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茶是煮着喝,还是泡着喝?喜欢煮茶的人,这里有你想要的干货

 小陈茶事 2020-12-1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隔着手机,羡慕的望着北国风光,大雪纷飞。

福州,也终于有了深冬的气息。

窝在温暖的沙发里,裹着毛毯,看着窗外稀疏的雨点,心里特别平静。

想着,若是能把雪景搬到南方来,该有多好。

应时应景,冬天除了下雪,还有煮茶。

煮茶,让冬季变得更有情调,也更加温暖。

天寒地冻中,想必没有什么能比煮一壶茶更令人有治愈感和归属感了。

有人说,泡茶泡其锋芒,煮茶煮出精华。

这句话并不假。

白茶,在两种冲泡方式下亦会散发出别样的光芒。

可部分茶友的煮茶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与想象中的口感大相径庭,因此不禁怀疑,白茶真的适合煮吗?

那么,白茶到底要不要煮着喝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2》

白茶可以煮着喝吗?

当然可以。

一般来说,白茶可以分为几大类。

按照品类分,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按照季节分,有春白茶和秋白茶。

按照年份分,有新白茶和老白茶。

那么,所有白茶都能够煮着喝,还是有条件限制呢?

答案是,建议茶友们煮老白茶,而非新白茶。

新白茶,指的是制作完成后,陈化时间还未满1年的白茶。

像是2020年的白茶,现在来看,也都属于新白茶的范畴之内。

众所周知,白茶的制作工艺简朴,主要以萎凋和烘干为主。

如此一来,就能让茶叶的内质大量保留下来,保持原汁原味。

初生的婴儿,总是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上蹿下跳。

新白茶也不例外。

茶叶中所含的茶氨酸、茶多酚以及咖啡碱物质极为活跃。

在这样的状态下,用盖碗冲泡,能够体验到极其鲜爽的滋味。

但如果进行煮茶,则会释放出大量的苦涩物质。

煮出来的茶汤便会又苦又涩,如哑巴吃黄连一般,有苦难言啊。

因此,不建议茶友们煮新白茶。

而老白茶经过了时间的陈化之后,内含物质发生了转化。

有一些物质增多,有一些物质减少。

比如,黄酮类的物质逐年增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对中老年人有益。

那么,原本活跃的物质,在漫长的岁月里,渐渐平稳下来。

长大了,成熟了,稳重了。

所以,在煮老白茶的时候,只要掌握正确的方式,便能煮出一壶醇厚甘甜的茶汤。

最近的心头好,是2017秋寿眉饼。

宜泡宜煮,风味绝佳。

煮出来的茶汤,花香清幽,药香沉稳,汤水稠滑,劲道绵长。

咽下之后,茶的香气和滋味牢牢地霸占住了整个口腔,久久不散。

与此同时,整个身体,由内而外都暖和了起来。

从此以后,冬天成了一个温暖的季节,并不寒冷。

《3》

老白茶可以煮,那么具体要如何煮呢?

首先,要做好煮茶前的准备工作。

选好了茶的品类之后,接下来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煮茶壶。

许多人喜欢用粗陶壶煮茶,颇有古朴文雅的韵味。

煮茶的时候,仿佛能想象到苏东坡临江赋诗的场景。

有闲情雅致的茶友,在自家院子里支起一个炉子,在上面放上陶壶,开始煮茶。

但是,对比了众多煮茶器具之后,最合适的,是简单的玻璃壶。

玻璃壶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方便清洗。

能够清楚的看清里外的茶垢,用水和清洁布冲洗擦拭后,便能洁净如新。

而如果是不透明的茶壶,外部虽然能够洗净。

但内部的茶垢却很难彻底洗净,时间久了,容易滋生细菌。

第二,玻璃壶可以观察茶汤的颜色。

一般来说,煮茶时等到茶汤颜色趋近赤金色时,便可以关火等待止沸了。

透过透明的玻璃壶,可以更好地控制煮茶时间,令茶汤浓淡适宜。

不透明的茶壶,由于材质原因看不到内部,也就无法根据茶汤判断关火时间。

如此一来,很容易超过限定时间,导致茶汤苦涩。

所以,煮老白茶时,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玻璃的煮茶壶。

具体容量,根据茶友们的使用情况,以及家庭人数决定。

不过,要千万记住煮茶时的茶水比例。

一般来说,300-400毫升的水,只需要投白茶干茶2-2.5克即可。

因为煮茶的过程,是一个茶与水长时间接触,物质不断释放的过程。

所以与泡茶时的茶水比例完全不同。

对于内质丰厚的高山白茶来说,若是投茶太多,便会导致茶汤过浓,滋味苦涩。

所以,投茶量对于茶汤的滋味起着重要作用。

按照这个比例,茶友们可以根据自己家的茶壶大小相应调整。

准备好了茶和茶具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煮茶了。

《4》

煮干茶还是煮叶底?

干茶,指的是茶叶尚未冲泡之前,保持干燥的状态。

叶底,指的是茶叶被冲泡了之后,吸收了水分后所留下来的。

既然如此,白茶从什么状态开始煮更好呢?

答案是,都可以。

未经冲泡的老白茶干茶,可以直接用来煮茶。

不过,要等到水沸之后再投茶。

撬下一块2克的2017秋寿眉饼,先放在一旁。

在茶壶中装入300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等待烧开。

在水烧开之前,不要急着投茶。

因为在白茶还未冲泡时,干茶处于一个内质饱满的状态。

如果过早投茶,则会导致茶与水的接触时间被迫延长,过量释放了内质。

这样一来,茶汤过浓,又苦又涩,滋味不好,有损好茶的风味。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等到水烧至沸腾后,再投入干茶。

水再次沸腾,茶汤的颜色趋于赤金色时,便可以关火。

切忌以熬中药的方式煮老白茶,不仅不会增加茶汤的风味,反而毁了好茶。

煮叶底,相比起来就轻松许多。

将5克的叶底全部投入煮茶壶中,冷水开火。

因为此时白茶的内质已经在冲泡的过程中,消耗了大半部分。

因此,需要依靠延长煮茶时间来激发物质的释放。

在冷水加热的过程中,叶底的内质在悄然释放。

同样的,也是等到茶汤颜色趋近于赤金色时关火,等待止沸。

在自己眼里,泡后再煮,是对老白茶完整的品味。

既不会浪费好茶的内质,还能分别体验到泡茶与煮茶的不同风味。

一举两得。

泡茶,就像一场探险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出现什么香气和滋味。

而体验过后,就需要以煮茶来做个完美的ending。

因此,泡茶与煮茶相结合,方能成就一款优质老白茶。

《5》

煮茶,一直被视为一件风雅之事。

现实证明,的确如此。

煮茶的过程,享受又惬意。

望着玻璃壶中上下飞舞的茶叶,内心渐渐平静。

水开之后,小心地倒出茶汤。

捧在手里,暖在心里。

这一杯温暖的老白茶,让冬季不再那么难熬,也不再寒冷。

即便户外冰天雪地,回到家中,安心煮一壶茶。

便是自己的小天地。

一人,一壶,一茶,足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