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相信么?未来他有可能是中国GoPro玩的最好的人

 Oh4K 2020-12-16

GoPro 小巧而又专业的摄影机,在任何一种极限运动的场所,你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很多酷炫的极限运动视频均是由它拍摄的。价格的优势使他成为许多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拍摄首选。小编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篇专访,看一位极限运动狂人是如何从专业的音乐制作人变身为GoPro专家的。

姓名:边星

英文名:Star

生日:1984.10.26

星座:天秤座

职业:导演/摄影师/剪辑师

现任职《PLAYER1 第一玩家》工作室,专业从事赛车/滑雪等极限运动的拍摄与制作

任职经历:

2006年 EMI百代唱片——创意执行

2011年 海蝶音乐集团——版权运营总监

2015年 PLAYER1 第一玩家工作室——创始人

部分代表作品:

2015 CRC 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年分站宣传片 (共7部)

2015 《Really Ski 冰雪激情》

2015 GoPro第一视角拉力车手的一天《A Day In Rally》

2015 中国滑雪冠军郝世花 日本致贺高原

2015 三菱 APRC 亚太拉里汽车锦标赛 日本̵̵,马来西亚,中国站Hightlight

2016 WCS 世界单板锦标赛

2016 世界单板滑雪冠军 Jamie Anderson

2016 北京汽车B140赛车 宣传片

华:从平时的交谈以及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你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创作者,你从小就这样么?

边:因为我从小就喜欢HEAVYMETAL比较重的音乐,之后又开始弹吉他/打鼓/组乐队,那时内心比较向往有power的事情,比较躁动吧,所以我大三的时候就进唱片公司工作了,当时在EMI百代唱片,主要管理词曲创作人与原创作品,参与很多一线歌手的专辑制作,非常有激情,就这样经过了8年的成长也做到的公司管理层,但每天在办公室的日子似乎不是我想要的,也慢慢失去了激情,那时经常去滑雪,像毒品一样爱上了它,发现在户外,风吹日晒的才是我要的生活,再之后去国外旅游想买一个可以潜水拍摄的相机,所以我就遇见了GoPro,发现这么小这么便宜的设备可以拍的这么好,而且视频的剪辑软件与音乐制作的软件很像,基本没学就能上手,所以我决定辞职,转行进入运动拍摄制作领域,走上了这条富有激情与活力的道路。

华:GoPro美国的活动,最早有一个征集,当时我们微信公众号还发过那个征集,你去美国参加的这个GoPro的活动,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

边:这个活动叫GoPro Mountain Game(山地运动节),是世界上最大的极限运动大会。GoPro是活动的最大合作伙伴(冠名赞助商),每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韦尔小镇(著名的滑雪胜地)举行,项目有:bike、fish、slackine、climb、kayak、stand up paddle、disc、raft、yoga、run、dogs、 free runsrides and fun等等,有很多有趣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项目,很开眼界,而且氛围非常的好,类似音乐节,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带着自己的宠物。白天会有很多比赛与表演同时进行,晚上是party 酒会和演出。


GoPro邀请了全世界的GoPro资深玩家(KOL关键意见领袖),来参加美国GoPro山地运动节,我是代表中国地区去参加的,每天上午是各种课程,关于新产品的介绍与使用/GoPro大神分享制作经验/鼓励大家多多创作,赢的丰厚的奖金/GoPro如何提供更多的资源与内容,与我们互相合作等内容每天下午是实验拍摄,皮划艇/动力滑翔伞/ATV/山地自行车等极限项目,并且拍摄完成后要剪辑出来,参与评选。

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到了全世界的资深玩家,以及GoPro大神级的人物,学到了很多创作和制作的理念与方法,而且各种极限项目自己也体验学习了,有助于我接下来拍摄更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同时也拿到很多没有上市的产品,第一时间进行了测评。

华:你是怎么获得这个入选机会?

