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侠霍元甲》:真正厉害的人,从不走寻常路

 激扬文字 2020-12-15

文 |   远山近水  ·  主播   | 安东尼

十点邀约作者

古人云:'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四十年前,香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开播,一度万人空巷,点燃亿万国人的爱国情怀。黄元申塑造的经典形象,更成为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是那个年代的民族英雄。

他的故事也在虚虚实实的影视作品中,展现着动人的光辉。

而该剧更是把霍元甲塑造得有血有肉、爱憎分明。要说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则是他身上多了一份不走寻常路的热血,多了一份不循规蹈矩、敢于挑战人生的豪情。

挑战权威

有句话说:' 天空权威地认为,海是自不量力的。海骄傲的认为,天空是不解风情的。'

在权威面前,人们总感觉神圣不可侵犯。

殊不知,权威也有不公正、不合理的一面。

一味地顺从,就如井底之蛙,看不到辽阔的天空。

剧中出身武术世家的霍元甲,年幼时身体羸弱、面黄肌瘦。父亲怕霍元甲学不成材,反而影响家族声誉,便不许他学武,只让他习文。

倔强的他,便在读书之余,默默偷看、偷学。直到有一天,一个独臂老人上门挑战,眼看众人力不能敌。年轻的霍元甲横空出世,没用几招,便潇洒地打败对方,挽回了家族尊严。

隐藏多年的秘密公开了:不能学武的羸弱幼儿,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偷学,竟学成了绝世武功。

当时,武林中人注重门派之别,把偷看、偷学武功,视为名不正、言不顺的下作之举。作为儿子,多年以来有违父命,更是不尊。

可霍元甲用行动挑战了权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扭转了只能成为文弱书生的命运。

父亲终于愿意传授霍元甲正宗的独家拳法,他欣慰地看到武术世家后继有人,能光宗耀祖、发扬光大。

于是,祖宗的牌位前,父亲虔诚膜拜,哥哥大声宣读霍家拳法的门规。

当念到 ' 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 ' 这一句时,跪倒在地的霍元甲,按捺不住内心的翻江倒海,倔强地站起来,说:' 我不愿成为霍家弟子。'

所有的人都听呆了,在当时的社会,这是和父亲作对,是和宗族作对,是大逆不道,是不忠不孝。

父亲不理解他这样的叛逆和无情:' 你偷学、模仿霍家的武功,自然是霍家拳了,当然要拜我为师。' 霍元甲振振有词:' 张三丰以前模仿松鹤练拳,难道他也要以仙鹤为师?'

见儿子如此不知好歹,父亲震怒了,以断绝父子关系相要挟。

霍元甲却还是没有让步,誓不拜师。

老父亲气得捶胸顿足、愧疚难当。

母亲私下拉住霍元甲,愠怒地问:' 你就不能一时依了你父亲又如何?'

霍元甲坦然地说:' 如果只局限于自家子弟学武,那如何能真正长久地把武术发扬光大?而且,这么多年来,我已经把拳法大加创新,不想只是单调地重复霍家的风格,我又怎能一时欺骗父亲?'

对于武林中一直推崇的门派之分,霍元甲更是声称自己是无门无派。

因为在他心目中,武术的宗旨不是界限分明地一争高低,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强国强种。

也正因为这样的挑战和坚持,才有了以后霍元甲 ' 拳打西洋力士,脚踢东洋武师 ' 的震撼国人之举,才有了替中华民族一雪 ' 东亚病夫 ' 之耻,在国人心中,那永恒定格的光辉时刻。

有句格言说:' 一个人若无超越环境之想,就做不出什么大事。'

霍元甲踏出这艰难的一步,走上正确的武术之路。

挑战人性

弗洛伊德说:' 人的内心,既求生,也求死。'

人性复杂,人性中对待生死的态度,更是时刻昭示着人心。

有人选择生死有命、逆来顺受,有人坚持睚眦必报、恩怨分明。

剧中陈真的师父,曾和霍元甲比武受伤,不久便溘然离世。陈真对此耿耿于怀,把霍元甲视为仇人,几次三番对其施以陷害,加以毒手。

还记得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吗?

