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亲近生命中的美好》曾繁伦

 作家文坛 2020-12-16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写点东西,对我来说,已没有多少激情,因为毕业工作后一直在写,陆陆续续也有几百篇作品发表。虽难登大雅之堂,也不敢说著作等身,但算得是有所收获。虽然作家梦一直没有实现,但写点与文学沾亲带故的文字总可以吧。
  以前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岗位上,写的大多是新闻报道、调研报告、讲话提纲,偶尔也在报刊上发表点报告文学、评论杂谈。不过,我最钟情的还要数散文,我喜欢散文的飘逸和自由,喜欢散文对情感的真诚抒发。转换工作以来,我不再从事文字材料工作,从严肃正规又略显刻板中解脱出来后,也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不管多忙,每个月都要写一篇感悟短文,静思生活,聊慰内心。
  人无压力轻飘飘,自己给肩上加了担子,也变得勤快了,竟有想写的冲动。我开始在繁忙之余写一些小时候的家乡旧事、生活中的随想感悟,也陆续写了《老宅印记》《村东河滩》《徒步人生》《变蛋的乡味儿》等20余篇短文,一下子感觉内心更加丰盈了,因为这是从心里流出的语言,是真实感情的结晶。意外收获是,在儿子面前的引领榜样也竖起来了,10岁的他也开始有模有样地写连篇小故事了,还专门请小伙伴敲成电子版,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虽说写的不咋样、老师布置的作文也不优,但也算爱看文学读物、有点文学追求了。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农村,难忘的乡村生活已经根植于灵魂深处,乡村用二十年的时间给了我幻想的翅膀、透彻的经验、坚韧的性格,铸就了我的一切,所以我注定要属于它。因此,在所写各个短文中,都无法摆脱对乡村生活的追忆与留恋。
  都说怀旧就说明“老了”,可我还不到四十啊,怎么老是怀念过去?我也想解开这个疙瘩,却一直无果。直到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才释怀,文中说,“从前”也是一种现实,是从前的现实,它与今天的现实具有同等的意义,并且由于历史的沉淀,我们会对从前的现实有更深切的把握。因为,人类的基本人性,或基本的生存状态以及基本的审美倾向,是不变的、永恒的。
  这么一说,我们怀念以前的生活,并不仅仅是找寻儿时内心单纯的美好,这还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迷恋,更是对美好人性的追寻。怪不得那些好文章都是以善良质朴、勤奋坚韧、清新自然的主基调而打动人心、流芳于世的,而我的小短文只是回念过往,有时还无病呻吟,离在更高层次传递真善美相差甚远。再说我写点东西只是给为了给自己一份踏实、一丝心静、一点思考,压根没打算去干扰或改变别人的思想和生活,所以只能划归为自娱自乐、自我陶醉了。
  临近年终,一直忙碌。搁笔掩卷,又到午夜时分,家人早已进入梦乡,窗外繁华都市依旧霓虹闪烁。本不打算熬夜的我,竟为一点爱好又一次食言了。不过,我想这大概是为情所致吧,为国、为家,对故乡、对亲朋!还完成了本月的任务,也对一年的学习写作作了个小结,算是一举多得。期待明年能从故乡热土,能从工作生活,能从所见所闻中找到更多的题材、主题和故事,让我永远能亲近自然,亲近人性,亲近生命中的美好。

====================

原创作家简介曾繁伦,工科硕士,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600余篇,多次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