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知足常乐?”

 知阳时光铺子 2020-12-15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存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在这个时时刻刻都在追求“得到”的环境下,我们的步伐也被时代催赶着加快了速度。

但步伐虽然快了,可我们的内心却跟不上,于是焦虑便产生了。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我认为,当你的能力大于欲望时,你的生活便会幸福。

因此,我们需要真正明白“知足常乐”的哲理和意义。

《道德经》告诫我们: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陷于险境,这样才能长久幸福。

但知道这个道理还不够,我们还要真正做到才行。

那么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呢?我们需要知道三个道理,同时更要克制四样行为。

“知”三理

01:要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在经典名著《自卑与超越》中提到:“人类生活在具有意义的世界中。”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是单纯地体验生活环境,而是需要以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去评判。

那些不懂得满足,或者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几乎很少会去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只有在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问类似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人生一直平坦顺畅、一帆风顺,那么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也就无法思考生活的意义所在。

但就像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人一样,每个人的生活也不可能完美。

正是因为“不完美”,也才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人生经历。

想要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就一定要知道生活的意义,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即,人生的意义是“对整体做出贡献”。

02:要尊重“不同点”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难以做到知足常乐?其实就是有一个道理没搞明白。

我们常会拿自己跟他人比较,无论是比别人强而沾沾自喜,还是比别人弱而自卑。都会让自己的心境难以平静。

这种“比较”通常就是引发矛盾的根本。

比如婚姻中的两个人,在自己多做了家务之后,就会把自己对婚姻的付出拿来跟对方比较。

比较过程中,就会因为两个人对婚姻付出的“不同之处”而引起纠纷。

爱情和生活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哲学道理:我们不是要通过比较来找出共同点,而是要学会尊重不同点。

你做的家务活儿虽然更多,但对方也为家庭付出了其他方面的努力。

只有互相尊重这种“不同点”,婚姻才会幸福持久。

这便是“知足常乐”的重要理念之一:懂得尊重不同点,而不是用比较的方式来寻求心理满足感。

03:爱他人之前先爱自己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君子的修养;拿捏好分寸,是智者的从容。

一味地爱他人,但从来没想过爱自己的人,便是拿捏不好分寸度量的行为表现。

这样的人,一旦自己付出的爱得不到同等回应,便会陷入到无尽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如此心境,自然不能做到“知足常乐”。

因此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在你还没学会如何爱自己之前,不要去爱他人。

当你真正爱自己的时候,你会觉得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看法而活,那么你就不会因此而心理失衡。

热爱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论是粗茶淡饭,还是普通衣服,只要自己觉得舒坦,便是一种知足而常乐的状态。

“止”四样

在我们“知三理”之后,只能算是做到了知足常乐的前半步骤,想要真正达到知足常乐的心境,还要有所克制。

也就是说,我们还要克制自己人性中本能性的行为。即,规范自我。

一、止语

《易经》有云:“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居上位者如果说话不严谨,那么就是失去人心;处下位的人如果说话不周到,就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简单来说,就是“祸从口出”,不可不慎。

很多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舌之快”而不经考虑便脱口而出。

这样的人,几乎是很难达到知足常乐境界的。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要是我们说话毫无顾忌,那便是在纵容自己本性“言多”的欲望,最终只能招致“必失”的恶果。

二、止欲

《道德经》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而老子便总结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们大多烦恼,都是因为欲望太大而能力不足导致的。

之所以我们会焦虑、会烦恼、会嫉妒,无非也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罢了。

可欲望是无穷尽的,永远也不会有真正满足的一天。

由此可见,要是我们不能够“止欲”,那么烦恼、焦虑也将永不停歇。

那又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足”,又如何才能“常乐”呢?

贪婪是一种恶,多欲望便多苦恼。

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真正做到知足常乐。

三、止行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意思就是说,踮起脚想要站得更高的人,反而可能会跌倒;跨大步想要走得更快更远的人,反而可能会变得更慢。

我常常跟很多学生说一句话:“慢就是快,快便是慢。”

很多人虽然听懂了字面意思,却难以体会这其中的根本。

但其实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过了这个道理:揠苗助长。

这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有诱惑的事物,我们如果只是由着本性什么都想要抓在手里,那最终就什么也抓不住。

尤其是在这个机遇、财富看起来都唾手可得的时代中,我们更应该要“止行”。

像那些被“发财梦”蒙蔽双眼而上当受骗的人,便是不懂得克制自己想要更快获得财富的行为导致的。

想要知足常乐,便要耐得住寂寞。

“止行”的根本,便是“耐心”。

四、止智

曾国藩曾说过:“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在《菜根谭》中有句古训:“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简单理解,便是劝诫世人做人做事都需要留有余地,才能给自己充足的应急空间。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是需要在跟人交际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的。

因而即便你再怎么足智多谋,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止学》中有句话:“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

就是说,一个有才华之人不一定会表现出智慧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刻意彰显自己智慧的。

想要“知足不辱”,就需要懂得克制自己刻意表现智慧的本能。

结语:“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

墨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是遵循了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知足”的道家思想。

不管世界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我们都还是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心境。

只有将心境提升起来,才能在未知的未来探索路上游刃有余。

《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体会。

“知足常乐”的根本,还是在于自我境界的提升。

“知理”可以修身,“知止”可以养性。

当你既能够“知理”,也能够“知止”时,定然未来可期。

方可真正做到“知足常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