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溪超话】从电影《金刚川》谈学生的精神成长(第15期)

 珠溪语文 2020-12-14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今年距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已有70周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管虎等导演的电影《金刚川》也上映了,今天我们依然邀请杨丽娟老师跟我们一起聊聊抗美援朝的精神……

【珠溪超话】从电影《金刚川》谈学生的精神成长(第15期)

关键词:电影《金刚川》;精神成长;立德树人;家国情怀;信仰教育。

从电影《金刚川》谈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开场

大家好,这里是“畅聊热点 漫谈语文,点开就不要走开”的“珠溪超话”时间。

今年距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已有70周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管虎等导演的电影《金刚川》也上映了,今天我们依然邀请杨丽娟老师跟我们一起聊聊抗美援朝的精神。

二、生成

虽然是大型历史影片,但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无论是从导演的拍摄到演员的演绎还是到主题的表达确实都拍得让人动容,从新课程要求的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来说,这部影片是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杨老师能不能来跟我们分享下你的观影感受。(杨丽娟老师漫谈)
……

不知道两位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主流影片在增多,但是这类影片并没有变成小众电影,而是上座率很高,除了新时代这个大背景之外,跟电影制作团队的用心也是分不开的,海峰老师能不能就金刚川给我们分析分析。(陈海峰老师漫谈)
……

三、聚焦

这部电影确实拍得荡气回肠,观众看完都会被这种伟大的精神所感染,所以我觉得我们尤其需要将这种主旋律的家国精神、爱国情怀融入我们课堂教学之中,与学生一起共情、共鸣、共振,助推他们精神的成长,给学生一个有温度的课堂,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

四、结束

立德树人要求之一就是要学生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温度的课堂要给学生以选择,主旋律、红色文化是必然、应然的选择,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适时地呈现这种无声的浸润。

本期超话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附录一:陈海峰谈话提纲:

一、《金刚川》电影的海报与预告片

(1)倒计时海报:

风雪不改忠骨,炮火不折脊梁,以血肉之躯筑精神长城

执不灭的希望之火 笃行于迢迢征途

人以刚骨立命 民族以志气立心

奋勇精神风雨不息  慷慨勇士壮心不已

(2)角色海报:

张飞:不问万古流芳  但求此心敢勇

闫瑞:无畏波涛汹涌 守望风平浪静

关班长:愿护战友同在 必保山河皆安

高福来:职责所在 永远守护团队

(3)电影海报:

融世代血肉金刚 换当下风平浪静

保家卫国 刻不容缓

没有退路

二、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有温度的语文课堂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和相应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有温度的课堂要基于文化底色;有温度的课堂要给学生以选择,主旋律、红色文化是必然、应然的选择;有温度的课堂要给学生以真实的生命体验。

  ……

附录二:杨丽娟谈话提纲

主要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以搭建金刚川大桥为切入口,展现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壮烈的战争场面。

一、家国情怀:

《金刚川》里的张飞和关磊的兄弟情、男女之间微妙的爱慕之情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都来不及表达或悲痛。我有时总想,在他们面前,总是为鸡毛蒜皮的事和个人的得失烦恼痛苦的我们显得多么的渺小和卑微。或者说,在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面前,小我的情绪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祖国存亡之际,只要能保住国家,让人民、家人,甚至我们的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个人的生命又算什么呢!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祖国的未来。需要用我们的血肉之躯我们的脊梁撑起一片天。“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带着必死的心,那就无所畏惧。心向祖国,永不言败。 

二、信仰教育:

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支柱。人民没有信仰,就如同一盘散沙。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们的信仰,就是保家卫国,把美国鬼子赶出去。

如果我们的孩子都以祖国为信仰,爱她、敬她、护她,不容得他人对祖国母亲有丝毫侵犯,十几、二十年后的他们也会为祖国母亲而战。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信仰教育的确刻不容缓。

其实有了对祖国的信仰和对人类的敬畏,人生目标就会从仅仅找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解决生存问题,提高到为祖国繁荣昌盛,为人类的幸福谋福利而努力奋斗上来,这样,青少年的格局就大了,格局大了,就不再会被小我的小烦恼小情绪耗费精力甚至生命。所以,有了信仰,升了格局,也成就了自我。大家小家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国荣我荣,国耻我耻,反过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珠溪超话第15期(2020年12月14日)

主持:陈海峰  王宏兰

嘉宾:杨丽娟

场记:徐玲玲 蔡兆霞

视频:刘元举  陈海峰

栏目编辑:陈海峰

文字校对:吴中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