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爱绵绵无绝期

 行唐中医李宏奇 2020-12-16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己亥年农历六月初二,我们兄妹四人送走了我们的父亲,知天命之年的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面对生死离别,当看到母亲由亲人搀扶着,颤颤巍巍走到棺木前,要看父亲最后一眼时,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汹涌而出。去往墓地的路上,看着灵车缓缓前行,此刻我那善良平凡,一辈子本分劳作,很少对生活有丝毫抱怨的父亲,背已佝偻,鬓苍齿摇的干瘦老人,就那样平静安详的躺在棺木里,由众人护送着,去往人生最后的目的地,街道两边站满了乡亲要送父亲最后一程。守灵的这几日,心情平复下来的时候,我会静静的看着父亲,回想这几日发生的种种,甚至一度怀疑这不是真的,短短三两日,谁都没有料想到一向体格还算健朗的父亲,竟然走的这么仓促,父亲近年来虽然逐渐变老反应迟钝,但没想到离去的速度竟会这么快。

父亲一直身体健朗,很少生病没怎么吃过药,从来没有进过医院,最近天气异常炎热,而父母总是不喜欢用空调,尤其是父亲近几日吃不下饭还总是恶心,两腿无力,我们兄弟几个就把父亲送到省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是低钠血症,补充盐水后身体也有力能吃下东西了,到了第二天,父亲还跟母亲通了电话,跟母亲说别惦记了,自己没事了,很快就回家了,第三天中午的时候,我跟三弟通电话,三弟说父亲吃着饭说有点累了,先躺会再说,谁知没过一会,三弟打来电话,说父亲叫不醒了,让我们赶紧都过去,医生也在给父亲抢救,我们兄妹几个赶到的时候,父亲已经被推到检查室做CT,CT结果显示父亲突发脑出血,而且出血量很大,我们谁都没想到一向血压正常的父亲会脑出血,外科的专家过来会诊,说父亲出血量很大,瞳孔已经散大,到了晚上,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生命体征已经不稳了,着手准备后事吧。晚上十一点,当我们带着父亲回到家中时,看到家门口亮着灯,路边等着很多乡亲,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眼泪决堤而出。

今年刚好过去一半的时候,83岁的父亲与我们告别了,临终前都没有来及与我们兄妹四人说个只言片语,就这样安安静静的闭上了眼睛,从此天人永隔,从记事起,自己对父亲的敬仰崇拜,也只能深藏心底了,却从未放下。

父亲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从小过得穷困潦倒,饥寒交迫,非常艰难孤独,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父亲总是过得小心谨慎,生活上非常低调节俭,处事中总是处处为别人考虑,最害怕的就是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有一份奈何,也绝不会开口去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最亲的子女。

就是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位老实本分的农民,虽然不识字没有文化,但为人处事却影响着我们后代子孙。

父亲一直到二十六岁的时候,才娶到了比自己小六岁的母亲,从那时起父亲才有了自己的一个家,据母亲讲,结婚的时候,家里真是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床旧被,可谓是家徒四壁,母亲就这样嫁给了一穷二白的父亲。

母亲虽然年龄比父亲小得多,但很有经营的头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父亲找各种能挣钱的活计,受我姥姥的影响,母亲眼界开阔,有智慧,很善于筹划事情,市场刚开放的时候,母亲就和父亲自己做点小买卖,在集市上摆摊卖自家做的扒糕,因为父亲自幼父母双亡,性格比较内向,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点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是谨小慎微,但母亲就不一样,母亲开朗热情,与亲戚朋友街坊四邻处的关系非常好,这点正好与父亲形成互补,母亲主外,父亲主内,婚后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母亲的到来,慢慢的改变了家里的境况,父亲母亲勤劳肯干,互相支持,很快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就开始自己经营各种小买卖,养猪养鸡,砸黑白铁,养蜜蜂,父亲虽然没有文化,性格内向,但很善于钻研,手也很巧,每干一项活计,都能尽最大努力干得非常好,自己干好的同时还会带动其他人参与进来,帮助别人发家致富。那时候母亲在市场上摆摊卖衣服,父亲负责到市里进货,是我们县最早开始卖成品服装的,同村的乡亲看到父亲批发来的衣服款式好看,销售量可观,就让父亲带他们也去批发衣服拿到集市上卖,父母欣然同意,不仅带别人一块进货,还把自己经营的经验心得分享给别人。

