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大国际课程加速,海外讲师不远千里加入

 电商在线 2020-12-15

裴佳和刘永君经历了数千公里的飞行,于7月28日赶到阿里巴巴总部,成为了淘宝大学认证的英文讲师。

他们从澳洲的寒冬来到杭城的炎夏,从生意人变成了传道授业的淘宝大学认证讲师。裴佳、刘永君等人的加入,意味着淘宝大学(后文简称“淘大”)开启了全球化培训课程的重要一步。

“我们将开设纯英文课程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电商文化。”刘永君说。中国在电商领域领先于多数国家。基于此,淘大在海外市场将开设不同级别的课程,主要针对企业高管。

淘大的定位是赋能电商生态,以阿里巴巴整个平台大战略为核心走向。过去淘大更多针对国内中小卖家的培训。“2014年阿里提出面向未来的三大战略:全球化、农村电商、大数据云计算。淘大匹配阿里巴巴的战略,开展了数据、农村县域的课程,现在有了全球化的课程。”淘大师资和课程负责人安秋明说。

达则兼济天下,淘宝大学做强之后,将赋能海外商家,这也是阿里巴巴宗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又一印证。

野兽派、学院派集合,

为跨境电商做深度消费者洞察

 淘大国际课程的讲师们有着深厚的海外背景。刘永君1996年便去了澳大利亚,在澳读书生活,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2013年开始接触跨境电商,“触电”期间经历了阿里天猫国际整个全球化业务拓展。裴佳,2014年到澳大利亚,之前做国内快速消费品市场推广,现作为企业讲师,为管理层提供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洞察和企业发展规划培训。

有多年的实战经验的刘戏称自己是电商界的“野兽派”,而裴则更似“学院派”,在渠道推广等专业理论方面有相当的积累。

据悉,淘宝大学认证讲师的选拔标准相当严苛,最优选择是有电商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卖家,把优秀卖家培养成讲师,卖家帮助卖家,例如刘永君这样经验老到的实操能手。

此外,淘宝大学也会物色生态中的其他角色,如专门做跨境TP,或品牌公司、资讯公司和第三方公司里对电商领域熟悉的专家。裴佳即是其中之一,在品牌推广上有深远的理论洞见。安秋明说,“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纯英文授课的讲师,但是我们选择讲师的标准不会降低。”

从事跨境电商多年,裴和刘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心得。

裴佳感触最深的是:国外有不少好的产品,但是中国消费者并不适应。譬如他之前做的一款儿童用品,滴剂式的滴管,用于取营养液滴在孩子的食物中。在澳洲是很经典的一款产品,在国内却受到了很多妈妈的询问和质疑。

中国妈妈会问这是什么材质的?怎么清洁?能不能用开水烫?用开水会不会有化学物质释放?这些问题在澳洲没人问。“在澳洲妈妈看来她们使用的东西很干净。洗什么呀?用布一抹就是了”,裴佳说。

刘永君也提到了更多的例子。澳洲的保健品由于受药监局监管,其包装和药品包装相似,图少文多,对老外来说象征着质量的保证。而多数中国消费者的期待是看到保健品就好像看到棒棒糖,让人有想吃的欲望。

对此,他做过一些改造:将产品内容、消费人群的图案印在包装上将更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包装由大变小,将满足中国人喜欢便于携带的消费心理。

裴佳总结道,“对于国际线的商家来说,困难在于不知道相关数据,不清楚国外消费理念,而我们基于阿里的数据平台和实际的消费洞察,能给澳洲的学员带来很深度的中国消费者反馈。”

开拓澳洲市场,

淘大国际化路线持续引航

 两位讲师透露,其课程现主要针对已在天猫国际开店,或有很强的意愿开店的澳洲品牌商,重在与高级管理人员的沟通。

一个企业的变化一定是从高管开始,而不是从底层职薪层开始。裴佳说“我们希望从高管开始,帮助这些企业由内而外的孵化。比如阿里提新零售,新零售具体做什么,能带来什么收益,这是我们需要教给澳洲企业高管的。”

除了战略眼光,刘永君想借助实际的电商经验,教商家如何制造“内容”。尤其做跨境电商,产品背后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例如澳洲卖的是质量体系和监管体系。

从经营者转变为淘大认证讲师后,刘永君想传递的不只是怎么做天猫,还包括中国的电商文化。

他说,“淘宝大学实际承载的也是通过我们把阿里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出去。我们也能把国外的一些需求反映给阿里。阿里是国际型企业,我们更要打破这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

裴佳也站在文化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做的是文化的一部分,把一种精神和愿景传达给澳洲的商家。期待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

目前,两位老师主要在澳洲和新西兰开设课程,但他们都非常有兴趣去发展和了解其他国家,“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探险精神,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

此前,淘宝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旗下的零售管理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认证英文讲师更是标志着淘宝大学的国际化路线已从东南亚市场迈向澳新市场。

据淘大师资和课程负责人安秋明介绍,未来,淘宝大学还会配合阿里巴巴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接触北美、欧洲,以及非洲的市场。期待淘宝大学能够通过这些国际化的讲师将中国的电商文化传播到世界,真正实现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

文 | 本刊记者 凌新霞 陈愫愫  编辑 | 斯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