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不成事”窗口能办事

 九州君子好人 2020-12-14

在大兴清源,居民办不成的政务服务事项,现在有反映窗口了!近日,清源政务服务中心在咨询台,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指的是办事居民,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等相关问题,有了这个窗口,居民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都有了“出口”。

居民难题一事一议 登记在册

近日,一位居民来办事大厅办理低保。她丈夫是美国人,因分居多年,现已失联,无法办理离婚手续。而办理低保需要出具相关离婚协议,她无法拿出,因而办理低保受阻。

之后,清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联合 社区居委会 ,共同商议,最后为她特事特办——先为她办理低保,再通知其根据需求补办离婚协议。

在“办不成事”台账上,工作人员将此事登记在册。“后续,我们会逐一分析,找准原因,研究对策,确保群众少跑冤枉路。”工作人员说。

居民来办事,常常出现“走错路”或“问超纲”等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有了“办不成事”窗口,居民从窗口反映办理难题,工作人员会将问题细致记录并整理反馈给办理专员。

追根溯源找原因 尽快解决

对于如何找到“办不成事”的最直接原因,办事大厅有妙招。前台备有一份“办不成事”反馈清单,当居民“没有办成事”,工作人员就会将居民引导到“办不成事”窗口进行处理。

工作人员会仔细甄别原因,在登记簿上认真记录,收集居民“办不成事”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上报。办事大厅“办不成事”办理专员会对前台提交的“办不成事”反馈单进行汇总分析、追根溯源,形成工单派发给有关部门限期整改,简单事项5个工作日内解决,复杂事项10个工作日内解决。

“办不成事”反馈表单,帮助破除阻碍居民办成事的隐形壁垒,增强了居民办事便捷度,真正将居民“办不成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下一步,办事大厅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办不成事”问题的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监督机制,形成工作闭环,从群众的角度为群众解决问题、提供帮助,以此助力政务服务效能再提升。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