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款国产PD1上市了 抗癌免疫针PD1在中国的状况

 华哥论事 2020-12-17

2018年,中国药监先后批准引进两款进口的PD1药物,即K药和O药,正式掀开了中国癌症治疗的免疫疗法。

两款PD1,在中国的零售价和用量分别是:

2018-8-28日,PD1的O药,:100mg  9260元    40mg  4591元  二周一次  3mg/kg体重

(境内上市的O药,欧狄沃,纳武利尤PD1单抗)

2018-9-19日,PD1的K药,可瑞达:100mg  17918元  50mg 未批准  三周一次  2mg/kg 体重

(境内上市的K药,可瑞达,帕博利珠PD1单抗)

国外已上市的PD-L1,主要有T药B药I药和L药,也开始陆续向中国申请临床,积极想挤入中国抗肿瘤市场。

与此同时,几十家中国药厂,扑向PD1的研发,掀起激烈的竞争。

2018年12月17日,国家药监NMPA,有条件批准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PD1单抗注射液的上市,商标名,拓益,适应症是晚期黑色素瘤。

(批准上市的君实国产PD1,拓益,特瑞普利PD1单抗)

2018年12月27日,国家药监NMPA批准第二款国产PD1上市,这次是信达生物的PD-1抗体,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标名,达伯舒,适应症是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批准上市的信达国产PD1,达伯舒,信迪利PD1单抗)

这样一来,截至目前,就有4款PD1在中国上市,如果说君实的PD1是第一个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国产PD1,那么,信迪利单抗,是第一个具有国际品牌,称Tyvyt®,是中国第一个与国际制药巨头,礼来公司,合作开发的PD1抑制剂。

除此之外,国产PD1,还有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仍在排队等待审批,相信将会陆续上市。

批准上市的这四款PD1,目前有适应症的局限,只在其适应症内才有可能纳入医保。四药各自仍在继续临床试验,力图拓展适应症范围。

关于PD1的科普,数年来,本公众号持续推文,详见:

国产PD1今日开始放行

抗癌免疫针PD1使用中的特殊情况

PD1增敏方面的最新进展

未成年肿瘤患者能不能注射抗癌免疫针PD1?

除了PD1 癌症的免疫疗法还有哪些有前景

当前,这两款新批准上市的国产PD1,正在备药、落实销售渠道和商定价格。

还有一些PD1/PD-L1仍在临床招募,免费入组,主要有:

PD-L1的进口版 A药,对象是肺癌初治。

BGB-A317的PD1,对象是非小肺癌联合化疗,初治;或一线化疗后。

CS1001的PD-L1,对象是霍奇金淋巴瘤,或者NK/T细胞淋巴瘤

GB226 嘉和的PD1,对象是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或纵膈大B淋巴瘤

目前华哥腺泡肉瘤群里,是第三批入组PD1,二十余人,嘉和的PD1,正在参与。第一批,是当初O药和K药在国内的临床入组,第二批是君实和信达的PD1当初临床入组。

除了建议入组的病友,相互多多交流,比如,注射PD1的体感,反应和复查对比情况等,还有这样一段话:

入组了免费国产PD1的病友,需要一点耐心和仔细观察副作用。
PD1对实体瘤,起效较慢,腺泡肉瘤,平均起效在十针以上。
能在六针以内见效的,非常幸运。

还有另一个现象,是假性进展:

即,边打PD1病灶边长大。
持续二三个月的长大后,突然缩小。

这种PD1的假性进展,较难理论解释,相信是免疫细胞的浸润过程和空心化过程 所引起。

从最早那批PD1入组者身上可知道,好几位都是一次次恳求不要劝退出组,留在里面,才最终慢慢起效的。

PD1对肿瘤的催热过程,很缓慢。

一般注射PD1过程中,原病灶增大,药厂代表和医生,还能容忍,主要就是考虑假性进展的可能,需要多一段时间观察。

如果新增病灶,药厂一般就会要求出组。但仍然要,能留就留。因为,新增了,仍有个概率,有小部分人,联上增敏剂(放疗,氩氦刀或药物),仍能起效。

关键是入组,药厂不允许联用增敏,有合同条款制约,怕影响数据失真,临床试验结果不被药监相信,影响审批。

其实,嘉和生物的PD1,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不但专门针对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开组,而且,还与亚盛医药,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亚盛医药研发的MDM2-p53抑制剂,APG-115,联用嘉和生物的PD1抑制剂,杰诺单抗GB226,在实体瘤及恶性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联合用药效果。

MDM2和TP53以前一直没有靶向药,但知道,MDM2直接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p53的功能。MDM2与p53的N末端结合,阻止p53与DNA结合并促进p53的降解。导致MDM2基因扩增或过度表达的突变可以抑制p53的正常功能,从而造成肿瘤的进展和对当前癌症治疗反应不良。

最近新的研究,MDM2的扩增与接受PD-1/PD-L1阻断免疫治疗的患者的过度进展有关。MDM2-p53通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其与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潜在作用,引起了MDM2抑制剂开发者的关注。

创新药物MDM2-p53抑制剂APG-115,与杰诺PD1单抗,联合使用,在临床前阶段的研究,有突破和惊喜

APG-115治疗导致T细胞活化增加和T细胞中细胞因子释放增加;

肿瘤浸润中的细胞毒CD8 + T细胞显著增加;

及肿瘤浸润性NK细胞及M1巨噬细胞增加,

以及M2巨噬细胞减少。

在人体临床试验中,两者会否有协同效应?

APG-115是口服小分子MDM2-p53抑制剂,正在中国及美国进行临床I期试验,嘉和生物的GB226杰诺PD1单抗,在中国正进行多瘤种的II期临床试验。

为什么同为腺泡肉瘤ASPS,有人PD1有效,有人PD1无效?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肿瘤的内环境有差异:

有人肿瘤内部有浸润的淋巴T细胞,有人很少甚至没有,就是热肿瘤和冷肿瘤的差别。

有人肿瘤PD-L1表达阳性率很高,肿瘤主要通过PD-L1/PD1通路,抑制免疫T细胞的免疫反应。

有人肿瘤的PD-L1表达阴性,肿瘤是通过其他通路,抑制免疫T细胞的免疫反应。

所以,有的直接起效,有的需要增敏剂,有的则需要其它单抗,有的还需要催热肿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