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雍正帝即位后,为什么会反感老十三胤祥提邬思道的名字?

 杨角风发作 2020-12-17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补17期,总167期)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剧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懂,那就是雍正帝被众清流弹劾诺敏的折子搞得非常恼火。一个人坐在大殿上生闷气,结果老十三胤祥进来了,提了一句“要是邬先生在的话……”。

结果雍正帝恼怒地瞪了他一眼,这一眼意味深长,那么他这一瞪到底蕴含哪些意思呢?

本期杨角风谈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后,为什么会反感老十三胤祥提邬思道名字?

一、

邬思道是雍正帝即位之前的老师,是行过跪拜之礼的正儿八经的老师,可以说在助老四胤禛争夺帝位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说是老四胤禛的老师,但是大多情况下,老四胤禛并不是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也在多个事件上表明自己才是主导者。

当然,副作用就是让邬思道寒了心,于是在雍正帝即位当晚就提出了半隐。

当然,当晚的雍正帝返回府邸也不是和和气气来的,而是带着浓浓的杀意,若不是邬思道早有防备,设下了五路人马迷惑雍正帝,说不定当晚真的难全身而退。

离开了邬思道的辅助,雍正帝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执政生涯:

他即位后首先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继续追缴户部欠款,同时准许了隆科多对诺敏的举荐;第二件事就是打算开科取士,并准许了老八胤禩对张廷璐的举荐;第三件事就是铸造新钱,并指令老八胤禩全权负责。

虽说雍正帝现在是皇帝,可是朝堂上真正跟他一条心办事的大臣,一个都没有!

有人说,不对,别的人不敢打包票,有一个大臣绝对是一条心的,那就是老十三胤祥。

其实不然,邬思道当初离开的时候,曾经劝过老十三胤祥,劝他推掉铁帽子王的称号,并让他关注一下雍亲王府里面做秘密事情的人:

“明日我的话就能验证啊,府里专一替四爷办秘密差使的人,恐怕就要……”

而老十三胤祥虽然当时不信雍正帝会干出“鸟尽弓藏”的事来,但是也确实暗中观察了,而事实跟邬思道的判断基本一致。

这也是为什么铸造新钱一案,雍正帝恼火老十三胤祥的原因!

二、

在新钱铸造一案上,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可是没有一个人跟雍正帝说清,还是一个二愣子孙嘉诚给点破了其中奥妙。

雍正帝听完孙嘉诚的话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可惜当着众臣面还不能直接训斥老八胤禩,只能训斥了孙嘉诚一番。

苦闷的雍正帝这才找老十三胤祥下棋,他要搞明白,为什么朝堂上这么多大臣,没有一个跟他说实话的。

此时有一个小细节,本来雍正帝抓了黑棋盒,结果老十三胤祥硬是把白棋盒递过去,示意雍正帝持白棋。

在以前围棋不贴目,黑先有优势,所以围棋里面白棋为上手,黑为下手,即水平低者持黑先下,高手持白后下。而老十三胤祥水平本来比老四胤禛高,本应持白,结果他要抢黑,其实就是把自己置于下手,让皇帝做上手。

从雍正帝无奈地接过白棋的表情看,他对老十三胤祥此举不太满意!

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了,下棋过程老十三胤祥也让他失望了,总是跟他下和棋,一局都不敢赢他。

俩人边下棋边讨论这次铸新钱的事,结果老十三胤祥说了一句赋税都被黑心官员套走了,雍正帝听完就火了:

“不下了,总是和棋,没意思。允祥,你是不是瞧不起朕?”

老十三胤祥一看雍正帝火了,急忙跪下:

“臣焉敢,君臣分际,下不僭上,臣是以理而行。”

雍正帝听完就来火,你说的这话就是屁话,你们既然早就知道铸新钱的弊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跟朕说一声?

