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欲望街区 这回选择和马云在一起

 电商在线 2020-12-15

就京城“欲望号街区”而言,未雨绸缪也好,先行一步也好,新的三里屯太古里来了。

我们习惯以年代划分人群,80后、90后、00后。并以10年为限推演出同一代人的特征,结果却忽略了他们作为“年轻人”的共同属性。

有一个词或许最能概括这些年轻人的变化:膨胀。

膨胀的欲望、膨胀的荷尔蒙、膨胀的自我。

北京三里屯,就是个让人无限膨胀的地方。

一条酒吧街,不知不觉自然加快的心跳。有人在店里花1个小时晃动酒杯,就为和坐在2米外的异性递个眼神;有人穿着紧身衣和打满破洞的牛仔裤,在镜头前展现自我;也有人甘愿尝口鲜美的爆肚儿,驱车几十公里,只为感受那种宅门儿里的闲散……

在中国的首都,这些日常生活里的自我追求时刻都在发生,只是人们很少意识到,停个车,逛个街,吃碗爆肚儿,背后蕴含着和马云新零售战略相同的理念,而这个理念,正在颠覆人们的生活。

1

“有没有没听过三里屯太古里的?”

当总经理余国安在天猫新零售公开课上这样问,现场竟没一个人举手。

所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真的有很“潮”?

我慌忙打开了百度,后来发现这是余总的经典开场白。

向北漂朋友询问对三里屯太古里的印象,得到的回答简单粗暴:潮、洋气、进城的感觉,是晚上12点还会堵车的地方。

如今这个让人艳羡的三里屯,脱胎于21世纪初开始的一场拆迁。

2003年,北京政府出台“新三里屯规划”方案,随之三里屯南街、北街开始拆迁,SOHO中国在此拿地,又引入世贸地产。一砖一瓦新建成的三里屯太古里逐渐成为北京的潮流地标。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二十年前,三里屯没多少时髦的人;二十年后,三里屯没几个不时髦的人。”

这里时尚大牌林立、网红潮店云集、夜生活日日翻新,而“太古里”就是散发时尚气息的那个地儿。

三里屯太古里分南北两区,南区以年轻潮牌为主,北区则聚拢了奢侈品牌及高端国际设计师品牌旗舰店,普通人叫得出名字的和叫不出名字的品牌都出现在这里。

年轻人的耐心和不耐烦在这里同时上演,交替进行。

他们既愿意花上3小时时间,排队等一杯网红奶茶;也愿意在酒吧里端着高脚杯消磨孤寂的夜晚;但他们无法忍受不够新的物业,一成不变的品牌,在离开的时候,一秒钟也不愿多等。

要保住“潮流教主”的名号并不简单。

三里屯太古里的品牌口号10年来调整了多次,从“这里什么都是 这里什么都不是”,到 “奇遇”,再变成如今的“一起潮玩 Let’s Play Fashion”。

开在这里的首店,都是北京第一家或者全国第一家,加起来差不多有60家。有喜茶黑金店,余文乐主理店,陈冠希的店,还有老店的再升级,全世界第一家阿迪达斯国际旗舰店就落地这里。

在业内,三里屯太古里被傲娇地称为“首店收割机”,影响力水平代表了国内最好的潮流商圈,吸金能力一流。

太古里地产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三里屯太古里租金收入持续上升,零售销售额增长10%,整体出租率高达97%。

线上冲击对似乎它毫发无伤,商圈寥落也似乎和它毫无关系。

这样一个“傲娇”的港资Shopping mall,和天猫新零售合作,有点迷。

2

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合作对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智慧商圈的小二来说,有些惊喜有些意外。

要知道,天猫去年大举进军智慧商圈改造,以“快闪店”充当先锋队,拿下过银泰等众多国内一线商圈,唯独对港资企业有些捉摸不透。

港资企业对合作品牌相当挑剔,勉强谈成后,对方还加之严格要求,其中一条就是快闪店须以品牌名义搞,而非天猫名义。“找个小角落,偷偷加个小猫头,透出一下天猫。”参与过早期项目拓展的智慧商圈小二言语间透着心酸。

