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肾脏保持「年轻」的8件小事,还不知道就亏了!

 求知_时光 2020-12-16

肾脏是个“任劳任怨的器官,即便是已经出现问题,也不爱声张,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很可能已经到了很严重甚至尿毒症的阶段。这时候不光损害了生活质量,还直接缩短了寿命。

那么,肾脏疾病可防可控吗?所幸,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咱们可以从一些小事着手保护肾脏。

No.1

不滥用药物

人体产生的很多“垃圾”都会通过肾脏从尿液排出体外,其中包括许多药物的代谢产物,因此药物本身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比如最常见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物为各类止痛药、某些抗生素及显影剂等。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轻微肾功能衰退、体内水分不足(发热、大量出汗、腹泻呕吐、饮水不足等)者,更容易受到肾毒性药物的损害。

如果感觉身体有不适,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包括保健品、中药等所谓“补品”也不能擅自服用。本身有肾脏病的患者更应该小心,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No.2

控盐

食物中的盐分,95%由肾脏排泄出去,过量的盐分摄取会造成肾脏负担。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食盐摄取指南建议,健康人通过饮食摄取的最佳盐量是:每人每日不超过5g。

除了减少直接用盐,需要注意,我们饮食中有很多隐形盐潜伏在零食、调料中。吃汤面时候,最好少喝汤,以免把过多的盐吃进肚里。

No.3

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帮助体内有害物质快速排出,还能降低尿液中某些盐类及化学物质的浓度,减少这些物质在肾脏的残留。健康成人建议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

No.4

尽量避免感染

许多肾病,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感冒也是诱发和加重肾脏病的主要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需立即根治,患了肾小球肾炎的人,因为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平时切记做好预防和早期防治。

No.5

控制好血压和血糖

患高血压时,肾小动脉也会发生硬化,引起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因而肾功能出现进行性减退,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同理,糖尿病患者的血管也会慢慢地硬化,尤其末梢微血管。

因此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及时规范治疗,定期检查,避免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No.6

戒烟

血清中镁、铝、氟、锌等元素的含量过大,会促使尿路结石的形成,尿中高浓度的镉会直接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而吸烟会使这些微量元素滞留在体内,进而损伤肾脏。

No.7

控制体重,限制腰围

研究发现,肥胖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越高,出现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也就越高。

No.8

及时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疾病、小儿尿路畸形都易引起尿路感染。

有些人患了泌尿道结石,不疼痛了就不管它了。但结石不痛不代表好了,尤其是输尿管结石很容易造成肾积水,长久下来,肾脏会受到损伤而不自知。

因此,如果患有泌尿系统疾病,一定要及时、规范治疗,避免造成肾损伤。

编辑:李皇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