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第一模块基础复习之词语运用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0-12-13

方法学习

1.积累常用的词语。

首先,要掌握课本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正确,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及总复习中遇到的易读错、写错、用错的词语整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就分批分类复习,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做前一年的中考词语、成语试题)达到准确识记、加深印象的目的;最后,要注意在作文训练时字斟句酌,力求准确使用词语。

2.要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要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转化意义。

(2)要通过词语的表面意义深入挖掘,理解词语的深层意义。

(3)要通过比较分析,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

(4) 弄清写作手法,理解词语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3.辨析同义词,给词语找出反义词。

辨析同义词,主要方法有:(1) 看词性的差异;(2)看适用对象的差异;(3)看运用场合的差异;(4)看感情色彩的差异;(5)看词义范围的差异;(6)看词义轻重的差异。

反义词指含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有的词往往有几个反义词,但在具体语境中,一般只有一个最恰当的,所以要根据具体语境细细推敲,然后确定其最恰当的反义词。

4.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按词义的感情色彩,词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现象。按语体色彩,词有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科学术语之分。口语,通俗易懂,适合谈话时用;书面语,庄重、文雅,适用于书面表达或正规、庄重的场合;文学语言,讲究生动形象;科学术语,讲究简明、准确、严密。

5.成语误用一般容易出现的几种情况。

(1)色彩不当。

:我们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虚张声势”是贬义词,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用在这里感情色彩明显褒贬不当。)

(2)轻重不分。

: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位“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明显大词小用。)

(4)用错对象。

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用在这里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5)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如:“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色彩不当。

(6)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的语义,就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7)不合语境。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的气氛,所以“相濡以沫”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相吻合。

6.正确区分关联词。

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关系的词语。我们要掌握关联词的不同类型,把它们区分清楚,用在合适的语境之中。

常见关联词的类型有八种:

(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有的……有的”“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例:“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支缝衣针,烧红了,弯成鱼钩。”这种句子一般不用关联词语,有时会用上“于是”“先……再……最后……”。

(3)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不仅……而且……”“不但……还……”“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4)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还……”“可是”“但是”“却”。

(5)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关联词语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还是……”“要么……要么……”。

(6)因果关系: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要是……就……”“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

(8)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