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交大博导怒骂学生垃圾?!

 数学博士贼叉 2020-12-15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倪冰冰在学术交流群里要求学生无休工作,并辱骂学生称“你们这些垃圾、白痴,有什么资格需要休息”。上海交大电子系回应称已注意到相关反映,正了解情况。

从截图来看,用气急败坏来形容倪老师一点也不为过。

我刚当高校教师的时候,带我的师父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带学生就像带娃,手要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不能一棍子把学生打死。你可以训斥学生,但是不能侮辱学生。

倪老师何止是棍子重重落下,简直就是端了M60在横扫,言语实在是有点不堪入目。

爆料称,倪老师是戴了青千的帽子回国的,按现在的政策推算,估计他还在tenure track,虽说青千基本能留下来,但是现阶段压力肯定还是有的。根据经验判断,很有可能倪老师要求比较严,压力比较大,眼界也比较高,一直以来对学生都不太满意,日积月累就爆发了。

现在的青千一般都是被学校聘为特聘研究员,即享受正高级职称教师的招生权限,但是仍然属于临时工范畴,需要通过考核之后才能拿到正式教职。

在做临时工期间,青千可以不上课,但是必须做研究,而且必须要拿到多少纵向经费,发表什么级别以上的文章多少篇才能留下来。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研究生可是宝贵的财富。没有研究生给导师打下手,那很多活是干不了的。

青千是有资格直接带研究生的——这算是极大的福利了,但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青千只能要别人挑剩下来的带。毕竟你的资历那么浅,老教授肯定有优先权,再说就这样还有多少人眼红呢。

所以相对来说,太好的学生是比较难挑上的。

有考核的压力,加上学生可能不那么顺心意(纯属个人推断),倪老师就暴躁了。

学术水平倪老师肯定不缺,但是师德确实有亏。这般辱骂学生实在是太不像老师的样子了。严师是要求高,并不是出口成脏,像这样的恣意谩骂成何体统呢?

研究生教育阶段和本科教育阶段不同,和中小学教育更加不同。研究生戏称导师为老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工科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确实有点雇佣关系的意思。从经济转化的角度来说,工科是最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

科研经费根据来源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就是指国库支出的经费,横向是指非国库的经费。工科的导师相对来说横向经费比较容易搞到,如果名头响一点的横向经费还不少呢。纵向经费是用来搞职称已经报各种奖励的,横向经费很多是可以落袋为安的,所以都有用处。

问题是哪忙的过来啊!那怎么办?找研究生啊!研究生通过做项目可以锻炼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所以这是个双赢的过程。

当然有时候就会有跑偏的情况,这是另一个话题,以后再说。在这个事件中,倪老师还处于track中,做科研还是主要的。因此学生做实验达不到要求,或者论文写出来以后不顺心,倪老师就糟心了。

但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当老师就要有当老师的样子,还是之前说的,学生达不到要求你就要教,哪能这样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呢?我倒是不觉得没有休息这事有什么过分的,做研究生可不就得天天泡实验室?要是有什么事情就请假呗,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实验室打卡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多干点活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但是这样的字眼说学生,真的太过分了。

自古以来,所谓“天地君亲师”,老师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重大。中小学的老师一个人要对付几十个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才能带几个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到了研究生阶段,反而变成了以前的师徒关系。你把学生整成仇人了,毕业了就老死不相往来甚至要恶语相向,这老师当的还有啥意思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