边:这得要从我如何接触GoPro公司说起,早期我全程使用的GoPro拍了一个POV第一视角的短片发到了微博上面,GoPro公司看到后觉得拍的不错,所有就联系了我。一是接触认识一下,二是在中国有一场国际级滑雪赛事,要为GoPro签约运动员拍摄宣传片,而美国那边要飞过来很多人拍摄成本很高,所以它们需要中国的拍摄制作人员,减少美国人员的数量,而且这个职位需要会滑雪,能滑野雪进到林子去拍摄(就是在那种没有雪道的地方滑),又要会熟练使用GoPro相机,又要精通剪辑,正好我都符合,所以我就加入了它们的团队,当了GoPro的freelancer。当时白天拍晚上剪,好像一共做了三条片子,虽然很辛苦,但跟美国团队合作非常开心,它们做事专业,让我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方法,私下很放松很热情,同时也对我的工作能力也给予肯定,第一次参与GoPro官方的拍摄让我非常开心难忘

通过这次拍摄,基本认识了GoPro各个部门的人,所以紧接着它们想让我参与一个关于自己生活的全球短片征集活动,入选后可以代表中国地区去参加GoPro MountainGame҅当时比较忙,没有时间单独去拍摄,所以我就用我近一年出去玩的素材剪辑了一个Highlight,里面有潜水/游艇/atv/赛车/航拍/滑雪/风景延时的素材,并提交了上去,经过几周的等待,很幸运我的短片的被美国方面选定了

华:所以说GoPro真的是需要一个运动的人。

边:这个要看项目,比如潜水/跳伞/滑雪,你如果都不会,你就不能一起去拍摄,但有些项目不会也可以,但至少要了解你所拍摄的运动,这样你才知道你要从哪些角度拍摄,需要被拍摄者做什么动作等等。其实这次我们在美国,他们培训我们很多的运动项目,就是先让你玩好这个项目,再去想通过什么配件什么角度去拍摄。


华:那我简单的理解,首先老外就是喜欢运动,喜欢这个小方块。然后就自己不断的专研,自己构思,自拍自剪。

边:对对对,一般玩GoPro的人都是自拍自剪,它不像正常的电影拍摄,你就负责灯光,你就负责道具。更强调独立性,就像独立电影人。

华:所以我个人都是比较羡慕你们这种。我个人就是放学之后就要回家做作业的那种。我就是这样背景长大的一个人,所以,我很少独立去想一个不靠谱的事,然后去完成。通常我这样想的话,就会被家里一顿骂,然后就停止了,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在这一方面会做得更好一些。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在一方面做的很好的话,起码,在运动GoPro拍摄的领域里要更具有探索的精神。甚至是独立探索,去完成一些不靠谱的想法。

边:我觉得最好是多学多看,我那时候每天就是大量的看国外的视频,翻墙上youtube,什么红牛啊,GoPro官方拍的东西,先把自己的感官培养出来,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明白的就去看教程,大量的看,慢慢付出实践,然后拍着拍着就会了,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激情和梦想,这才是学习的动力。

华: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GoPro的,最早有没有觉得不便?

边:我应该是14年,是从GoPro hero 3 开始玩的,那时候买的都是水货,GoPro在中国还没有公司,之后是hero3+̵hero4҅现在hero5也要马上出了,方不方便还是要看每个人的需求,我认为它很好,经过这么多代的升级,操作还有画质都有明显的提升,对于我要的镜头角度与拍摄的内容它很符合。

华:我那时候买的第一款GoPro是2. 但是在那个时候,在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运动拍摄的概念。那时候就是用来当备机,准备用来拍的一些刁钻的角度,因为它比较便宜,碰了,摔了也就算了。当时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使用的。我觉得当时的1和2在中国就像实验品,都是当做实验品。好像是从你开始拍的时候,这个才开始变得专业起来。

边:可能跟GoPro在中国开分公司有关系,这样中国地区有了许多宣传和营销。hero3开始GoPro的确有了质的飞跃,我那时候是看的hero3的宣传片才知道,原来这个东西可以拍的这么好,然才去买一个试试。当时在中国玩GoPro的人真的非常少,身边也没有玩这个的,也没有搞影视行业的朋友可以学习,网上的讯息也很少,真的就是全都靠自己。

华:这么多款,这么多的附件,你用的最多的是?

