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大战谁胜谁负 日本古代军事战略 太平记(3)

 maiko 2020-12-16

第七讲 太平记(3)

主讲人: 镰仓公方足利洪铭

整理人:镰仓公方足利洪铭

一 小楠公“北伐”

在新田义贞,楠木正成,北畠显家等名将皆战死之后,南朝陷入困境,祸不单行,这时,遭到一连串打击的后醍醐天皇一病不起,病重,不久,历应二年(1339年)八月十六日,终于病死,终年52岁,死前,后醍醐天皇遗言,“讨灭朝敌、夺回京都”“朕之玉骨可埋于南山,魂魄当可望见北阙”,令人动容。北朝足利尊氏闻讯,罢朝数日,以示哀悼,死后,由于其他的儿子都不在身边,唯一在身边的子义良亲王继位,这就是南朝的第二位天皇,后村上天皇。

后村上天皇(1339-1368在位)

如何评价后醍醐天皇?

后醍醐天皇尽管刚毅不屈,百折不挠,手下又有不少忠臣良将,然而他逆历史潮流而动,不顾武家势力强大的客观情况,妄图恢复旧制。与历史潮流对立,最终客死异乡,实在是可悲可叹。可以说是志大才疏的典型人物。

在后醍醐天皇去世之后不久,还在北陆坚持游击战争的新田义贞的弟弟脇屋义助在北朝大军的围剿下,无法立足,率部逃回吉野,半路又遭遇北朝大将土岐赖远截击,几乎全军覆没,孤身逃回吉野,受到后村上天皇褒奖,康永元年(1342),南朝将脇屋义助派往四国岛的伊予去联合当地势力,然而,到达不久的脇屋义助就突然染上恶疾,不久病死,至此,南朝的老一辈名将几乎全部凋零。虽然,此时,北朝已经拥有压倒性优势,但是,新一代的南朝将领逐渐成长了起来,为南朝效忠,勉力维持南朝,其中,最出名的是被称为“小楠公”的楠木正成之子楠木正行。

小楠公楠木正行

《太平记》记载1336年(建武3年)凑川之战前,楠木正成似乎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的命运。他率军行至樱井驿,将11岁的儿子正行遣返回乡,嘱咐后事,决心拼死一战,即“樱井驿诀别”。父子两人诀别的悲痛情景令人心酸,楠木正成凑川之战败于足利尊氏自杀,正行继承亡父遗志,当他接到父亲首级的时候十分悲伤,要想自杀,被母亲劝阻,进行庭训,誓为父报仇。成为南朝的栋梁,备受期待。

楠木正行

南朝兴国年间(1340—1346)楠木正行继父家业为河内守兼摄津守。1347年(南朝正平二年,北朝贞和三年)11月,楠木正行在河内起兵“北伐”,目标直指京都,足利尊氏大怒,派军拦截,楠木正行深得父亲真传,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在摄津住吉瓜生野及天王寺打败北朝大将细川显氏(细川定禅的弟弟,细川定禅此时已病死)、山名时氏等。足利尊氏接到任吉和天王寺失败的消息后,便计划消灭楠木氏的势力,派高师直、师泰兄弟带兵六万攻打河内。正行与二弟正时、和田贤秀等一族到吉野参拜后村上天皇和先皇·后醍醐天皇的灵庙,抱着决一死战的觉悟迎战。

正平3年/贞和4年(1348年)高师直率领六万大军(一说三万)与楠木军在四条畷对峙,楠木军此时仅有数千人,敌众我寡,楠木军以少数兵力突击企图先一步取下高师直首级,然而实际兵力相差太大,楠木军在足利方压倒性兵力面前大败,正行与弟弟楠木正时互刺而死。高师直乘势攻陷南朝首都吉野(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后村上天皇逃亡贺名生(奈良县五条市)。这就是著名的四条畷之战,此战,楠木正行战死,南朝首都吉野被北朝攻破,可以说,影响极其恶劣,北朝至此,几乎锁定胜局。

四条畷合战

楠木正行殉国

二 观应扰乱

然而,就在北朝局势一片大好之际,北朝内部的矛盾却尖锐了起来。矛盾的对立双方是足利直义和高师直高师泰兄弟。

足利直义,我们以前讲过,是足利尊氏的弟弟,在幕府执掌大权,地位显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称足利尊氏的左膀右臂和副将军。足利直义为人忠厚正直,刚正不阿,负责与朝廷协调,与朝廷公卿关系较好。

足利直义

影视作品中的足利直义

与足利直义不同,高师直高师泰兄弟也是足利尊氏的心腹,实际掌握军权,在外征战多年,特别是在四条畷之战之后,威望达到了顶峰,但是,高氏兄弟为人残暴好色,飞扬跋扈,在京城为所欲为,甚至为了夺人之妻,逼死大名盐冶高贞,根本不把朝廷和天皇放在眼里,兄弟俩甚至说“没有天皇也不要紧,可以用木头雕一个,可以用金子铸一个,至于活着的天皇,可以把他流放”。高师直手下大将土岐赖远甚至在酒醉后向光严上皇的车架放箭,大逆不道。后被足利直义下令斩首,以儆效尤,土岐赖远死后,两人矛盾越来越大。为了对抗掌握兵权的高氏兄弟,足利直义听从信任的僧侣疏石的建议,将养子足利直冬(足利尊氏的私生子)外放到中国地区,以为外援。并联络许多大名,准备除掉高氏兄弟。

