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在企业财报中的人力资源数据如何解读?

 北京太和顾问 2020-12-16

经常有HR的朋友问,我们在做数据分析时,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有效数据。其实,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数据来源,我们第三方数据咨询公司在做市场分析时也通常会应用企业年报其中包含的人员信息、效能信息以及高管薪酬都是我们在帮助企业分析行业人力资本效能时候的重要数据。本次小司就以比亚迪的公开财报为例,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上市企业财报中的HR数据。

其实基于财报上的信息,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解读:

Part 01

人员结构

人员结构能够显示出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

从比亚迪的人员结构上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家生产驱动型的企业,其主要商品均源自自身的生产活动,属于重资产形式。

重资产的好处是易于控制生产质量和成本,可以有效的防止专利技术的外泄,轻资产的好处是企业负担轻,可以更柔性地展开生产。两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以及行业性进行选择。

之后看人员学历结构

一般而言,人员学历的高低决定了团队的发展潜力,但对于重资产型的企业而言,其中存在大量的基础作业人员,因此在相互比较数据时需要注意将此类因素考虑进来。

第三看薪酬政策与培训计划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更加具体的获得企业的薪酬政策与员工发展计划,并形成有效的参考。

Part 02

效能分析

通过财报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整体经营能力、运营效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内部管控能力,计算出包括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净利润、人均毛利润、人均管理费用、周转率、利润率,利润增长率、员工增长率(可与利润增长率对比)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交叉分析对比,能从数据中发现很多隐藏的企业组织效能方面的问题。

Part 03

行业特性指标

不同的行业在财报中存在不同的行业特性指标,比如房地产行业中的开发面积指标,零售行业的门店数量指标,金融行业中的财务费用指标等。对于比亚迪而言,则是研发投入指标。对行业特性指标的研究可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中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力度,以及投入产出的比率控制。

Part 04

企业高管人才薪资待遇情况

通过财报,我们可以了解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决策程序和确定依据以及薪酬的实际发放情况。

在现行企业年报披露中,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往往表现不直接、不统一、不系统、不集中,且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披露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对象企业年报结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精读,从各部分内容中广泛捕捉人力资源有关信息,必要时还可以从上市企业招股书、董事会会议记录中获取补充信息,尽最大可能获取人力资源信息解读所需的信息。以帮助我们找到差异,优化自己的企业人力管理。

当然,解读财报毕竟过于繁琐,您还可以使用太和司南。太和司南将上市企业财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形成便捷直观的可查询数据,方便企业查询以及进行对标分析。

1、组织运营诊断

统依靠太和独家企业组织运营诊断模型,以高定制化的数据库,通过人资效能、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四维度全面分析市场情况。以上百个细分指标,多属性关联等特性,全方位精准展现头部企业运营情况,提供高质量对标数据,量化有效的分析结果。

2、关键人员薪酬

太和司南提供企业人均薪酬、高管薪酬五年连续对比,体现市场关键人员薪酬走势,读懂头部企业人才策略。一方面便于企业及时掌握行业及地区薪酬动态,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全景宏观,以及细分行业、地区的多角度统筹分析,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参考。

3、人员配置参考

系统以多市场维度下,不同企业不同类别人员配置占比情况分析、在岗人员学历分析等途径,洞悉头部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人力资源服务项目数据繁多,流程复杂,由于数据过于分散、可靠性差等现状,采用传统方式,难以将数据处理成可用与可信的信息体系。太和司南人效管理系统基于自身的数据沉淀,与上市企业年报,通过人效管理系统提供组织运营诊断+关键人员薪酬+企业人员配置,多维度、高度定制化满足效能查询需求,将会帮助更多企业推动发展和定义未来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