边:视频我就用hero 4 black 黑版,不带屏幕的。黑版的画质是最高的,拍照片偶尔会用到hero 4silver,因为它自带小屏幕,方便构图。


华:现在gopro最高的规格,就是在拍升格的时候可以保持多少的分辨率?

边:4k只能到30帧,所以我都使用2.7k 60帧或者1080p 60帧,虽然1080可以拍120帧,但画质还是跟60帧有些差距,天特好,光特别强的话,我才使用120帧。

华:这个也需要附件,你常用的附件?

边:对对对,你买一个机器,要配一堆附件,这就是一无底洞。。我的配件要装几个大箱子,而且很多特殊拍摄的配件在中国是买不到的,都需要DIY。你比如,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有一个在头顶旋转的自拍杆。

华:旋转的?这我不知道。我知道就是那种固定的。

边:其实gopro有好多好多的玩法,就是头盔上安装一个自拍杆,延长出去挂上gopro可以拍自己,但同时它又能转转,在头盔与自拍杆连接处,有一个万向轴,这样你运动起来镜头会根据惯性,环绕你360度拍摄,但是这个东西,国内都没得卖,所以最初,我是看老外有这么玩的,所以我都是去五金市场买零件DIY自己做,但自己做还是特别的笨重,特别沉,影响被拍摄者运动,到后来,我一美国的朋友就给我带过来一个,那个特别好碳纤维的。 后来我拍赛车,也想把这个旋转杆做到车顶上,所以又DIY一个巨型的。

华:这个东西官方可以卖? 

边:不是GoPro官方卖的,都是第三方的配件,还有包括背杆也一样。就是从你腰部出来一根杆子,从后面或者侧面可以拍到你自己,类似易事背(只是把挂钩位置改到侧面或后面了)比如骑自行车,攀岩,滑雪,都会运用到。像这些东西,以前国内很难买到。

华:你可以找另外一个人去拍摄么?

边:这个肯定不行,出来的效果与第三人跟拍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配件可以让你拥有很多很多特殊的角度,现在我看到很多国产的配件也都做出来了,但是还没有美国人他们用的好,主要在重量还有便携性上差很多!

华:因为这种,在拍摄车的广告的时候经常用,因为机器大,所以那个东西就会很麻烦。

边:机器大,你就要去制作那种特别大的架子,工程量会很大,拍的也未必特别好。拍摄人员与拍摄时间也会成倍增加

华:也不是说哪个厂商会特别的有优势,其实就是人的创作的想法,厂商的热情,也许就是你走在前边,他滞后,也许是他在前边,你滞后。就是大家要相互刺激,然后越走越远。

边:是的,Gopro现在也慢慢的收购了一些大家经常使用的配件厂商,开始卖自己官方产的配件。同时它们也拿出奖金鼓励我们多多拍摄好的作品

华:你是怎么接到北汽的项目的?

边:最早是要去北汽绅宝拉里车队作为领航员参加CRC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的,结果厂商还有赞助商需要每站的宣传片,正想我也喜欢拍,又懂赛车,所以不干领航员了改车队宣传片导演了,去年拍了全年7站的比赛。然后今年又去新疆拍摄了环塔(国际)越野拉力赛。


华:接下来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存不存在,开始在给北汽做这些片子的时候,这个行业一定有竞争对手,你有没有在这个方面遇到过障碍?

边:我们不可能拥有电影/广告剧组的条件,全部人都配合你,让你完成满意的镜头,我们都是实时的抓怕记录,灯光靠天气,置景靠构图,赛道很长,全长几百公里。因为赛道会提前封路,大早上4 ̵5点钟就要起床,在比赛前几个小时就要进去,根据经验找到容易出效果的地方,往下一一撒人,然后就是等,可能等个两三个小时自己车队的赛车来了,就咻的一下,车就过去了,你拍到就拍到了,拍不到一天就白搭了,所以赛道上要布置很多个摄影师,(华:你要布几个人?)可能5到 10个人,赛车的镜头一个人在里面蹲一天就只能最多拍到三个镜头,所以我每个镜头都很珍贵,拍不到就完蛋了。

华:所以我不明白,你是怎么拍的呢?一天5个人,5个人一天就只能拍一个镜头?