高师直

影视作品中的高师直

梦窗疏石(疏石高僧一生不求名利,不进权门,精研佛法,大扬禅风,曾被朝廷敕赐七大国师尊号,称“七朝帝师”。)

观应扰乱爆发

1349年(贞和四年)6月,通过近侍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等人的进言,直义向将军尊氏请求,罢免了执事高师直。直义并同时向北朝光严上皇请求颁下讨伐高师直的院宣(即圣旨)。先下手为强,高师直大怒。

1349年(贞和四年)8月12日,高师直悍然率领军队上洛,并与兄长(一说弟弟)高师泰一起讨伐足利直义。13日,直义逃入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官邸,高师直包围官邸,要求交出上杉重能,畠山直宗。在神僧梦窗疏石的调解下,以流放上衫重能,昌山直宗,足利直义出家,并退出幕政为条件,高师直退兵。该事件是尊氏与高师直一起谋划的迫使直义推出幕政的阴谋。根据议和条件,足利直义的职务由派驻镰仓的足利尊氏的嫡子足利义诠进京,担任政务官告终。虽然事件和平解决,但是由于该事件,直义与尊氏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1349年(贞和四年)11月,足利义诠进京。12月,足利直义避祸出家,法号【惠源】。同月,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流放途中遭到高师直属下暗杀。两派的矛盾再度急剧恶化。

足利义诠(后成为第二代将军)


 
次年(1350 观应元年)为了响应足利直义,10月,足利直义的养子,也就是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在九州叛乱,进军京都,声势浩大。足利尊氏派兵镇压。途中,足利直义逃出京都,并与南朝议和,投降。足利直义受颁纶旨,南朝要求足利直义讨伐足利尊氏。支持足利直义的大将山名时氏等人纷纷出兵响应。此时足利尊氏正在备后国对抗足利直冬,高师直兄弟加入。观应之乱正式爆发。1350年(观应元年)11月,足利直义向全国以讨伐高氏兄弟为名征集全国武士,许多武士大名也纷纷加入,北朝光严上皇颁布讨伐直义的院宣。北朝顿时一片混乱。

观应扰乱


 

1351年(观应二年)1月,直义军进军京都,足利义诠逃走,但是上皇和朝廷落入直义派手中。2月,足利尊氏军与足利直义军会战。史称【播磨·光明寺合战】和【摄津·打出浜之战】。北朝军2万人,直义军1万2千人,但是在士气方面,由于直义蓄谋已久,因此尊氏大败,尊氏向直义求和,并以高师直、高师泰出家为条件,双方议和。高氏兄弟从摄津向京都护送途中,在摄津的武库川(兵库县伊丹市)被等待好的直义派的上杉能宪(上杉重能的养子)的军队杀害。直义作为义诠的辅佐重归幕政。然而,经此一役,兄弟俩的关系再也不可能恢复。观应扰乱使得幕府自相残杀,元气大伤,为南朝赢得喘息之机。观应扰乱之后,直义派武将得势,以功臣自诩,使得足利尊氏大为不满。

三 正平一统与尊氏之死

虽然直义派获胜,然而内部的直义派与反直义派仍然存在,两派武将各自行动,冲突不可避免。这时,足利尊氏派近江的佐佐木道誉以及播磨的赤松则祐(赤松则村的儿子 赤松则村已于观应元年病死)诈降南朝,以为内应,准备集中力量,对抗足利直义。足利直义见势头不妙。纠合部众数万人,逃出京都,前往镰仓及关东地区,伺机而动,足利尊氏派细川显氏前往调节。足利直义不仅不同意谈和,反而扣押细川显氏。足利尊氏终于忍无可忍,发兵攻打足利直义,内战再度爆发。

赤松氏谱系图(赤松氏一门在室町时代堪称幕府重臣)

足利尊氏为了集中全力对抗足利直义,做出来让人大跌眼镜的一件事,通过佐佐木道誉和赤松则祐等人的联络,足利尊氏向南朝投降,废除北朝天皇,向南朝后村上天皇称臣,用南朝旗号和年号“正平”,南北朝暂时统一。史称“正平一统”,当然,足利尊氏并非真心投降,而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南朝也是利用足利尊氏对抗足利直义,让他们狗咬狗,两败俱伤,可以说是各怀鬼胎。

尊氏率军讨伐直义,进入东海道,在骏河萨捶山(今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相模早川尻(今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等战役中击破直义,逮捕了足利直义并将他关押在镰仓。观应三年(正平七年,1352年)二月,足利直义突然死去,通说认为是被足利尊氏毒死。至此,观应扰乱结束。正在向播磨进军,响应足利直义的足利直冬,见足利直义败亡,被迫无奈之下,只能撤军回北九州,继续蛰伏起来。