今年4月,法国知名时尚品牌“YSL”进驻天猫旗舰店前夕,线下举行的首场推广活动2018 “YSL全球首家摇滚电玩城”,以及Lancôme兰蔻奇幻乐园限量彩妆体验店等,就选在三里屯太古里,天猫猫头logo已经有充分展示空间。这些合作起始于各自的需求,确是三里屯太古里与天猫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态度的改变一方面是大量案例积累,更多还是太古里自身的动因。

三里屯外地游客的比例不足两成,大部分为本地消费者,以前是外国人多,现在是年轻人的社交主场,特别是太古里开放式街区的独特形态和最新最潮的品牌选择,契合了年轻潮人的特点。

不缺话题流量,但零售基础设施和不断升级的体验需求不匹配。唯有数字化改造,才能保持新鲜感,不断刺激年轻人的G点。

业内专家曾经研究表示,目前三里屯商圈的业态比例是餐饮约占20%、零售约占60%,娱乐体验业态约占10%,其余为配套,业态配比方面比一般的成熟商圈要合理,但依然面临消费体验升级的挑战,尤其是娱乐体验业态。

从今年开始,太古地产成立了数字先锋,业务的重要领导都在这个部门里,除了各个项目的人,全中国零售的负责人也都没跑。

要进行线上线下的改造,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似乎都是不错的联姻者。

在找到阿里之前,太古地产也曾接触京东等平台,“不仅仅是三里屯太古里,太古地产及旗下项目也在跟互联网平台接触、探索。”余国安说。

最后太古选择了天猫。

4月,太古地产全中国项目的市场部负责人、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负责人、上海太古里新项目负责人等一行浩浩荡荡来到阿里西溪园区,原本商议的是智慧建筑方面的合作,之后双方在智慧商圈的合作上也一拍即合,才有了之后更多的故事。

改造的第一个项目是停车问题。在通过打通三里屯太古里的会员系统和支付宝,加上阿里电子发票平台,三里屯太古里的会员已经能实现无感离场,停车费用从会员积分或支付宝账号直接抵扣,发票则直接推送到支付宝。

“目前只是试运营,之后就会有一系列的数据,包括节约的人力和提升的通行效率,节省通行的时间。” 天猫新零售业务平台智慧商圈小二瀛琦告诉「电商在线」。

3

“潮”这门生意要做大难免面临一个悖论——商业规模化和消费者的小众独特感之间如何平衡。

“年轻人”的荷尔蒙分泌旺盛,且喜新厌旧的速度快得惊人。最不稳定和最稳定的特征就是追求变化。

2012年6月,高晓松在三里屯遇见了卖花阿姨李会兰,其后在微博上感慨:

“在三里屯酒吧街等人,偶遇15年前的卖花大妈,问伊如今年轻人有何不同?伊说你们那会一把一把买花,现在的小伙子一枝一枝买”。

三里屯是个充满临时感的地方。不论游荡到这里的人从哪儿来,他们都像海上的水手刚刚靠岸,在这里享用酒、肉和性,在这里建立短暂的雇佣关系、临时的爱情和脆弱的友谊。

对李会兰来说,高晓松从青年变成了中年,但在三里屯的永远只是年轻人。

这也正是三里屯太古里必须不断引进新店刺激神经的原因。尽管目前来看,三里屯太古里的平衡感一流,有了数据的加持后,太古里无疑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住年轻人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一次合作洽谈不是个冷开场,大家的合作态度都很开放。“太古里没有用挑战的态度来看待这一次合作。”瀛琦表示。

但就从会员层面的合作来说,太古里在开放数据层面尚有一丝顾虑。

不过,早在去年,三里屯太古里就与口碑打通了会员系统,并推出专属会员卡,借此通过大数据获得消费人群的画像。

2017年,三里屯太古里与支付宝口碑进行了双12的合作,获得全北京唯一线下活动展示场地,以及对商圈客人的定向大额红包补贴,与商圈内的31家餐饮租户实现了线上整体的联动配合,有效带动了租户的销售。

这样看来,要完全打通数据合作看起来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对于正在不断引进奢侈品的天猫平台来说,打造三里屯太古里这样一个潮流标杆,在“时尚界”的地位也会进一步提升。另外,也可以推动天猫与更多高端商场的合作,双方算是一个彼此互需的结合。

就京城“欲望号街区”而言,未雨绸缪也好,先行一步也好,新的三里屯太古里来了。

文/何寒秀

编辑/斯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