边:哦,我们车队有三台车,会按照发车顺序的分别开过来,所以我要求大家在自己的地方,全的来一个,中的来一个,不同的角度。三辆车千万不要拍一样的景别。(所以就是三台车,不同景点,凑起来就像一辆车)对,对,对。


华:我看你的片子,里面有航拍,一开始就有么?

边:航拍我最早就玩,当时还是DJI精灵2,挂GoPro的镜头,后来换了DJI inspire 1 ,挂的x3镜头,这时我自己是有心无力啊,实在弄不过来了,最早期又要当导演想创意/又要协调车队事物/又要拍摄/又要飞飞机航拍/还要剪辑,实在顾不过来,所以现在我就专门找人来负责航拍,而且现在用 x5r云台相机,需要两个人才能拍摄,他们现在航拍的很好,特别赞!

华:刚才我就听你这个拍摄的特殊性,就觉得天上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你在未来会大量的增加航拍么?

边:会,我做了一个片子,是环塔的,用了大量航拍镜头,都是用RAW拍的,就是素材整理与后期好麻烦。

华:这是一个不ࣁ我准备的范畴内的问题,你的发展和GoPro的发展是挺像的,一开始大家接触的时候,只是把它当成是一个玩具一样,但是慢慢的,玩的好的,就把它发展成了一个门类,有自己的领域,到后来,做社群,然后到现在GoPro要做航拍。其实这个跟你的发展特别像,你进来的时候用的是3,自己也不懂,然后在社交网中认识了很多国内国外的朋友,这就是一个社群的概念吧,开始进到这个家庭里,现在在专业的拍摄中,因为汽车运动速度的制约,导致你需要有航拍。

边:其实无人机的速度对与赛车而言还不够。包括环塔的片子,很多用的都是直升飞机跟拍


华:那你觉得大疆的设备呢?

边:大疆最高能到80公里/小时,只能把握好时机差不多跟一小段,赛车会瞬间开没影了。

华:那越野赛真的会开的那么快么?

边:会,真的会。拉力赛会更快,能达到200多迈,但也要看赛道情况,在弯道,赛车会减速,会漂移出效果,你可以跟两下,然后赛车出弯,你就就跟不住了,直道的话你要提前起步,不然赛车入画飞机再起步就晚了,赛车实在太快了瞬间在你镜头里就变成一个点,要想拍出好效果必须离车特别近,所以我们现在也会使用45mm镜头 。


华:我觉得你用广角的话,可以稍微高一点,可以拍到烟。

边:你拉高高度,画面就会失去速度感,可能我剪的东西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快剪,啪啪啪的切,所以突然来一没有速度感的画面,片子的节奏会掉下来。

华:有一些看起来就挺荒凉的地方,有一些还有树啊,我估计荒凉的地方在顶上拍还是比较好拍到的。估计那些植被茂密的地方就不好拍了吧?

边:那个真的挺难的。很容易炸机。WRC你看过么?就是世界拉力锦标赛,DJI给了它们赞助。那帮人飞的就特别屌,特别好。因为飞机不是自己的,就玩命飞。在树里哗的一下就扎过来了。就跟那个叫天猫似的,两边都是树,看着都害怕。我反正是不敢那么飞。因为飞机是自己的嘛。

华:一堆小设备要如何整理的井井有条,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边:首先,所有的GoPro的设备都是分开放的,我们大概有40多台GoPro,都放在一起,有专门的电池箱,好几百块电池都在一起,充好的一格,用过的一格,其他比如防水壳/螺丝/底座也是单独放一格,我们的箱子是分层放的,这层是吸盘,这层是脚架等等。所以,当要拍摄的时候,会让拍摄人员了提前解拍摄所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取设备,然后做好取走设备的登记,提前都准备好,自己拿自己的设备。