然而,坐山观虎斗的南朝不给尊氏以喘息之机,同年,南朝突然撕毁盟约,宗良亲王(后醍醐之子)、新田义兴、新田义宗(两个都是新田义贞的儿子),楠木正仪(楠木正成的幼子)北条时行等支持南朝的军队分别在各地举兵,南朝军队袭击京都,尊氏主力在关东,镇守京都的足利义诠抵挡不住,退往武藏国,北朝的光严,光明,崇光三位上皇都被南朝俘虏,押往贺名生软禁,足利尊氏,足利义诠等败走关东,犹如丧家之犬。新田义兴,新田义宗,北条时行等人又乘胜追击,一度占领镰仓,但足利尊氏和足利义诠马上就反击并压制了关东的南朝势力,在武藏野合战中大败南朝军队,相继收复镰仓,京都,北条时行战败被俘,后被处死。南朝军队败走。由于三位皇室成员都被南朝俘虏,足利尊氏无奈,拥立光严天皇次子弥仁继位,是为后光严天皇(1352-1371在位)

后光严天皇

祸不单行,这时,1353年,足利直冬又跳了出来,投降南朝,直义派的武将桃井直常、斯波高经、山名时氏为后援,纷纷响应,向京都进军,与吉野南朝军协力一时夺回京都。但不久,又被足利尊氏,足利义诠等人夺回,围绕京都,双方陷入拉锯战。次年,南朝封足利直冬为天下总追捕使,源氏长者,恶心足利尊氏,并搬下诏书令足利直冬再次进军京都。

足利尊氏抵挡不住,迎后光严天皇逃亡近江,足利义诠与佐佐木道誉,赤松则祐,细川赖之(细川定禅的堂侄)等人逃亡播磨。准备东西夹击,夺回京都。并断绝了京都的粮道。由于赤松则祐,佐佐木道誉等人的奋战,足利义诠击败山名时氏。另一方面,足利尊氏也打败了桃井直常,斯波高经等人,斯波高经投降。足利直冬只得引兵退回石见,其余诸将也都各自回国,以图再举。南朝见足利尊氏势大,将光严,光明,崇光三位上皇放回北朝,与北朝暂时议和。(三人后出家)

正当足利尊氏积极准备御驾亲征,彻底消灭足利直冬时,延文三年(南朝正平十三年1358)足利尊氏背上长了肿瘤,不久病死,终年52岁。子足利义诠继位,继续与南朝对抗。

如何评价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在历史上屡遭丑化,在江户时代(1603-1868),由于德川氏自称新田氏的后裔,对足利尊氏自然无甚好评。到了明治年间,由于军国主义的利用,楠木正成被赞扬为“忠君爱国”的“军神”,而足利尊氏则被打成了犯上的“逆贼”,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甚至为其辩护的官员也被解职。二战结束后,足利尊氏才同新选组等被过度丑化的事物一起被正名。客观的说,足利尊氏并非十足的乱臣贼子,十足的恶人,他是一位枭雄。有追求,有底线,但在时代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最终手足凋零,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太平盛世”却一直都没有实现,可以说,是一个可恨又可悲的人物。

四 足利义诠

《太平记》将足利义诠描绘成一个容易被他人的言语左右、而且沉溺于酒色的愚钝人物,酒囊饭袋,虽然有所夸张,但足利义诠的能力确实不是很高。但此时,北朝对南朝,已经有压倒性优势。因而,在足利义诠在位期间(1358-1367),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北朝还是处于优势。

足利义诠

在足利义诠在位期间,他的弟弟足利基氏为幕府立下了许多大功。早在1349年,足利尊氏就将幼子足利基氏派往关东,成为所谓“镰仓公方”,镇守关东,足利基氏也是第一代镰仓公方。足利基氏足智多谋,骁勇善战,1352年,打败进攻镰仓的南朝军队,俘杀北条时行,使北朝在关东站稳脚跟,功不可没。后来基氏任命被其父亲派遣到关东的直义手下的上杉宪显(也是尊氏的表弟足利尊氏的母亲清子就出自上杉氏)为关东执事,即后来的关东管领。从此关东管领成为世袭200多年的要职。1358年,又大败前来关东,企图夺回镰仓的新田义兴,将其击杀,至1361年,足利基氏基本将关东的南朝势力消灭殆尽。

新田义兴(1331-1358)败死

上杉氏家纹 

足利基氏(1340-1367)

正平16年 / 康安元年(1361年)执事细川清氏在佐佐木道誉的谗言下为自保叛降南朝,并协助南朝再次短暂地攻占京都。但不久,即被北朝军队收复,影响不大,南北朝军队又几次交战,互有胜负。同时,北朝也继续向足利直冬发起进攻,直冬军队抵挡不住,1363年,直冬大将山名时氏,大内弘氏等投降幕府,直义直冬派瓦解。直冬下落不明。此时,北朝的优势已非常明显,1366年,足利义诠任命细川氏的细川赖之为新管领,辅佐儿子足利义满。次年病死,年仅38岁。足利义满继位,是为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那么,足利义满是否能完成统一南北朝的大业呢?

细川氏嫡流家纹(细川氏与足利氏为同族 因此也使用二引两)

细川氏谱系图(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