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线41天用户2000万,支付宝“自我革命”了一款产品

 电商在线 2020-12-15

上线后“相互保”就一路快速地“野蛮生长”,第8天用户突破1000万,如今已突破2000万,还在今天完成了自己向“相互宝”的更新。

文/朱婷

编辑/斯问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同一个梦想——“要是全国每人都能给我一毛钱就好了。”只是不曾想,小时候爱偷懒又想发财的戏言,长大后成为了造福人类的现实思路。

上个月,支付宝联合信美相互上线了大病互助计划——相互保。身体健康、符合年龄的朋友,只要芝麻信用过650,即可零成本加入。成员中若有人不幸生了大病,大家来对费用进行分摊,而单个案例分摊每人不超过一毛钱。真实版用“每个人的一毛钱”小事,解决燃眉之急。

上线后“相互保”就一路快速地“野蛮生长”,第8天用户突破1000万,如今已突破2000万,还在今天完成了自己向“相互宝”的更新。

“大病互助计划”的市场逻辑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同一个梦想——“要是全国每人都能给我一毛钱就好了。”只是不曾想,小时候爱偷懒又想发财的戏言,长大后成为了造福人类的现实思路。

上个月,支付宝联合信美相互上线了大病互助计划——相互保。身体健康、符合年龄的朋友,只要芝麻信用过650,即可零成本加入。成员中若有人不幸生了大病,大家来对费用进行分摊,而单个案例分摊每人不超过一毛钱。真实版用“每个人的一毛钱”小事,解决燃眉之急。

上线后“相互保”就一路快速地“野蛮生长”,第8天用户突破1000万,如今已突破2000万,还在今天完成了自己向“相互宝”的更新。

作为在支付宝App上线的一项互助共济服务,加入时成员无需付费,只需芝麻分达到650分以上、年龄在30天—59周岁,满足健康告知即可参与。

加入后若成员若遭遇重大疾病(范围是100种),可享有30万元或10万元不等的保障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若自己患病,则可以一次性领取保证金。

听起来与传统保险的理赔逻辑不同,没有精算数据和风险发生率决定的产品定价,也不用先交钱再看“运气”享受权益。基本上避免了很多大病投保人,在长期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对保金会白白打水漂的顾虑。

这种先保障,出事后大家一同分摊的规则定义,是对“互保”二字的解释。

而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市场概念,并非是蚂蚁金服搞出来的新玩意儿,早在中世纪的西欧就已经出现。以德国的“共助金库”为代表,没有股东,每个人都既是投保者,又是保险人。

在如今的世界保险市场中,“相互保”也是主要的保险形式之一。保监会曾公布数据,2014年全球护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美元,占整个保险市场的27.1%。ICMIF(国计相互合作保险组织联盟)截止2017年末的数据显示,相互保险的收入占市场总份额的26.8%。

也就是说,在我国来说相对新生的互助模式,其实已在全球的保险行业中,占达3成的规模。

而结合现有的保障体系,8天1000万用户的“蜂拥而至”,也体现了该模式自身,适应于发展的需要。“‘相互保’更多是度现有的大病重疾保障提供了补充,可以惠及更多缺乏商业健康保障的群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还表示,这样的产品形式门槛低,易于年轻群体及保险小白接受,也是在为整个保险行业教育用户,提升大众健康保障的意识。

不过互助计划在承保和赔付环节上做到的减少,包括对科技和结合、对保险业态的影响,都非一朝一夕能够体现其明显意义。

遭遇“新秀墙”,

支付宝站台兜底 

所以人们对于新事物,总愿意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真的能每次只摊一毛钱?摊付到底有没有上限?随时能一键退出,没有达到成团人数就会解散,还如何继续互助?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如何打破刚兑上产生了疑虑。

热情之外,有人观望也有人质疑。像NBA赛场上那些跳得高跑得快的新秀球员一样,“相互保”开始因为越来越多的声音、监管部门的约谈,需要思考如何飞跃眼前的“新秀墙”。

至今天上午,支付宝官方账号正式发布公告。感谢素昧平生的参与者带来的感动,表示“相互保”将通过升级为“相互宝”继续通过互联网凝聚力量,“用人性的温暖去抵御未知”。

服务上最主要的改变,在于以下六点:

1、从2018年11月27日中午12点起,“相互保”将升级为“相互宝”。用户先享保障后参与费用分摊。

2、新的“相互宝”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背后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但用户获得的保障不会有任何改变。

3、进一步提升用户权益,服务进行了三点优化:

1)每位用户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总分摊金额不超过188元,如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蚂蚁金服承担。

2)管理费将从原来的10%下降到8%。

3)未来如果“相互宝”的参与人数低于330万,计划也不会立刻解散,我们会继续为用户提供一年的大病保障。

4、欢迎原“相互保”用户升级到新的“相互宝”。升级后原“相互保”用户无需重新计算等待期。暂不升级的用户,仍将按原计划获得保障。

5、升级补偿: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相互宝”的用户,不管是从“相互保”升级过来,还是新加入,在2019年1月31日之前涉及的费用分摊都将由蚂蚁金服承担,用户无需出钱。

6、原“相互保”用户不想继续参与,可以选择退出。

哪些人的“保险”世界

正在打开新大门

互助计划与保险虽说有商业逻辑上的本质区别,不过对于大多数选择购置保障的消费者来说,在希望起到的保障作用上,具有相同意义。

但理性分析来看,“相互宝”的互助计划,并非适合普罗大众。

首先,30天—59周岁,是参与该互助计划的硬性门槛。青、中年人如果想为家庭成员报名参与,尤其是为父母老人获取大病保障,可能已经超出了年龄规定范围。

其次就提取金额上,“相互宝”规定保障金有明确区分:40周岁以下30万,40周岁以上10万元。

而“大病”主要高发于60岁以上人群,所以真正能通过“相互宝”打开获保新大门的,只有30天—59周岁人群,而能够获达30万保障金额的,只有30天—40周岁人群。

从《2017年度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中可以看出,40周岁以下能在互联网参与新型保障模式的人群,占到75.3%。而健康门槛(满足健康告知)和获益年龄的条件,使40周岁以下人群的权益能更加有利地得到保障。这当中,不少都是80、90后,他们的保障意识也明显不断增强。

2016年蚂蚁金服联合CBNdata发布的数据中,80后、90后成为了互联网保险的大客户,其中80后占比47%,90后占比33%。

2017年8月后,保民数量超过了4亿,其中90后占比已经超过80后,成为了移动端保险消费者的主力人群。而根据保险行业的发展经验建议,最适合90后人群的三类投保项目中,就有重疾险。

不少人认为意外险和医疗险是青年人较为合适的投保类目,因为身体状态的大病突发率往往较低。但医疗险主要保证的是有钱治病,而重疾险针对的则是弥补治疗期间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不少90后已经步入职场,承担起了社会和家庭责任,相对稳定的重疾险保障,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80后作为职场和家庭的双支柱,又在40周岁以下的高收益保障年龄范围,就身体压力需要和受益程度而言,是目前看起来“相互宝”的最匹配受益人群。

此次通过支付宝APP参与“相互宝”的消费者,也印证了这两个年龄段对该形式的认可。至于是否能够成为保险版的“余额宝”,还有待观察。但就拓展普惠型保险覆盖面、唤醒大众的保险意识方面,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