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昵称32901809 2020-12-15

米芾《叔晦帖》纸本,7行72字,行书。纵24.5厘米,横29.6厘米,钤有“项元汴鉴藏印”“乾隆鉴赏玺”“太上皇帝之宝”等诸多鉴藏印。

《叔晦帖》为米芾41岁前所作,书风有大王紧敛古质、蕴藉内含的法度;又兼有小王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的笔致。总体看,此帖中九个相同字在结体、用笔技法处理上,让人叹为观止。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叔晦帖》---米芾

一、仆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两字主要差别在偏旁的轻重,左右的连接。第一字,左偏旁露锋撇下,竖画由轻到重,并有弧度,右侧六个点处理得形态各异。第一字,第二个点近似撇画,最后两个点,挑收两个动作,有牵丝连接,且位置在一个水平线;第二字,左侧笔画相对粗重,右侧第一点,按后提笔轻挑,动作轻盈、灵动,第五笔通过长横,把左右黏连为一体竖画重心偏右,最后两点中,第一点,趋形就势,走竖势,第二点,高起,重笔回收于中宫。

二、为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两个字差别很大,这主要体现在字形的收放,用笔用墨的轻重浓淡以及留白不同。第一字,较“放”一些,第一笔由画内向右上挑出,第二、第三笔舒展且有提按、轻重的变化。四个点中,后两点黏连;第二字,第一笔位置与第二笔位置相当,按笔后,走横势牵丝连接下一笔,第二笔尾端重提笔,动作较连贯,第三个转折尾端走半包围的笔势,四点中,后三点相连。

三、故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两字主要差别在结体。第一字,近于行楷,笔画向中宫收敛,左侧简成三笔,一顿一挑,笔法跳跃;右半部分,撇捺开张。第二字,近于草体,中宫宽松;左侧简为两笔,挑接右侧,右半部分方圆结合,内力外展。

四、阳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两字显然“耳”旁、“日”旁差别甚大。第一字,字体较开放,第二字。收得较紧。“耳”旁竖画,回收幅度相对小,横折撇后,肩膀平。第一字,“日”近于草,转处圆转,肩膀斜下。第二字,第六笔则折中有圆,圆有折。最后两撇,第一字,有轻重变化;第二字,有弧度之别。

五、奴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三字的书写位置中间都间隔一个字,但用笔各异。第一字,近于行楷,第一笔重按笔向左下然后弧线反捺,另起横画,右侧“又”转折处调锋;第二字,用笔连贯,第一笔向外展用力,第二笔弧撇挑连横画,“又”转折顺连最后一笔;第三字,左侧轻,右侧重,第一笔走立势,横画挑笔,右侧“又”折笔后,提笔圆转,捺画变为“大顿点”,把字的重心拉拽过来,使整字平稳。

六、相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不管是老米有意还是无意而为,除左重右轻外,两字大相径庭,可谓笔笔不同。第一个字,近于行楷,第一笔露锋,重按收锋转第二笔,第二笔左弧竖,第三、四笔黏连,挑出;“目”转折处横折笔,中间两横一短一长,线向平行,最后横画封口。第二字,第一笔逆势锋,画内转第二笔,第二笔右弧竖,撇挑(中间有留白连接右侧)“目”中第一笔,老米的习惯的重起笔,然后,外框圆转而过,翻转笔锋钩挑连接框内,两横变为“3”顺带下字。

七、之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此字为高频字,整篇中重复次数四次之多。第一笔轻重、入笔处理上差别较大。第一字,整字上半部轻,第一笔斜笔轻入,如蜻蜓点水,“点”处于字的中线位置,第二笔露锋顺势走笔,最后一圆转笔重且放笔。第二字,露锋入笔,走平势,出锋呼应一笔,在字的中线位置,第二笔,露锋、按笔方折翻笔重且捺笔挺直。第三字,在四个所有重复字中,此字墨色最重,第一笔尖锋入笔,圆转用锋,位于中心线偏右的位置,第二笔,逆锋起笔,转折处按锋(此处较上字有区别,此字没有回转锋)顺势折锋,然后,方笔翻转笔锋,重挑捺脚。第四字,第一笔露锋、轻点,位于中心线右侧,第二笔竖起切笔,方折重按翻笔回转,方笔捺出。

八、以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三个相同字,形体都较扁、平。第一字,三笔都断开,最后一笔粗重回锋。第二字,三笔通过牵丝相连,最后一笔圆转回收出锋。第三字,第一笔与第二笔似连非连,后两笔牵丝连接,折笔有轻重变化,画内收锋。

九、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宋代米芾《叔晦帖》,相同字结构笔法详析

三个字,左放右收,第一笔都重按轻提,近乎点,区别在于钩与横的处理。第一字,留白封口,第二笔弧形圆转,几笔交集在一点;第二字,第一笔重按提笔抽锋,折笔,钩走横势,左虚右实;第三字,第一笔轻挑连横折,竖钩较粗重,没有封口,尖锋横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