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癌又添新疗法 菜花中含抗癌药

 华哥论事 2020-12-17

01 肾癌又添新疗法
2019年5月14日,美国FDA快速批准PD-L1抗体的A药和阿昔替尼联合疗法上市,治疗晚期肾癌。

其实,这一免疫联抗血管靶向药疗法,去年底便开始在临床试验中,显示阿昔替尼对PD1的协同增敏效果,华哥曾将此疗法,提前纳入本公众号文章中:

详见:
肾癌治疗小结 读书笔记

针对晚期肾癌患者:使用A药+阿昔替尼的联合疗法,有效率高达51.4%,无进展生存期13.8个月。

使用传统疗法舒尼替尼,有效率只有25.7%,无进展生存期8.4个月。

该联合疗法,提高了一倍的有效率,降低了39%的疾病死亡或者进展风险。对于肾癌患者,免疫联合疗法,将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2019年4月19日,FDA批准首个免疫+靶向联合疗法之后,今次第二个获批的免疫+靶向联合疗法,适应症都是肾癌一线治疗。

上次是PD1单抗的K药联合阿昔替尼,这次是PD-L1单抗的A药联合阿昔替尼。

阿昔替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一次既往系统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

由辉瑞开发,2012年1月获FDA批准,2012年6月获日本PMDA批准,2012年9月获EMA批准,2015年4月获中国批准,商品名为Inlyta®(中文:英立达)。

美国批准免疫联合治疗晚期肾癌,对中国患者来说,也是个好消息:PD1和英立达阿昔替尼,已经在中国上市,药物已经可及。

软组织肉瘤与肺癌肾癌有着神秘的关系,经常向其借药。阿昔替尼对PD1单抗和PD-L1单抗的增敏作用,已经被不断证实。

抗癌神针PD1单抗和PD-L1单抗,就找到了同一个好搭档,阿昔替尼,大幅提高有效率,该联合疗法的获批,必然激励药厂,把免疫联合疗法,扩大到更多的适应症肿瘤中试验,例如肉瘤。

来细看一下这临床试验:

861名晚期肾癌患者,按照1:1的方式随机分配患者,联合治疗组有442名患者,他们接受每两周一次的PD-L1的A药10mg/kg+每天2次的阿昔替尼5mg联合治疗,对比组444人,使用舒尼替尼进行治疗。

结果:

舒尼替尼客观缓解率,ORR只有25.7%

PD-L1+阿昔替尼联合疗法,有3例出现了完全缓解CR,还有48例出现了部分缓解PR,30例为稳定SD,12例为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提升了一倍,高达51.4%,效果远高于舒尼替尼。

无进展生存期方面:舒尼替尼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数为8.4个月,PD-L1+阿昔替尼联合疗法的PFS,中位数则高达13.8个月。经过19个月的随访,接受PD-L1+阿昔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PD-L1表达为阳性的人群,其客观缓解率ORR,翻了1倍多,从25.5%提高到了55.2%,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了39%。

副作用方面:两种疗法的差别并不大,接受免疫+靶向联合疗法的患者有71.2%出现3级以上的副作用,使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71.5%的患者出现3级以上的副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分别有22.8%和13.4%的患者中断了治疗。

也就是说,相比于肾癌一线标准疗法舒尼替尼,PD-L1抗体Avelumab+阿昔替尼提高了一倍的有效率(51.4% VS 25.7%),降低了39%的疾病进展或者死亡风险(13.8月 VS 8.4月)。

对于晚期肾癌,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了:PD1抗体K药+阿昔替尼,PD1抗体O药+伊匹单抗,这次又批准PD-L1的A药+阿昔替尼,共三种疗法用于肾癌的一线治疗,另外,FDA还授予PD-1抗体K药+乐伐替尼“突破性药物”资格(有效率70%)。

这样一来,之前肾癌的标准疗法:单用舒尼替尼,已经被彻底地拍死在沙滩上了。

02 菜花中含有拯救抑癌基因PTEN活性的成份

细胞分裂和复制过程中,容易出错,称基因突变,产生了异变的细胞,遗传和变异,是人类进化的基础,突变原本不可怕,因为细胞核里有抑癌基因,专门用来监督其他基因突变,当发现无法纠错时,踩下细胞周期的车刹,令其不再复制,甚至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促使异变的细胞自杀。

这种抑癌基因,除广为人知的P53基因外,PTEN基因,也是较为广泛、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自身发生基因突变,往往是肿瘤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便是其虽未突变,但丧失活性,不能正常工作。

PTEN基因异常,常见于胶质母细胞瘤、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在软组织肉瘤中,PTEN基因突变的频率,略少于P53基因突变。

当抑癌基因发生失活时,如果有一种办法能及时拯救,恢复其抑癌机能,防范肿瘤的产生,该多好啊!

