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南昌起义的三个军

 思绪未果 2020-12-15

【参加南昌起义的有三个军,朱德仅仅是第九军的副军长,这是为何?第九军的军长到底是何方高人?】

南昌起义时,周恩来是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贺龙代理了方面军总指挥兼20军军长,叶挺是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而朱德只是第九军的副军长。

当时,周恩来29岁,叶挺31岁,贺龙31岁,而朱德已经41岁了。

很明显,南昌起义是年轻人唱大戏,而朱德作为老同志主要做的是辅助工作。

看起来,朱德的职位好像没那么高,但作用却非常大,也算是骨干班子当中的一员,有点定海神针的意思,如果不是朱德请全城有头有脸人来喝酒,让对方疏于防范,叶挺和贺龙很难快速成事。

那么,第九军的军长是何人呢?

此人名叫韦杵,是朱德的同学,两人都是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经都是蔡锷将军麾下的骨干。1927年的时候,朱德只是个教育团团长(管军官培训的),也当了一段时间的南昌市的公安局局长。可以这样说,当时的朱德没有几个兵,不是军队的实权人物,因此当军长也变得少了可能。

而韦杵不一样,虽然南昌起义时已经44岁了,但人家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党第36军28师师长,兼职副军长,人家是有一个队伍的。南昌起义前,朱德多次推荐韦杵给周恩来等人,通过沟通,韦杵也同意一起起义,并被任命为第9军军长。

但是,南昌起义发生的时候,韦杵刚好因为身体有恙,在九江养伤,就此错过了那风云激荡的一刻。如果韦杵那时候参与了起义,那么就成了贺龙等人一样的开国元勋了,可惜错过了机会。不过,韦杵的一些下属还是跟着朱德参与了革命,并在后期成为了红军的骨干。

朱德作为一个副军长,最后保留住了革命的火种,成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伟业,成为了“红军之父”。而韦杵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加南昌起义,后来对蒋介石的“剿共”又不积极,最后,职务定格为师长,再也没有能寸进一丝。

后来的韦杵也热血过,一度和李济深等人发动了“福建政变”,被蒋介石通缉了两年。抗战前期,韦杵又当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旅长,后来,做的大多是军事人才的培养工作。

兜兜转转,韦杵在1949年参加了卢汉、龙云领导的云南起义,就此和朱德成为了一个阵营。此时,韦杵高龄66岁了,在云南政府做了两年的参事室参事,就此病逝。

相比而言,韦杵可能更为“精明”,错过了南昌起义是身体原因,但后续还是有大量的机会加入红军阵营的,韦杵还是没有加入,为何?因为早期的红军势力太小,发展的太艰苦,加入后风险太大,四十多岁的人更喜欢求稳,毕竟拖家带口搞革命不容易。

而朱德更为朴实,更为坚韧。但创造奇迹的,往往是那些朴实且坚韧的人。

【像我等芸芸大众,放在那个时代,也许和韦杵的选择更为相同,大多数也一定不如韦杵。而朱德做出的选择,和坚持的道路,普通人复制起来非常艰难,这和拥有一个崇高的信仰,以及伟大的理想分不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