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务榜样 | 香港水务署在水质保障中的创新实践

 净水技术 2020-12-14

全球领先水司联盟

     全球领先水司是世界上最具前瞻性的国际水司联盟机构,汇集了各国在创新和业绩上具有领导性地位的先进水司,旨在为世界各地创造更好的用水环境。作为全球领先水司中的一员,每个水司需要提出三个在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典型创新领域案例。《净水技术》通过整理和翻译,逐个为您介绍全球领先水司的创新实践案例,帮助国内同行“对标国际、对标先进”。

水质保障领域:苏格兰 | 纽约市 | 洛杉矶 | 阿姆斯特丹 | 图森市


1.6 Water Supplies Department (HK, China)
(6)
香港水务署的典型创新领域之一:水处理和水质保障


香港水务署始终以金牌的标准来对标自身的创新和能力。



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提供更为优质的饮用水,香港水务署发现目前存在以下主要的挑战:

(1)需要更为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和水质监测技术;
(2)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液氯在运输和储存中可能潜在的危险;
(3)终端用户自来水龙头的饮用水质量可能会受到物业内部管道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水平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供水系统中的挑战,香港水务署针对水处理工艺和水质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1)建立了生物传感水质预警系统
用与人类有高度遗传相似性的斑马鱼,整合生物,ICT和自动化技术来进行连续的原水水质预警监测;

(2)在线水质监测系统
由香港天文台和香港水务署共同专门开发的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的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

(3)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包括投加臭氧处理去除水中的臭和味,并达到氧化和消毒的效果;应用溶解气浮法(DAF)进行澄清;运用生物滤池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使用紫外线进行出厂前消毒;

(4)配水的控制系统
运用控水系统,监测和控制水处理的工艺过程;

(5)氯的现场制备系统(OSGC)
通过在主要的水厂安装氯的现场制备系统,提高消毒系统的安全性;

(6)建筑内的“大厦食水计划”(WSPB)
香港水务署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分别制定了“大厦食水计划”的模板和指南,便于不同的物业指定各自的“大厦食水计划”。


经过努力,香港水务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

(1)先进的可监控原水水质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以实现全天候的即时响应并响应对水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2)饮用水水质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
(3)到2020年,主要水厂中的现场氯制备系统工程将全部完成,将消除目前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氯气泄漏的风险;
(4)自2017年11月开始,约有4.8万户家庭所在的物业大厦应用了“大厦食水计划”。香港水务署的目标是让香港超过40%的家庭所在的物业大厦都能够参与和实施“大厦食水计划”,即在2022年将惠及范围扩展到120万家庭;
(5)香港水务署编制的“大厦食用水计划”指南和模板可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水协会联合管理的网站上获取,能够为全世界同行提供参考。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供水署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供水署拥有17座原水蓄水水库、196座泵站、228座服务水库、6800公里长的淡水管线与1700公里长的海水管线,雇员4400名,服务人口740多万。

在2018年7月10日召开的2017新加坡国际水周上,副署长周世伟接受了获得世界领先公用事业公司网会员资格的荣誉请柬,并因该机构在公用事业领域的出色运作而获得了代表公用事业服务最高成就的“金水喉奖”。

全球领先水司联盟及创新领域一览

点击查看大图



编辑:阮辰旼
排版:西贝
校对:黎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