以前就出现过很多丢失的情况,以前所有的设备都放在我皮卡的后备箱里,然后谁用什么都自己直接去拿,也没有登记,完了最后丢了很多GoPro。不知道是被谁拿走了,因为现场人太多了,所以我就有经验了,头一天都准备好了,因为一旦开始拍摄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人太多,太忙。我觉得这还是经验问题,因为你要使用什么配件,心里都有数。其实那些都是小配件,什么吸盘,脚架呀,都是小的。我还有好几个大箱子,都是乱起八糟的配件,就像我刚才说的杆呀,转杆呀,话筒啊,滤镜啊这些东西,就是分了很多箱子。

华:在这么多赛事里面,通讯肯定是使用的对讲机,那有没有出现那种,某一个队员的配件不够了,需要你们送过去的情况?

边:不行,因为比赛前,赛道就要封路了。每个摄影师之间都会隔着很远的距离,必须开车,而且对讲机也收不到,手机也没有信号,每个人只能在赛道孤零零的呆12个小时,等比赛结束,工作车来接,所以大家的配件都要带齐了,带富余了。

华:那这些人都是你的雇员还是?

边:基本都是雇员,它们以前有的是从业电影/广告的摄影师,或者电影的特效师,我们的航拍手以前是专业操纵大型飞行器的(用助推器起飞的那种),也是因为我玩这个,它们才开始接触运动视频拍摄以及GoPro的。我们是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只要有激情就能给它做好。

华: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要怎么去使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每天做着大量的工作,却没有自己的作品。

边:每天拍完我都会让大家检查自己的素材,因为我们不止拍赛车,我们还会去拍风景,拍人文。回到酒店后,他们会自己看自己的素材,把费掉的镜头删除,然后分类好再给我,这样它们就知道自己的每天拍的如何了,不能每天都是我看,我心里有数,没用。要大家通过这个环节检讨自己,自己拍到好的镜头就是对他们的安慰。


华:在每天的拍摄中,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总结出经验,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的进步。

华:GOPRO在画质上,相比其他产品还是相对较弱的,你如何处理同其他设备混拍时出现的匹配问题?

边:其实他的画质同一些好的摄像机比还是差挺大的。毕竟他录的mp4压缩格式,我宁愿多花很多钱让GoPro出一款更好画质的机器。其实GoPro有很多的设置,他有一个叫protune的设置,把它打开,你可以调白平衡啊,ISO,锐度啊等等。

和你说一下我平时的设置吧,首先,PT模式一定要打开,打开这个里面就会出现色温,ISO等这些选项,我一般色温用自动,ISO基本用到最低,因为我都是白天拍,光线比较好,锐度我也是调到最低,因为锐度调高了会出现数字感,它可能会对机器造成一定的压力,过热之类的。因为他都是内部算,都是数字的,我后期锐度是可以拉回来的。然后,GoPro在调色上,可调的空间太少了,一动就糊。


华:我们现在开发了GoPro protune色彩空间,像alexa log-c/arriwide gumant 转换的配置文件,我自己试了,感觉挺好!你下次可以来试一下。 

边:太好了,下次一定试一下。

华:下次你可以完完全全用这个拍。

边:那他有一个颜色选项,你选择GoPro颜色,还是flat?

