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月三起事故,特斯拉自动驾驶生来即花瓶,难逃被禁宿命

 雷科技 2020-12-15


两个月,三起事故。

这是特斯拉半自动驾驶技术交出的一份“答卷”。

在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 Model S 和 Model X 保有量才几万台情况下,连续发生三起事故,无疑是打了特斯拉的脸。特斯拉之前宣称,从统计概率上来看,自动驾驶辅助人类驾驶,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

  ◆    


两个月三起事故,特斯拉仍是“自动驾驶不背锅”

第一起事故发生在 5 月,7 月初才被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布。这一起事故的司机,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因自动驾驶殒命的司机。特斯拉对此的解释是,司机不应该依赖半自动驾驶。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美国匹兹堡,司机与乘客都没有受伤,尽管司机口述在事发时正处于自动驾驶模式,特斯拉对此的解释却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事故由自动驾驶模式导致。

第三起事故就在本月发生,一辆特斯拉 Model X 在美国蒙大拿 2 号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辆突然往右侧转向并撞在隔离护栏上,司机和乘客实际上未受伤。特斯拉今天对此的回应是:车主在出事时并没有使用自动驾驶模式,如果开启自动驾驶,根本不会出事。

特斯拉的逻辑是这样的:

从云端来看,在这辆车事发前的 25 秒,因为驾驶员并未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自动退出。如果车主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自动驾驶模式就不会退出,就不会出事。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是这样设计的:如果车主的手离开了方向盘,汽车就会通过语音和视觉警告车主,并自动减速、退出音乐,要求车主将手放在方向盘上接管汽车。这位出事的车主,在收到警告之后的 14 秒内,将手放在了方向盘上,左转向、加速,偏离扯到并装机护栏并翻车。

  ◆    


特斯拉自动驾驶背后的设计神逻辑

吐槽君(微信ID:leitech)不得不吐槽特斯拉的神逻辑。

在事发即撞击的那一秒,自动驾驶模式已经退出,所以这起事故与自动驾驶模式没关系。如果这样,特斯拉以后完全可以在预测到汽车要出事又无法在物理上进行制止时,及时退出自动驾驶模式来脱离干系——汽车刹车转向需要制动距离,需要响应时间,然而计算机却可在毫秒级内响应一条指令。

按特斯拉的逻辑,其车辆出事故,永远不关自动驾驶的事情。事实上有没有关系?当然有!特斯拉自动驾驶模式至少是这起事故发生的诱因。特斯拉自动驾驶模式的设计逻辑本身就有巨大的漏洞:

1

所谓的自动驾驶却不能让司机放开方向盘

自动驾驶时不让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自动驾驶究竟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让司机以为汽车在自动驾驶实际上又不是自动驾驶自己还得跟手动驾驶一样地驾驶?这就是是面向用户的设计,还是工程师想要炫技要用户去适应产品的过度自信设计?

2

忽略了正常人的慌乱反应时间

如果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就自动减速、退出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风险——司机只松开双手却变相做刹车动作,刹车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踩,有时候可能会导致追尾。而且,这种提醒方式,是个正常人都会慌乱。如果车主不是火急火燎地在语音提醒下接管方向盘,就不会忙中出错。自动驾驶模式的设计让驾驶员慌乱进而出错,谁的错?

3

难以被约束的司机实际驾驶状况

汽车厂商没有能力去约束司机来遵守某些规则。为什么传统汽车大厂不将空调和音乐按钮都弄到触摸屏里面?是技术不行吗?当然不是,要通过屏幕去控制音乐、空调实在太简单。福特等汽车大厂都在某些车型之中尝试过触摸屏中控,之后相继恢复到物理按钮以确保安全,支持开车时“盲操作”。

特斯拉的逻辑则是:请不要在开车的同时使用触摸屏控制空调和音响,否则将自动减速…这种“要求”对用户根本无效,不出事才怪。

产品设计不能要求用户怎样怎样、而是要针对用户任何可能不规范的使用习惯而做到万无一失。电脑不能要求用户“禁止直接关闭电源”,而是要采取断电保护措施。手机系统不能要求用户“不要删除系统文件”,而是直接禁止某些文件删除以避免系统崩溃。特斯拉却是要求用户怎样怎样,否则就来一发事故,这是大错特错的产品设计思路。

不论特斯拉如何狡辩、如何对自己并不成熟的自动驾驶模式充满自信,都改变自动驾驶模式还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事实。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美国国会已着手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模式开始调查,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美国权威杂志《消费者报告》周四敦促特斯拉汽车公司停用其“Autopilot”驾驶辅助系统的自动转向功能,直到其能够升级这一功能,以确保驾驶者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除了提醒怎样确保?难道驾驶时手黏在方向盘上?显然不大可能。

吐槽君更愿意相信,美国监管部门很快将会禁止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保障人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终止科技史上最危险的用户测试行为,不要再拿生命去测试了!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华为荣耀8上手:上妆后的新旗舰,性价比也胜过荣耀V8?

猫王小王子评测:60 岁老人的心血之作,充满怀旧与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