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不大,虽然已经摆脱了贫困,但生活还是很紧张的,有次有亲戚过来串门,跟母亲说,你家这三个小子过几年就大了,给他们说媳妇都是问题啊,但母亲却不以为然,跟我们说日子都是慢慢过出来的,到了哪一步就有哪一步的方法,就是母亲这种对待事情坚毅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虽然我们物质比较贫瘠,但精神上是非常富足的。

当年我们兄妹几个都还小,虽然没有跟父母共同参与家里各种事情,但父亲母亲对待生活那种孜孜不倦的努力,自强不息,勇于承担的性格,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身上那些优良的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我们兄妹几个学历都不高,但父母总是能发现我们身上的闪光点,知道我们的短板是什么,在我十六岁毕业在家闲着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寻思让我干点什么,找一个什么样的出路,当年我跟父亲一样,个子小又很瘦,干些力气活肯定吃力,恰好当年我师父租住在我家门口的门市房开诊所,于是母亲就找机会让我拜了师父学医,也就有了我后来学医行医的这些经历。在我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母亲总是鼓励我,而父亲总是提醒督促我,让我知道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更加努力提高,在我行医渐渐成熟稳重以后,父亲还鼓励我以后可以去省城给人看病,我们没有想到的,父母都已经提前看到并帮我们设定了前进的目标,感恩父母的伟大。后来我的两个兄弟开办工厂的时候,起步阶段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缺乏信心的,母亲却能泰然自若,给我们信心,工厂刚开始运营的那几个月,父亲母亲每天在厂房,亲自上阵,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杂事,一直在工厂住了三个月,等到各项工序都捋顺了,也正常运营了,父母才回到家中。

父母帮助我们兄妹几个成家立业,还帮助我们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事业,他们都是普通本分的农民,但看待事物总是有自己的角度,我们家人,学历都不高,智力平平,体格也不算强壮,干活比不了别人,父母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能想办法规避自己的短板,发挥最大的能量,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都能有自己谋生的一项技能或者是一份事业,并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到身边的人,这些期望后来也都一一实现了。

如果说父亲是个平凡老实守己的本分人,而我的母亲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那个年代,母亲能有勇气嫁给一贫如洗的父亲,而且婚后不遗余力的帮助父亲,对外独挡一面,对内把家庭经营的很好,是真的了不起,我们说一位好女人能够福荫三代,我的母亲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不仅对我们子孙倾注心血,在朋友相邻生活有了困难有了困惑的时候,母亲也总是伸出援手提供帮助,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乃至周围乡亲们主心骨。

我们兄妹几个还算成功,也达到了老人的期许,年迈的父母却越来越老,行动变得迟缓,身体开始衰退,头脑没有以前灵活,但依然是我们心里的主心骨,遇到什么事情了还是习惯听他们念叨念叨。每次家里有什么事他们都会过来叮嘱再三,一定要冷静,不要心急发火,出门的时候他们总是坚持一直等到我们回到家中才会安心去睡觉。

父母健全的时候,无论我们年纪多大,在他们面前,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孩子,父亲走了,我也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许多,父亲走了,没有了主心骨,以后有了什么事情心里有了疑惑,再也听不到父亲小心翼翼的言语了,在墓地,当最后一抔黄土覆盖了棺木,我父亲彻底与这个世界告别了,回到西街,我看着街道还是原来的街道,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路边照常坐满了闲聊的街坊,可是却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他每天走路脚磨地刺啦刺啦的声音,每次出诊回来再也看不到他在门口坐着小板凳焦急等候的样子,再也吃不到父亲送来的热乎乎的馒头,也听不到他反复嘟囔着我的缺点,说我脾气急爱激动,过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健全的父母双亲忙里忙外准备吃食等候我们拜年了。

我心里跟父亲说着,让他安息,父亲辛苦劳累了一辈子,为我们劳心费神,时刻牵挂着我们,我们兄妹和孙辈也已经长大了,父亲教给我们的我们也都学会了,您对我们的期许也都一一实现了,您这一生太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您最放心不下的母亲,我们也会好好照顾,让母亲有幸福的晚年,燃烧的冥纸和花圈漫天飞舞,刮着旋风,好像是父亲对我的回应,旁边的墓地里有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二伯,和村里的长辈,不必感到孤独,您的子孙和亲朋好友不会忘了您,会时常来探望您的,您对我们的爱和教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此爱绵绵无绝期,我们会永远传承下去。

感谢近日来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帮助关心,送父亲最后一程,热心的乡亲以特别的方式,赋以诗词纪念缅怀父亲,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