被我找到了,大略如下:
流沙河先生:
 最近在不同报刊读到先生的两则“说文解字”,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写出来向先生请教:
 一、家
上古的家,概念与如今之“三口之家”相差甚远,其意义相当于“族”,……是家长辖下的独立王国,组织形式与国相近,具体而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家之大事也在祀与戎,天子祭祀用太牢(牛羊猪),家祭祀只能用少牢(猪)。因此说,家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家庙下面供着猪牺牲,用这种家的重大活动来代表家的涵义,符合古人的造字之法。……
 二、日
 先生谈到“ri”这个字怎么写,我以为毫无疑问应该写成“日”。……我意以为,一个圈的象征自不待言,而其中的一点即象征“进入”,而口语中的“日”,确实就是“进入”的意思。《说文解字》:“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许慎用“实也”来训“日”,也与太阳扯不拢,而“实”与“进入”几乎同义。如此说来,日在上古文字中,就是有关性的一个动词……

作者:王果(四川老年大学《中国通史》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