华:你就用它原生的,看起来是灰的去拍。使用的是flat的色彩。

边:其实这也是他们官方推荐的做法,它们建议与其它摄像机混剪的话,这么设置,但我尝试过感觉效果不佳,可能自己的调色能力有限,所以之后就没敢再用

华:因为我们发现,GoPro的色彩空间还是挺宽广的,在设备采样率上,他没有办法,因为机器太小了,如果做得太高的话,会出现过热的现象。但是色彩空间他会做的跟其他设备匹配,他也是为了把他的设备带到更高阶的制作中去。作为调色公司呢,我们有一个我们自己的方法,我们很想通过这个采访让大家知道,使用GoPro拍摄,如果你不是今天拍了,下午要交片的这种情况,还是建议大家走后期流程。

色彩空间要做的够大,色彩空间绿蓝红有三个角嘛,它这个色彩空间的形状呢,比较奇怪。如果你直接调色呢,是很难找准的,所以我们现在用色彩空间转换的方式,就是把色彩重新映射到Alexa的色彩空间当中去,在那个里面调就不一样了。

 边:那下回真得试试。

华:国内大部分人认为运动就代表着活力嘛,色彩都是鲜艳的,饱和度很高。但是我看了国外的许多片子,老外是把运动当成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颜色方面会选择消色,饱和度较低,你怎么看待这个差异?

边:我最早喜欢GoPro是因为它的宣传片,都是原色,而且颜色都很真实,我那时候就喜欢那种调调。所以我的片子,该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保留原始的色彩,然后进行一点点调整,蓝天在蓝一点,做的在漂亮些。其实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但是不同的片子我也会有不同的调色,有些片子我就会去降低饱和度,打偏色,有点电影感。

华:你对色彩的感觉,其实还保有着你刚入行时的被感染的那种感觉。

边:对,可以这么说。老外他们拍GoPro的东西,很多都是使用的原色,包括红牛也一样,除了他里面有一些很牛的大片,会用电影机拍,好好去调色,但是我看他们其他的片子,大多使用的是709。

华:因为我个人奥迪开了好多年,所以奥迪的好多片子我都看过,他们的RS系列的片子,就很多这个车,最早他们也是有拉力赛的,就是那种片子颜色消色会相对的多一些。

边:我喜欢还原真实的本色,蓝天白云,如果这样处理,很多细节就没有了。因为他的对比度拉的巨高,所有的暗部细节就都没有了,美好的都被去掉了,我觉得比较可惜。所以我都是尽量保持原始的东西。我很多片子也有很低的饱和,我自己调不了,毕竟不同的机型颜色要匹配,只有专业调色公司可以。

华:对于调色公司你是怎么看的,是否愿意推荐你的客户去调色公司调色?

边:我觉得还是看活,看你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如果你真的喜欢他,又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自己掏钱我也会去专业公司调。

华:你通常和调色师如何沟通呢?

边:工作室有一位同事是专门负责调色工作的,通常是我会先跟他进行沟通,找一些参考片,自己先简单一下试试,把基调定了,他再带着素材去调色公司与调色师沟通,来这调色就想出一个大片的感觉,所以要慢慢磨

我也希望调色师能先按照自己的感觉先调一版,也许调完我一看,唉,挺好的。也许调完不对我的胃口,可能我要全程跟着,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调。

华:GoPro和航拍的发展,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你作为深处这个旋涡核心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

边:我觉得,其实就像我自己最早玩音乐是一样的,有MIDI出来后,很多东西都可以回家做,GoPro 和航拍也是一样的,就是让你一个人也可以拍,现在大家都可以自己玩,它不向拍电影需要大量的器材。需要那么多的人,现在有GoPro可以完全自己搞定。也内置了许多设置,虽然还达不到电影机的拍摄效果,但是可以满足你各种刁钻的需求。你说你去爬山,然后你带个大机器,它不靠谱,GoPro完全可以拍。

华:所以我拓展一下你的这句话,GoPro和航拍为全民影音提供了基础。

 边:入行的成本没有那么高了。GoPro都已经可以开始做直播了。

华:如果以后有这么一个线上线下的教育平台,然后让你来做一个GoPro的课程,你是否感兴趣?

边:这个不好说,主要是要看是时间。你不能糊弄学生嘛,准备当然要充分些。而且我之后打算做电影、电视剧,要投入更多精力。关键还是看时间。线上的话,会方便些,因为我可以让我的同事去给我准备资料。说来说去就是时间的问题。




HOMEBOY调色合辑(广告类)20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