原来,自然界真有这东西,它存在于菜花、西兰花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中:包括花椰菜、卷心菜、羽衣甘蓝、球芽甘蓝和无头甘蓝等。

2019年5月17日,权威杂志《科学》,发表哈佛大学科学家激活抑癌基因PTEN的文章,最难成药的靶点之一,PTEN,可以通过抑制一个叫做WWP1的E3连接酶 而被激活。

这项新研究,有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国立台湾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意大利都灵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印度海德拉巴语调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通力合作,证实利用在西兰花中发现的这种成分,靶向这个称为WWP1的基因,抑制易患癌症的实验室动物中的肿瘤生长。

长久以来,总有传言说,西兰花有抗癌功效,原来它含有让肿瘤抑制基因再激活的成份。这种参与者,是一种酶,天然化合物。

重新激活强效抑癌基因PTEN,为何会想到西兰花?

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水平的PTEN,引发思考:如果将癌症环境中的PTEN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是否能够激活这个基因的肿瘤抑制活性?

为了找到答案,科学家团队,鉴定出调节PTEN功能和激活的分子和化合物。在易患癌症的小鼠和人类细胞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一种称为WWP1的基因,其实已知它在癌症产生中发挥作用:产生一种酶来抑制PTEN的肿瘤抑制活性。

如何让抑制PTEN的这个酶失活?通过分析这种酶的物理形状,他们认识到一种小分子,正式命名为: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 I3C),即一种在西兰花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中发现的成分,可能是抑制WWP1致癌作用的关键。

有这想法,立即在实验室动物身上试验,I3C测试,果然让WWP1失活,从而解除WWP1对PTEN的抑制。

不提炼,直接吃西兰花,PTEN失活的癌症患者能否明显获益?经测算,必须每天吃将近6磅的球芽甘蓝,并且吃未经烹煮的球芽甘蓝,才能获得潜在的抗癌益处。

原来WWP1可以在著名致癌基因MYC的指令下,把PTEN的K27泛素化,这个泛素化虽然没有令PTEN被降解、但抑制了PTEN的二聚和在细胞膜的融合而令其失去活性,从而失去了对PI3K-AKT通路的抑制能力、导致肿瘤发生。

更不可思议的是虽然PTEN不可一世,是最难成药靶点之一,但WWP1很容易通过小分子抑制。十字科类蔬菜如菜花、西兰花中常见的简单化合物3-吲哚苄醇(I3C),可以高强度与WWP1结合(450 nM),在细胞实验中抑制PTEN的K27泛素化,但对其它赖氨酸泛素化无影响,并增加PTEN的细胞膜蓄积。

每周三次给药20mpk的I3C抑制高MYC小鼠的前列腺癌增长、抑制PTEN泛素化和PI3K通路活性。这个剂量的血药浓度(387 nM)与Kd相当,说明可能不是通过脱靶活性起效。

PTEN难成药不仅因为是个磷酸酶、还因为本身是抑癌基因因此需要活化,这对小分子药物来说非常困难,这通常是基因疗法才能做到的事情。有些受体因为演化压力很容易激活、尤其是检测威胁信号的受体,但小分子激活酶活性很难、一个与代谢有关的AMPK激活剂曾是一个热门项目。

PTEN在很多常见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部分失活,但如果完全失活肿瘤也无法增长。所以多数肿瘤都有PTEN,这令这个围魏救赵的间接激活策略更加可行。

WWP1也在很多肿瘤过度表达,虽然对维持PI3K-AKT这条关键通路功能很重要,但敲除WWP1的小鼠,除了个头较小外没有严重功能障碍。

PTEN过度表达动物也没有严重生理缺陷,除了抵御肿瘤增长外还似乎延长小鼠寿命,所以抑制WWP1耐受性应该不错。

I3C是个非常简单的化合物,这样小的化合物就活性这么高,说明WWP1这个E3成药性很好。如果能得到WWP1与I3C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那么更高活性抑制剂可以快速找到,吲哚很容易衍生化,找到活性更高化合物,也不应该是太难的事情。


WWP1本身也可算致癌基因,但PTEN才是江湖上,人尽皆知的老牌抑癌基因,其功能,业界了解更清楚,间接调控难成药基因,在KRAS上也有类似思路:通过抑制法尼基转移酶间接抑制KRAS。

最重要抑癌基因的激活剂,竟然存在于人们常吃的蔬菜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见一斑。I3C在演化过程中,帮助人类生存,不大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更可能是对代谢功能的改善。

菜花预防肿瘤,民间传闻已久,中国中药处方理论中也有记载,但一直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今次令这个说法增加一定可靠性,但仍不能完全证实这个说法。

食物确实可以改变肿瘤患者预后,今年ASCO的一个前瞻性研究,证明低脂肪饮食令乳腺癌患者死亡率降低21%,但是,要搞清哪个组分,通过什么机理起效,仍然不明。

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或者化合物I3C,对WWP1进行遗传或药物灭活,能够恢复PTEN的功能,并进一步释放它的肿瘤抑制活性。这项研究结果,为长期寻求用于癌症治疗的肿瘤抑制基因再激活,提供了案例,铺平了道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