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料】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广岛,还在遮遮掩掩的日本政府,该醒醒了!

 百万庄通讯社 2020-12-14

7月18日召开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就很吸引眼球。

名为“被封存的记忆不再让南京悲剧重演”的展览7月15日在日本广岛开幕,该展览由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与广岛南京大屠杀展主办委员会联合举办。中方对中日地方团体共同举办有关活动有何看法?

▲  这场持续到7月23日的展览是近20年来广岛首次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中方参与的在广岛举办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览展出了50多件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史料和实物,有力地回击了日本右翼长期坚持的所谓“日本是二战受害者”的论调。

对于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是这样回应的: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是一段不容抹杀的惨痛历史。只有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才能避免战争悲剧重演,才能真正维护和平,开创未来。

导演闹剧的右翼

广义上讲,日本右翼指的是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中国人对日本的右翼势力深恶痛绝,是因为他们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为了解放白人殖民地”,鼓吹“自由主义史观”“大东亚战争史观”,要求改变“自虐的东京审判史观”。

▲  2012年8月19日,多名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上钓鱼岛。

日本右翼势力甚至在我国领土钓鱼岛上树立灯塔和神社,涂写反华标语,在大阪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会议。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删除了有关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史实。

而今年年初发生的日本“APA酒店事件”(该酒店在客房中放置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书籍,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更是其导演的闹剧之一。(详情请戳☞  一个APA不可怕,需警惕的是它背后的日本政治右倾化

为什么不肯道歉?

日本右翼之所以不愿意承认日本侵略的历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的美国政府为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崛起,纵容日本军国主义的延续,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清算。

国际政治斗争的结果使得日本保留了军国主义的旧根,并使之朝着有利于美国的亚洲战略的方向发展。

其次,日本国内有一种极其狭隘的意识,那就是谋求和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的地位。

如果自己承认了过去的战争罪责,那就意味着日本将坐实“罪人”身份,就无法在亚洲乃至世界抬起头来。

这种意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表现得犹为明显。尽管这种想法只能使日本更加难以得到亚洲受害国家和人民的信任,但日本右翼政要仍然在这条道路上执迷不悟。

只顾宣传自己的痛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

多年来,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有意“淡化”处理,造成很多日本民众并不了解这段侵略历史。与之相比,日本右翼更热衷于把自己打造成所谓的“二战受害者”的形象,希望通过装可怜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以实现其早日让日本“正常化”的目的。

二战末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丧钟。但这两枚原子弹却成了日后日本右翼势力塑造“日本是受害者”的理由。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一直拿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在二战中遭受核打击的城市大作文章。广岛、长崎每年8月都会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包括举行关于核爆的展览、教育和宣传活动。但在这些活动中,却很少提及原子弹攻击日本的历史背景,而遭受日本侵略的那些国家所遭受的损失在这些活动中更是几乎看不见。

▲  2016年4月11日,日本广岛,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和其他G7外长及欧盟代表一起访问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向核爆纪念碑献花。

同时,日本政府也经常邀请各国领导人访问广岛和长崎,意在借此强调日本是二战受害者,淡化其战争发动者和侵略者身份。

比如,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轰炸70周年。当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上,日本政府坚持提出,希望全球各国领导人访问这两座城市。

结果可想而知,日本的这一提议被删除。

遮遮掩掩的态度

在日本右翼的歪曲宣传下,很多日本人的心中只有单纯的受害者心态。

他们认为,日本是战争的受害者,不应该过多受到谴责,也不必为过去的罪行承担太多的责任。

近年来,日本政府对于历史问题也一直是避重就轻,甚至“开倒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抛出一系列公然否认历史、颠倒黑白的言论,不断招致国际社会的警惕和批评。

▲  2013年4月23日,安倍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答辩时称,“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取决于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哪一方。此言一出,立即受到中韩两国的强烈谴责。

后来,安倍继续在历史问题上大放厥词,否认中日曾就钓鱼岛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并继续强词夺理为靖国神社问题辩解。

同时,日本官方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也是遮遮掩掩,没有太多悔改之意。

与日本各地民间组织纷纷举行南京大屠杀历史听证会、放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录像片相比,日本官方和媒体面对这一历史惨剧却是集体失声。

而对于中国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日本政府还表现出不满的意思,甚至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抗议。

此次展览地点选在广岛,时间则选在8月——日本即将举行的原子弹袭击纪念活动前夕,明显很有深意。

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与日本原子弹的受害者很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提醒日本国内的“有心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而此次展览能够顺利举行,也让我们看到,日本国内同样存在着理智的声音。

在开幕式上,作为广岛主办方的由木荣司说,自己痛不能忘记别人的痛,尤其是日本作为加害国,造成了南京人民的疼痛。

▲  记者采访日本主办方负责人由木荣司。

▲  日本原参议员栗原君子也来到现场。她说,这次展览特别重要,他们从一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有了这次好的开始,类似的活动在今后肯定还会举行,这种时时给日本人“提醒”的做法,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无疑会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撰稿 / 兰顺正

(民间智库研究员)

图片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