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脉法

 昵称72924878 2020-12-16


脉法很玄妙,故难得精髓。古代没有如今的检测设备,因而脉法是重要的诊断手段。魏晋的王叔和著作有《脉经》,该书收集了众多脉学理论。明代的李时珍又搞了《濒湖脉学》,犹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无所适从。《伤寒论》对脉法特别重视,所以开篇就有平脉法和辨脉法等篇章。

不谦真人讲授中医,特别讲解伤寒脉法,即三阳三阴脉法,以便与《伤寒论》相合,脉法理论与六病理论一体化。事实上在《素问》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脉法。《素问·平人气象论》: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出的三阳脉法,与《伤寒论》之理论是一致的,但作者未必是同一人。譬如说,《伤寒论》: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洪大者是太阳脉,可见《伤寒论》与《素问》的观点是相同的。不谦真人提出伤寒脉法,并非是受《素问》之影响,而是自然而然。

由此可见,医学造诣到了相应的境界,古今所见略同,自然而然能还原古典医学之精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