霍元甲和陈真乘船遇到风暴,惊险中陈真故意把霍元甲碰到海水里,却拿起竹竿佯装着去救霍元甲。

画面中,报仇心切的陈真,一次次把竹竿硬生生地对准霍元甲的身体,死命往下捅,嘴里却说:' 师父,你太重了,我拉不上你啊!'

然而每一次的陷害,霍元甲都选择了原谅。

也正因为他的一次次宽容、忍让,让陈真一次次重施故技,誓要把霍元甲置之死地。

最后一次,陈真的报仇计划仍没有得逞。

他无奈又失望地把复仇之手,放入正燃烧的篝火中烧灼。

霍元甲不忍地拉出他的手,恳切地说:' 比武之中难免受伤,而冤冤相报何时了?你就算杀了我,那我的徒弟又如何放得过你?'

同时,他义正辞严地指出:' 你师父的死,并非真正因外力所伤,而是他心中太过不甘、悲愤而死。'

面对恩怨是非,一个是陷入人性中报仇雪恨的无尽深渊,无法自拔、生不如死。一个是宽容以待、看清爱恨情仇的恶性循环,而清醒走出。

一个是只看见外在的生死得失,一个是深究内心心魔缠绕的根本。

老子说:'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正因这份对人性的透彻认知,对恩怨的了悟,对生命的珍视,霍元甲最终感化了陈真,陈真也成为其最虔诚的弟子。

挑战世俗

知乎上有这样的提问:' 当伴侣之间不爱了,要不要离婚?' 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回答是:'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明明深爱,却并没有走到一起?'

的确,真正的相爱,并不是婚姻、世俗这样的外在条件,就可以束缚和隔离的。

剧中霍元甲和赵倩男之间,原本青梅竹马,却因封建世俗下父母的安排,霍元甲早早就有了婚配。

这样的遭遇,按理可以有两个结局。

要不就是劳燕分飞,彼此再无瓜葛。

毕竟有缘无分,没必要再有牵扯,付出也没有结果。

而另一个结局,可以是霍元甲纳赵倩男为妾。

毕竟,在当时的晚清社会,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情。

然而,两个人却似乎同时对抗着这样俗世中的安排。

霍元甲尊重自己的婚姻,而赵倩男也不愿意违背内心。

他们发乎情、止于礼,没有彻底放弃这段珍贵的情谊,更在风雨飘摇中,永远支持着对方。

那一次,因为挂念赵倩男的安危,霍元甲孤身陷入重重埋伏。

俄国人为了荼毒中国这个民族英雄,在霍元甲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一排排一人高的夹棍。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霍元甲,一时被数十个奸人团团围住,如龙入浅滩,惨遭逮捕。

在俄国人私设的地牢里,他含冤受辱,被阴险地注射了鸦片之毒,一代英雄就此染上毒瘾。而得知消息的赵倩男不顾性命安危,加入营救的队伍……

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得到。爱情,也并不只是你侬我侬、地老天荒。

如果命运安排不能牵手,那么就成为患难与共的死党。

两人之间的生死相助,让霍元甲的原配夫人媛英也深深感动。

正如她对赵倩男所说:' 元甲是个好丈夫,你们也是真正的好朋友。'

她从感动到接纳,一心一意希望能成全二人。

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的年代,多少原本相爱的年轻人,被生生拆散,被恶意摧残。又有多少人的爱情,在这样吃人的世俗中,放弃了真情,选择了屈从。

而霍元甲和赵倩男,这样一对本就能成为眷属的有情人,矢志不渝、历经劫难,终于得到真正的成全。

听过一句话:' 长大了,也成熟了。成熟后,也世俗了。' 社会催着你我往前,在时代的裹挟下,我们匆匆上路、赶路。然而,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失去了自己,也忘却了初衷。

大部分人,生而平凡。有时候,命运似乎偏偏让我们为难。然而,我们却总可以勇敢地踏出一步,做出自己的选择。

学会挑战,善于挑战,挑战那些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妨碍和困难,看起来不可打破的束缚和桎梏,生命将会拨云见日,更加灿烂。

正像卡耐基所说:' 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

雨果也说:'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愿你我面对人间种种,迎接一次次挑战,活出一份不凡,成为自己的英雄。

百部私藏好片,带你读懂生活

一部电影,一种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