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明堂故事

 泰阳汉子 2020-12-13

3000多年前,西周的周成王在泰山建起了第一座明堂;2000多年前,汉武帝封禅泰山又建起了第二座明堂。对于现在的泰安人来说,泰山脚下的这两座明堂,一个是位于泰山东北大津口境内的明堂园,另一个是泰山东侧市区边缘的汉明堂。

泰山明堂故事

明堂这一制度相传始于远古时期,在宋朝之前比较兴盛,是大型礼制建筑,也是帝王的专利,王权的象征。一般的明堂屋顶都是圆形的,下面屋子是方的,象征“天圆地方”;在坛的上方,四边有四间屋子,门都朝外开。是古代祭祖祭天,朝见诸侯,发布政令的殿堂,一些重要的活动、重大的典礼有时也会在这里举行。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周成王封禅泰山,并建明堂朝会诸侯。从这寥寥数语的史料之中得知,周成王建的明堂就在泰山脚下。

《孟子·梁惠王》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泰山以北的齐国打败了泰山以南的鲁国,占据了泰山明堂,有人劝齐宣王,明堂为周王所有,诸侯无权使用,应该毁掉。齐宣王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孟子请教。孟子说:明堂是王者之堂,大王要实行仁政,就不能毁明堂。孟子的一席话使泰山明堂得以保全。作为王权的象征,古人对明堂的尊崇可见一斑。

泰山明堂故事

作为一种大型礼制建筑,明堂的格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朝代的不同而不同。周明堂一般是建筑建在圆坛上面,当中有个四四方方的大殿,大殿四周四个方向各有两两相背的四间房子,也有人说像繁体的亚字。

据《泰山小史》记载:周明堂在岳之东北。《泰山记述》更进一步指出:“周明堂遗址在大津口西北”。而在今天的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据泰安市区约十公里的地方还真有一个叫明堂园的地方。据考证,周明堂的地点就在现在沙岭村三个自然村之间的一个高台地,四周群山环绕,双溪潆洄,村东有条小河,叫明堂河,村西有一处清泉叫明堂泉。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怡人,是夏季人们消夏游乐的好去处。

泰山明堂故事

公元前110年春,汉武帝封禅泰山,从泰山之阴也就是今天的大津口境内下山,落驾周明堂。为了迎接汉武帝的到来,周明堂进行了彻底的整修,但汉武帝仍然认为周明堂位置不够显要,地势不够开阔,想要再建一处新明堂。济南方士公玉带闻讯前来,献上黄帝时期的“明堂图”。武帝大喜,下令依据此图在汶水之上再建明堂,第二年竣工后,汉武帝端坐明堂,接受群臣朝贺,赏赐当地居民,免除附近各县当年的租税,并宣布将年号由“元鼎”改为“元封”,将泰山以南的赢、博两县敬奉泰山,称“奉高县”,同时大赦天下。伺候,汉武帝又数次封禅泰山,每次都在明堂之中祭奠先祖,叩拜上苍。

关于汉明堂的位置,并不是在今天明堂路上的汉明堂处。据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徐兆奎考证,汉明堂故址应该在今天的邱家店境内渐汶河旁边的石碑村附近。因为这里是瀛汶、牟汶、石汶几条汶河汇合的地方,建筑明堂一般要周围有水环绕。汉明堂建在这里,正好利用汶水环绕这个地理优势。

那么今天泰安人所知的汉明堂又是怎么回事呢?汉代蔡邕《独断》书中记载:西汉皇帝曾经在泰山建了一座行宫;另一部《汉杂事》记载:汉武帝封禅泰山时在泰山建过一座泰山宫,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汉明堂遗址虽不是汉明堂真正的遗址,不过也是一座古代大型宫殿遗址,是汉武帝所建的泰山宫遗址。

泰山明堂故事

据《孝经》记载:明堂“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意思是明堂要建在国都南面,距离也要恰到好处,远则不够方便,近则亵渎神灵。而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泰山可谓天高皇帝远。明堂作为天子专用礼制建筑,在泰山脚下建立也就有了象征意义,意味着天子亲临,达到统治东方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