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男友”APP,这是什么鬼?

 电商在线 2020-12-15

共享男友”APP来了?逗你玩呢!

最近,有一则“共享男友APP 真的来了”的消息在微博、朋友圈和论坛上广泛传播,内含APP的注册页面、五星评价等,更让吃瓜群众不淡定。

2017年,有一个词火爆到人神共愤,那就是“共享经济”。随便网上一搜,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家具、共享睡眠通通出来……

有人调侃,现在,除了老公,还有什么不能共享?欸,说到重点了,最近,就有一则“共享男友APP 真的来了”的消息在微博、朋友圈和论坛上广泛传播,内含APP的注册页面、五星评价等,更让吃瓜群众不淡定。

真相到底是什么?

起底“共享男友”,真相原来是…

小编通过查询发现,该消息出自某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共享男友”APP真的来了,上线3天注册用户已破百万》的文章。

文章刊登于7月21日,主要阐述在“共享经济”当下,利用“共享男友”这款APP解决中国大龄女青年的情感需求的想法。

文章还结合APP的注册页面、使用流程、五星评价案例等方面加强信息的可信度,并宣称“APP已获得国内多家知名基金天使轮投资,估值20亿,目前已内测上线试运行,注册用户3天内已破百万”。

如果你没拉到文末,或许以为是真的了。其实文章最后特意声明:“本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厉害!”

尽管内容虚构,文章还是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转发,截至到7月25日,阅读量突破10万,俨然成了一款爆款文章。

或许是为了爆眼球,很多网友、公众号在转载时将该声明删去,于是这篇虚构的爆款文章成了似是而非的“产品预告”。

看到这里,真相浮出水面,“共享男友APP”是虚构的。

有律师对此表示,这个“共享男友APP”,从名称上看来有悖公序良俗,是明显的标题党,吸引眼球,另外,容易引起公众不太好的联想,让人产生歧义,从另外一种方向引导的话,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

共享经济是一个筐,啥都可以装?

2017年,“共享经济”这个词可谓是火得不要不要的,随便网上一搜,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家具、共享睡眠通通出来,随便拎出一个,都能赢得市场关注。难道共享经济是一个筐,啥都可以装?

在过去一周,刷爆朋友圈 “共享睡眠仓”,其属于一家叫“享睡空间”的公司,和共享单车一样采取扫码、计时和付费的流程。目前共享睡眠舱出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座城市,半小时收费为6元。外型类似太空舱的睡眠舱内配置有恒温空调、小风扇、Wi-Fi和插座,入住的用户方可免费领取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湿纸巾等床品。

可是,好景不长,7月15日,位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公社一处的“享睡空间”已关闭;上海市公安局也表示,因为这是个新模式,尚没有获得消防许可,也没有宾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目前上海“共享床铺”已被叫停。

紧随共享单车风口而来的共享充电宝,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也相比其它共享项目赢得了更多的关注,拿到了更多的资金。但不管创业者和投资人怎么信心满满,共享充电宝绝对算不上刚需。

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携3亿元赌共享充电宝,似乎要将“我会自己代言”进行到底,却没想到被国民老公王思聪“谁输谁吃翔”回应,两人在朋友圈互怼的时候,共享充电宝的热度达到了顶峰。

但紧接而来的是,某充电宝公司已于近日宣布解散,投资方建议团队停止项目,项目方将剩余未用完的钱交还…如果说彼时还有人选择支持陈欧的话,现在回头看,你还觉得王思聪会吃翔吗?

要说共享充电宝倒下还比较“安详”,那共享雨伞的境遇只能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了。

6月15号,3万把彩虹一样的“e伞”惊现东莞街头,它们主要投放在东莞城区,例如世博路口、盈峰路口、鸿福路口、会展路口等。结果仅仅一个星期,东莞3万把共享雨伞就全军覆没。

回顾“共享经济”的死亡笔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多家共享经济项目是死于盲目扩张后的危机。资本、媒体的热捧让创业者冲昏了头脑,共享经济大战最后的胜者,是用心做精细化运营,脚踏实地搞好用户体验,用心创新盈利模式的公司,而不是不知创业为何物的搅局者。

所以,画虎画皮难画骨,不是连接了线上,就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终归要褪去它的外衣。所谓“共享男友”APP,也只不过是扣了个“共享经济”的帽子,干着无厘头的东西罢了。各位吃瓜群众可以洗洗睡了。

部分素材来自虎嗅网、男人研究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