三、

老十三胤祥显然被雍正帝突如其来的恼火而懵了,稍稍停顿说了一句:

“此一时彼一时,情势不同了。”

其实很简单,现在的朝堂已经被老八胤禩一伙和隆科多一伙把持了,没有老十三胤祥的说话空间,况且雍正帝的性格他最清楚,哪里容得下别人的反对意见?

雍正帝也恼火,朕现在是皇帝,是需要人辅助的,而且朕告诉你你的定位:

“朕要你做朕的十三太保。”

老十三胤祥也交底了:

“我这十几年如履薄冰、步步小心,还是著了人家的道儿啊。在宗人府被皇阿玛圈禁了整整十年啊,……您看看,我这头发一多半都白了……我今年才三十七岁。怎么能指望那个死了的拚命十三郎再去还阳呢?”

雍正帝听了也比较伤感,索性明说了,朕就是希望你能振作起来,能替朕说些实话。

老十三胤祥索性跟雍正帝也表态了:

“请皇上明训。”

雍正帝先提了财政空虚,老十三胤祥急忙推辞,管钱实在不在行,孙嘉诚提了几句话,还被你训斥呢。

雍正帝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啊,忙解释说那是障眼法,故意做样子给老八胤禩看的,以后孙嘉诚还会重用。

这时候老十三胤祥突然表态:

“臣一身一命惟皇上是从。臣即请缨请命,愿与青海与罗布藏丹增兵车相会……”

四、

老十三胤祥这是摊牌了,要想我实心办事,就要给我安全感,咱明人不说暗话,把兵权给我!

雍正帝一听这话,当然不行,朕身边不能没有你,你还是去管钱吧!

后来的雍正帝为了试探众人,赐了山西巡抚诺敏一张牌匾,上书“天下第一巡抚”!

为什么说是他试探众人,其实很简单,追缴户部欠款,雍正帝是行家,难度有多大,他比谁都清楚,不要以为小小的诺敏就能骗住他,不然的话,他干嘛要派田文镜去山西,干嘛要给布政使李卫下诏书?

这也是雍正帝识别朝中大臣谁可用,谁不可用的手段,同时打击了诺敏,就等于收拾了隆科多一伙,最起码让隆科多再举荐人的时候,失去了底气!

在众人弹劾诺敏的时候,隆科多还搬出有损皇上英明的话来反对拿下诺敏,雍正帝听了相当生气。

更生气的是那些清流官员,朕赐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现在“出事”了,一个个来上书了。

也正是在这个关口上,老十三胤祥看雍正帝不悦,说了一句:

“要是邬先生在的话……”

然后眼睛观察雍正帝的神情,一看雍正帝在瞪眼,知道他不悦,急忙改口说臣弟不是这个意思,是说该吸纳些人才了……

雍正帝为什么生气?

当然生气啦,追缴户部欠款一事,朕可是明明白白交到你老十三胤祥手上的,你也当着朕的面安排张廷玉部署工作。可是眼看着朕赐匾,你也不阻止一下,这时候出丑了,你还搬出邬思道来?

啥意思?

一方面是在暗示雍正帝办事操切,另一方面则是暗示雍正帝恩将仇报,当初把邬思道赶走,现在遇到难题了,管没人出来帮你了吧?

以雍正帝这种多疑的性格来讲,他必然会多想,所以当时听到老十三胤祥提邬思道的名字,先是愣了两秒,随后才是恶狠狠地斜瞪了他一眼!

更重要的是,山西诺敏案其实就是雍正帝放风给李卫的,其实就是放给邬思道看,就是暗示邬思道去山西办案。只是老十三胤祥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道,此时咋一提,倒是让雍正帝多想,有一种帝王心思被看破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不妙哦。

后来的邬思道又帮了雍正帝好几次,甚至西北大捷都是邬思道的功劳。到最后邬思道的逃跑,雍正帝没有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雍正帝必须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离开邬思道照样做的很好。

比如八王议政逼宫事件,那就是雍正帝自己设下的一个圈套,连老十三胤祥都中计了哦!也从侧面表明,雍正帝的权谋用起来,可是一点都不比邬思道差哦!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雍正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