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妈妈成全两地父女情

 泠风思语 2020-12-15

做妈妈成全两地父女情

文/高英    

研究生毕业后,我在济南工作,而老公是在编教师,到如今已在老家执教二十余年。我们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女儿快三岁时来到我身边,之前她在姥姥家,我们是三口人分居三地。刚开始,女儿和我产生了许多碰撞和摩擦,母女在适应期间我是烦恼不断,生女儿的气时就打电话给老公“控诉”女儿的顽劣,女儿总是哭得更凶。

后来,随着女儿表达能力的增强,我才知道女儿不愿我张扬她的缺点,既伤自尊又怕爸爸嫌弃她。那一段岁月里,女儿心中的爸爸,是帮着妈妈训自己的人,多少有些畏惧之情吧。

所幸父女相见时,老公经常陪女儿玩耍,父女间还算和谐。女儿总是喜欢玩些自编的游戏,叫着爸爸充当里面的角色乃至道具,看着老公如此耐心地陪伴女儿,我心中暗自佩服。

那时我在民办高校课多,累了回家都不愿多和女儿说话,周末爸爸的到来带给女儿诸多乐趣。

但老公曾幽怨地对我说:“我怎么感觉自己像咱闺女的玩具呢?”恰好看过一篇关于父母充当孩子“玩具”有益孩子身心发展的文章,就告诉老公他做得事情非常有意义,老公不再有失落感,也日渐体会到陪女儿玩耍的时光很惬意。

寒暑假之外,父女相聚的时光总是有限的。女儿七岁前,除了打电话,父女俩常常进行音频聊天——怕盯着屏幕对孩子眼睛不好,所以我们没有使用视频功能。

刚开始是做爸爸的讲故事给女儿听,后来是父女轮流给对方读故事或者编故事,现在还增加了讲笑话、谈论学校趣事等内容。

我总是鼓励女儿跟爸爸多聊聊,并且对他们的交流表示欣赏,对女儿说些“爸爸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你们还是照常亲”之类的话,将父女的亲密感在女儿脑海中予以强化。

通过学习育儿知识,我知道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面对“父亲缺席”的两地生活,我并没有慌乱。

因为我小的时候父母也分居两地,但父亲对我来说一直很重要,无论爱读书的习惯还是做人的性情方面,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亲身经历告诉我:做父亲的人可以不在孩子跟前,但做父亲的音容笑貌、舔犊深情一定要刻在孩子心间。

平日里,我一方面跟老公交流关于父亲这一教育角色的重要性,一方面让女儿不断加深对父亲的正面印象。

回首往事时,会赞叹做爸爸的当年在女儿婴儿期晨昏颠倒的阶段,主动负责起晚上哄女儿睡觉的任务,告诉女儿说我都被她每晚哭闹烦了,失去了耐心,“可你爸爸困得睁不开眼睛还要逗你哄你。

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时,郑重地告诉女儿等爸爸来了就能修好,天长日久女儿发现爸爸不但能修她的玩具还会修理家里其他东西,自然敬佩不已,我也一旁常感概看你爸爸是多好的技术人才啊!

女儿现在不但认为爸爸是家里的重要人物而且还跟爸爸学会了修理一些小东西。如果我们谁打个喷嚏,就会首先想到老公,我会说爸爸想你啦,女儿就说爸爸想我们啦;如果家里有重要事情或者学习上遇到了难题,我就会说问问爸爸,跟爸爸商量一下吧,有时候我们三口即使在电话里也会展开讨论。

一家人有问题可以讨论、遇事可以协商,女儿也由此开始理解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

我和老公的性格属于互补类型,一旦缺乏包容性就会演变成冲突类型。长期以来,内敛的老公总是包容我,我则养成了爱对老公挑剔的毛病。

做妈妈的经常当孩子面批评老公,势必更为伤害老公的自尊心,损害老公在女儿心中的父亲形象。我妈一直在我们这些子女面前抱怨我爸不好,所以,我有了老公也总对他不满意。不想让女儿长大在婚姻里再步我们的后尘,我就得改掉爱挑毛病的坏习气。

这两年,我一直在为营造良好家庭气氛而努力,经常当着孩子表扬老公的闪光面。当然,私下对老公也是多谈论女儿的趣事,以免不常见面的爸爸对女儿产生负面评价;因为过去的事实证明,我对女儿的负面评价多了,好脾气的老公同样会受影响。

今年暑假,女儿所在学校因要加固校舍,提前半个月放假了。我就狠狠心,将四年来基本没与我分离过的女儿送回老家,让她跟着爸爸去上班,在爸爸学校的一年级做旁听生。

这样既促进了父女感情又让女儿了解了爸爸的工作状态,知道分开时爸爸是怎么生活的。由于爸爸在小学做副校长,常常是上班早回家晚,女儿陪着爸爸一起值班,体谅到了爸爸的辛苦。

空闲时间,爸爸喜欢带她在操场做运动,开学后,女儿变得更加喜欢体育课。老公放了假来团聚,常带女儿去附近河里捡石头,也爱骑着自行车带女儿在南部山区到处转悠。女儿跟着爸爸,总处于动态中,弥补了我喜静带来的不足之处。

女儿以前画画,画中总是没有父亲形象。最近,我发现女儿画了一幅父女相见就要拥抱的画,我写上“父女情”的题目,贴在女儿房间里,称赞她画得好。

父女情深是好事儿,做妈妈的没必要产生吃醋意味,三口人相亲相爱才是家庭幸福的表现。在我们家,母女同性相斥的问题将会弱化。

如今父女相见时其乐融融,分别时八岁的女儿总是让爸爸抱抱,再仰起小脸等着,做爸爸的就来亲一下额头,然后貌似平淡地离开,女儿也故作轻松地继续玩。其实呢,他们都是恋恋不舍的,只因不久后就能重聚而故作淡定罢了。

虽然我们两地分居的生活充满缺憾,但是女儿享受的父爱依然丰满。要问爸爸去哪儿了,现在女儿知道,爸爸在学校教学生,在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撑,在老家帮着奶奶种地,陪着奶奶生活。

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为人妻为人母的我更要成“父女”之美,促进两地父女情深关系的发展。这样,家庭和美,亲情浓厚,何乐而不为? 

(写于  2014-09-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